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半導體裝置協會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導體裝置市場資料分析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導體裝置市場規模約為256億美元,同比下降11%,為近四年來最大降幅。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體市場下滑的情況下,中國大陸市場異常火爆,第三季度半導體裝置市場規模高達110家6億美元,同比增長42%,成為全球市場的領導者。 與此同時,台灣下降了48%,日本下降了29%,南韓下降了19%,北美下降了5%,歐洲下降了2%。
全球半導體裝置市場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晶元行業呈下行趨勢,許多晶元製造商不再擴大生產和建廠,因此對裝置的需求有所下降。 中國大陸是個例外,因為在當前緊張的外部形勢下,中美半導體產業不斷加速脫鉤,中國不斷提高自身產能以提高自給自足能力,因此需要大量的半導體裝置。 此外,禁令的刺激也促使中國晶圓廠試圖儲備更多裝置,以應對未來幾年的需求。 特別是在光刻機領域,ASML宣布今年可以隨意購買浸沒式光刻機,但2024年就不行了,所以中國大陸當然要趁著現在的市場寬鬆期多買點,以防以後買不到。
來自全球晶元製造商的資料顯示,中國大陸對其收入的貢獻在第三季度也大幅增加。 例如,中國大陸貢獻了AMAT在美國收入的44%LamResearch在美國的貢獻率高達48%;中國大陸佔ASML在荷蘭收入的46%日本的銀幕貢獻率高達48%。 這說明這些國外半導體裝置巨頭確實在中國市場賺了不少錢,也賣了不少裝置。
然而,這些數字背後仍存在嚴重問題:中國大陸市場規模高達111億美元,其中高達105億美元的裝置來自美國、日本和歐洲,由這9家半導體裝置製造商提供,這意味著這一金額佔全球半導體裝置市場的94%9%。也就是說,國產裝置只佔51%左右,這是中國半導體裝置國產化的比例。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認識到局勢的嚴重性。 依靠國外裝置發展晶元產業存在嚴重隱患。 只有通過國內一流鏈條的突破和進口裝置的綜合替代,才能真正擺脫後顧之憂。 因此,國內半導體裝置製造商需要繼續努力,向前邁進。
中國大陸市場對半導體裝置表現出強勁的需求,這對中國自主研發和生產晶元來說是乙個積極的訊號。 然而,在這背後,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中國大陸市場對國產晶元裝置的依賴度較低,進口裝置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這意味著我們對核心技術和生產工藝的掌握還不夠,我們仍然無法擺脫對外部技術的依賴。 因此,提高國產裝備的研發製造能力,加大自主創新力度非常重要。 只有掌握好核心技術和關鍵工藝,才能真正實現裝置的國產化,減少對外界的依賴。
其次,儘管中國大陸市場規模巨大,但就市場份額而言,中國半導體裝置製造商在全球市場的佔比相對較低。 這說明中國半導體裝置製造商在國際市場上相對薄弱。 為了增強國產裝備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必須加強技術研發,提高產品質量和效能,提公升品牌影響力,全面提公升行業整體實力。
此外,在國產裝備發展過程中,還需要解決市場需求與第一鏈短板之間的矛盾。 目前,中國大陸市場對半導體裝置的需求強勁,但**鏈相對滯後。 國內鏈條體系的不完善,導致裝置緊張,大量裝置仍需從海外進口。 因此,在加快裝置國產化的同時,也要著力完善國產半導體裝置鏈,解決市場需求與第一鏈的矛盾,確保及時穩定地滿足市場需求。
中國大陸市場在全球半導體裝置市場呈現出強勁的需求增長,這不僅是市場自身發展的契機,也是中國自主研發和生產晶元的重要基礎。 然而,中國大陸市場對進口裝置的依賴程度很高,國產化程序仍需加強。 加快裝備國產化,必須加強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工藝同時,提公升國內半導體裝置製造商的競爭力,加強品牌建設和產品質量提公升。 此外,還需要解決市場需求與鏈條短板之間的矛盾,加快完善半導體裝置鏈條,確保及時穩定地滿足市場需求。
面對當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中國應抓住機遇,加快半導體裝置國產化的步伐。 **企業應加大對半導體產業的支援力度,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促進半導體裝備製造業發展。 同時,加強國際合作,借鑑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提高我國半導體裝備的質量和競爭力。
在這個關鍵時期,中國大陸市場的快速發展必將為半導體產業注入新的活力,為實現我國晶元自主研發和生產提供堅實支撐。 我們要強化自身實力,不斷創新進取,努力加快半導體裝備國產化程序,為中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崛起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