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商業環境下,手機製造商如果不涉足汽車製造領域,似乎就會落後。 魅族科技最近宣布加快製造進度,尤其是在得到吉利的支援後,已經推進到B樣機的測試階段,這表明進展幾乎令人難以置信。
與此同時,魅族也在毫不留情地搶占技術發布會頭條,他們在小公尺活動的預熱中公開反擊,主動表示自己將成為小公尺新機型Su7的首當其衝,充滿挑釁意味。
在進軍汽車市場方面,魅族決定推出“無界智行開放平台”,這與華為的戰略類似,並不侷限於任何具體的汽車品牌合作。 魅族計畫提供車載作業系統Flyme Auto,以及相關服務和應用,以擁抱智慧型化轉型的趨勢。
然而,在實踐中,像華為一樣同時擴充套件到不同的汽車品牌並不容易。 華為拒絕自己製造汽車,是出於擔心這將導致與合作夥伴的直接競爭,魅族也將面臨同樣的挑戰。 雖然魅族的汽車業務是在吉利的加持下開展的,但他們的成功能否在更廣闊的汽車製造領域複製,仍然是乙個問號。
在技術發布會上,魅族表示有信心比華為更了解汽車技術,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背後有吉利集團的支援,這讓他們在汽車開發能力和效率方面具有比較優勢。 據內部訊息人士透露,魅族的汽車業務已經發展到測試階段,未來可能很快進入生產和銷售階段。
魅族的汽車專案似乎大量借鑑了吉利的經驗和資源,從長遠來看,它似乎更傾向於成為整合商而不是傳統汽車製造商,不僅要造車,還要推廣其智慧型車機系統。
對於吉利來說,造車似乎不是什麼大問題——他們已經成功運營了多個汽車品牌和眾多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魅族在被吉利收購後,可能已經設定在了早期階段,即模仿華為,成為智慧型汽車解決方案提供商。
撇開具體的技術和業務戰略考慮不談,魅族進軍汽車市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吉利的智慧型化野心,而魅族的核心價值可能在於其對汽車行業的深刻洞察,而不是將汽車製造理解為一家單純的手機廠商。
魅族能否像手機業務一樣在汽車領域取得成功,還有許多未知數,包括能否吸引到足夠多的汽車合作夥伴,以及它對無界之行平台的實際影響力。 儘管魅族有吉利的支援,但就像華為的合作夥伴試圖擴大其汽車解決方案業務一樣,魅族邁出的每一步都充滿了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