標題:
人民抗日戰爭的秘密 他們為什麼想出地道戰和地雷戰的“熱門模式”?
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苦難的時期,在這種飽受戰爭蹂躪的歷史背景下,老百姓居然創造了乙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抗日奇蹟——地道戰和地雷戰。
試想一下,當時的抗日軍民正在濟中平原上進行游擊戰,面對日本侵略者的無情進攻,如何毫無障礙地保護自己,有效地消滅敵人,成為乙個巨大的難題。 於是,紀中人創造性地製造了一場地道戰,猶如地下“長城”,穿梭於連線村村、房屋、地面和地下的“三通”的“立體”隧道網,形成了攻防可守、進退自如的戰鬥地道體系。
這些隧道最初起源於老百姓挖的藏身洞,人們戲稱為“**蹲”。 但是,這個藏身之處只能隱蔽和防禦,並不能真正與敵人作戰。 於是,老百姓積極改良、加寬、加長雙口洞,鄰居們的地下洞相互連線,形成了一條巨大的地下通道。 2024年1月,冀中區黨委下發檔案,明確要求冀中地區開展地道戰,掀起了戰爭史上空前規模的地道戰。
這些隧道構造複雜,包含水、乾糧、床上用品和燈等必需品,以及幾天的廁所。 隧道的出入口巧妙隱藏,有的位於炕內,有的位於磨臺和鍋台下,有的位於畜禽渣中和門後。 這些隧道不僅通向荒野,還通向村里的一些制高點,如高大的房屋和大樹,形成了乙個龐大而難以察覺的隧道網路。 到2024年,吉中抗日戰士用自己的意志和智慧,建造了一段25萬里隧道,形成了真正的“地下長城”。
而在地雷戰方面,這種簡單而致命的**也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電影《地雷戰》中飾演的“玉蘭姑娘”孫玉敏,成為了地雷戰中的英雄。 一枚小小的地雷就能威脅到日本將領的精神,使士兵們癱瘓。 因為乙個受傷的士兵需要很多人抬著,需要有人掩護,只要乙個小隊在進攻後被十幾個人打死打傷,就不得不狼狽撤退。 地雷戰廣泛開展,充分展示了人民群眾的無限創造力。 抗日根據地的軍火庫生產的標準地雷很少,所以在抗日**的組織下,各地家家戶動員起來,收集鐵器,自己製造地雷。
許多地雷本身就是家裡的原始器皿,比如裝滿土炸藥的鐵壺就成了鐵礦,或者石頭中間的乙個洞裡裝滿了藥,就成了石礦。 為了防止敵人掃雷,民兵研製了“子母鏈地雷”,一旦敵人公升起母地雷,子雷就會隨之而來。 面對敵人劫持人民為人質的手段,民兵甚至巧妙地設計了“拉雷”,放任人民去轟炸後面的敵軍。 每當敵人前來“掃蕩”時,民兵就巧妙地埋設地雷,到處轟炸,使敵人難以移動一寸。
抗日戰爭期間,在地雷戰中消滅了10000多名敵人,僅冉莊就與日軍作戰157次,消滅敵人2100人。 地雷戰在打擊日軍士氣、粉碎日軍“掃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素有“雷霆之鄉”之稱的山東海陽,民兵在抗日戰爭中發明了36種地雷,殺傷俘虜敵1500餘人,繳獲各類600餘枚, 這有效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這些鬥爭形式的背後,是抗日戰爭中人民群眾的無限創造力。 抗日戰爭既是一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錘煉民族精神的大熔爐。 正是這種民族精神,促使人民群眾勇於依靠自己的力量打敗侵略者,發揚了開拓創新、善於在危險面前開闢新發展道路的民族創造精神。 在戰爭的硝煙中,人民群眾散發著無限的創造力,創造了地道戰、地雷戰等神奇的鬥爭形式,譜寫了抗日戰爭史上的光輝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