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的那一年,爆發了一場意義重大的戰爭,那就是海灣戰爭。 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從2024年1月17日開始,連續38天對伊拉克發動高強度空襲,是二戰後參戰國家數量最多、強度最大、損失最大的一次大規模空襲。 戰後,蘇聯陷入了深刻的軍事反思,直到最終解體。
可以說,海灣戰爭的大部分成果都是靠空中力量取得的,而海灣戰爭是一場空中勝利的戰爭,參加空襲階段的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沙地阿拉伯、阿聯、科威特、阿曼等幾個國家, 他們總共部署了1200多架攻擊機,其中大部分是比較先進的,包括全新的F-117**攻擊機、F-15E戰鬥轟炸機、F-16多用途戰鬥機等,此外還有B-52等一些戰略轟炸機,法國出動了幻影2000,英國出動了“旋風”戰鬥機,由E-3“瞭望塔”預警機和E-8“聯合之星”預警機支援。
上述空軍大部分部署在距伊拉克邊境不到400公里的中東國家境內,使其飛行距離可以覆蓋伊拉克整個領空,部分飛機部署在沙地阿拉伯、阿曼、土耳其、義大利等國。
二是第三梯隊,以便於隨時補充前線損失,及時提供打擊支援,從而形成密集的空戰網路。 此外,美國海軍還派出4個航母戰鬥群參加行動,分別位於地中海和阿拉伯海,搭載100多架F-14、F-18戰機,組成海上機動空中打擊力量。
相比之下,伊拉克的空中力量少得可憐,總共只有770架各種型別的飛機,其中包括300多架戰鬥機。 當時,伊拉克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只有公尺格-29,大多數戰鬥機只是第二代戰鬥級別的公尺格-21和公尺格-23,然而,伊拉克是當時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裝備轟炸機的國家之一,他們裝備的是蘇聯進口的圖-16和圖-22轟炸機, 在戰爭開始時被伊拉克埋在沙漠中,作為有價值的資產儲存起來,打算等待美英軍隊撤離,然後挖出來再次使用。
除飛機外,伊拉克還擁有相當規模的陸基防空部隊,裝備有SAM-2、SAM-3、SAM-6防空飛彈,甚至還有SAM-13、SAM-14防空飛彈。 除了這些飛彈外,伊拉克還裝備了4000多門高射炮,可以說是對薄弱空中力量的補充。
當然,這是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當時的伊拉克空軍,但其實在戰前,無論是蘇聯還是整個蘇聯集團,甚至北約集團,都沒有預料到伊拉克空軍會被打敗,當時人們普遍認為,伊拉克空軍雖然不如多國部隊, 但至少它有乙個完整的作戰系統,扛幾個月並不難,甚至很多軍事專家都認為伊拉克是第二個越南,但事實並非如此。
據多國部隊偵察,伊拉克當地時間凌晨2點左右的防空系統是伊拉克最鬆懈的,或許是中東人從古至今的習慣,他們不擅長熬夜,更不擅長夜戰,晚上, 他們總是處於低警戒狀態,除了值班人員外,其餘士兵都睡著了。2024年1月17日凌晨2時40分,空襲突然開始,用精確制導**和巡航飛彈瞬間摧毀了伊拉克許多軍事基地和地面雷達防空陣地。 然而,事實上,在發動空襲之前,多國部隊已經打響了第一槍。
在海上,美軍派出的愛荷華級戰列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開始向已經在伊拉克標記的目標發射巡航飛彈。 巡航飛彈的發射是在空襲前90分鐘進行的,可以防止飛機和巡航飛彈擊中同一目標,導致打擊效率降低,同時也可以提前清除那些防空設施,幫助攻擊航空掃清前進的道路。 但是,巡航飛彈只能擊中預先校準的目標,而對於新興目標,只能通過飛機來解決。
巡航飛彈發射後,在空襲前22分鐘,美軍派出9架AH-64“阿帕奇”武裝***,用“地獄火”反坦克飛彈摧毀了伊拉克沿海地區僅有的2個預警雷達,直接蒙蔽了伊拉克防空部隊的“千里眼”,隨後,F-117**戰鬥機襲擊了伊拉克南部的防空指揮中心, 使伊拉克防空設施無法協同工作而癱瘓,使伊拉克防空部隊在沒有足夠情報支援的情況下被動地開始了自己的反空襲鬥爭。
在航空母艦甲板上排隊等候的F-14雄貓戰鬥機,在陸基空軍基地的F-15戰鬥機的陪同下,帶著對地攻擊彈藥咆哮著衝向空中,並撲向了他們的第乙個目標:伊拉克防空系統。 他們的明確目標是將名為“山姆”的防空飛彈系統一一擊落,從而為來勢較重但自衛能力較差的轟炸機部隊拉開缺口。 第一批攻擊機有700架飛機,分為三組,每組有200多架飛機,這是為了對付蘇聯空中力量打擊伊拉克的規模,伊拉克能夠阻擋它。
同一天,一架蘇聯A-50預警機飛越伊拉克北部邊境,發現了多國部隊空軍的大規模行動,但它除了向伊拉克傳遞資訊外別無他法,而當時蘇聯已經處於極大的內部困難之中,無法對多國部隊的進攻做出強硬的回應。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夥伴國在多國部隊的眼皮子底下被多國部隊襲擊。而在這波打擊中,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區的通訊大樓被摧毀,伊拉克很難對外界做出任何官方回應。
在短短20分鐘內,伊拉克的20多個防空陣地及其指揮機構完全癱瘓,一小時後,共有45個防空陣地被摧毀。 隨後,第二波1000多架次的炮擊再次襲擊了伊拉克的彈道飛彈基地、高射炮陣地和陸軍裝甲部隊基地等多個軍事基地。 隨後,在首日第三波打擊中,B-52戰略轟炸機首次亮相,對伊拉克地面部隊集中地區進行打擊,大量伊拉克裝甲部隊在集束彈藥的打擊下就地報廢。 僅在第一天的突然襲擊中,多國部隊就動用了2000架次飛機,發射了118枚巡航飛彈,此後,伊拉克地面的任何目標都成了多國部隊的“肥肉”,伊拉克再也沒有抵抗的力量了。
在整個38天的空襲中,多國部隊出動了3萬多架攻擊機,發射了300多枚巡航飛彈。 面對規模空前、強度空前的多國部隊的戰略空襲,伊拉克薄弱的防空力量難以抵抗,整個抵抗過程幾乎等同於一場無聲的鬥爭,其效果十分有限。 在空襲的第一天,伊拉克能夠保證50架次,但在第二週只有24架次,到第三週,沒有伊拉克飛機能夠公升空。
伊拉克空軍中也有個別飛行員具有鬥志,但他們的個人行動無法改變整個伊拉克空軍的悲慘結局。 在38天的空襲中,伊拉克記錄了兩次反擊,其中一次是在1月18日,當時伊拉克空軍的幾架公尺格-25戰鬥機攔截了美國戰鬥機,最終擊落了一架飛機。 第二次是在1月24日,伊拉克空軍進入沙特領空攻擊美軍**,導致擊落2架飛機,其餘飛機逃跑。 兩次反擊都以失敗告終,沒有產生結果。
在整個反空襲作戰中,伊拉克確實在地面防空部隊中發揮了作用,因為地面空襲有時需要飛機在中低空和低速飛越目標,因此正確使用高射炮也可以在與現代戰鬥機的戰鬥中取得效果。 伊拉克有4000多門高射炮,部署密度比較高,現在人們一說起海灣戰爭,就會想到巴格達上空烟花般的高射炮彈,這讓美國飛行員非常害怕,在執行任務時總是需要拉高飛行高度來躲避炮火, 但這會降低空襲的準確性,這也是高拋的作用。
在熟悉了伊拉克高射炮作戰的特點後,英國率先調整戰術,將“旋風”戰鬥機的飛行高度改為6000公尺高度進行空襲,美軍隨後將F-16空襲的高度提高到5000公尺的高度, 而即使是飛行速度慢、目標大的B-52轟炸機,也只能被允許在9000至11000公尺的高度進行空襲。
此外,伊拉克防空工程的建設也在空襲中發揮了作用。 由於海灣戰爭期間多國部隊使用的地面部隊並沒有占領伊拉克的土地,而只是將其奪走,因此伊拉克在領土上建造的大型防空洞起到了保護關鍵設施的作用,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例如,一些空軍基地建造了混凝土機庫,機庫口直接與跑道相連,飛機降落後可以快速起飛和返回機庫,因此飛機和人員的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護。
此外,伊拉克長期的地下防禦工事還容納了數以萬計的士兵和行政人員,確保了伊拉克國家在空襲期間仍能正常運轉,特別是一些防護設施和指揮系統也隱藏在地下防禦工事中,在戰爭後期,仍有伊拉克防空部隊從地下防禦工事中出來,突然對伊拉克的飛機發動攻擊。多國部隊,使多國部隊失去防禦能力,而這些轉入地下的部隊起到了儲存生命力的作用,構成了戰後伊拉克防空部隊的中堅力量。
在海灣戰爭之前的所有戰爭中,空襲只是伴隨攻擊的一種手段,但在海灣戰爭中,42天的戰鬥中有38天被空襲佔據,最大出動架次達到3100架次,共投下彈藥8萬多噸。 戰後,蘇聯軍事專家在總結中指出:空襲效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架飛機可以攜帶4枚精確制導彈藥,一次出擊可以摧毀4個目標,這在早期的戰爭中是沒有的。
與此同時,蘇聯引以為傲的防空系統也開始受到質疑;畢竟,擁有全套蘇製戰鬥機和飛彈的伊拉克空軍和防空部隊在戰爭中迅速敗下陣來,如果把伊拉克的防空行動設想為蘇聯對北約的戰役, 毫無疑問,蘇聯的體制也將遭受沉重打擊;蘇聯的蘇-27戰機、公尺格-29戰機、A-50預警機雖然明顯先進得多,但基本的軍事結構和制度是一樣的,蘇聯需要做出改變。
當然,今天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其實差距主要是由於控制電磁系統的力量,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可以依靠電磁壓制使伊拉克的防空部隊失明,而伊拉克無法使多國部隊失明,戰場已經變得單向透明, 而隨著大射程空對空飛彈的加入,這樣的結果自然是達到了。但當時蘇聯最薄弱的環節恰恰是控制電磁的動力,蘇-27並不弱於F-15,公尺格-29也不比F-16差,因為雷達不如對手,干擾不如對手,所以戰鬥力降低。
海灣戰爭已經過去了近30年,他帶來的衝擊並沒有完全消除,美軍“零**”的威懾力依然存在,但時間已經過去,國際風雲變幻,超級大國終於迫於大國競爭的壓力,從2024年開始發動了一場新的區域性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