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12年媽,跟老公學了這三招,再也不用用內耗了
不久前,我和幾個媽媽聚在一起吃飯。
隨著談話的展開,我驚訝地發現每個人都處於焦慮狀態
一位母親感嘆,她的兒子太不可預測了,她需要一直為他擔心,催促他刷牙,催促他洗手......但只要稍有疏忽,兒子就會撿起地上的餅乾碎片,放進嘴裡;
另一位母親講述了她孩子的無能,而更讓她崩潰的是她丈夫的表現。
不管你怎麼和父子溝通,不管你怎麼強調話題,總是把風當成耳邊的風,一家人的日常交流幾乎變成了乙個大聲責罵的過程。
乙個初為人母的朋友也處於同樣的困境。
前不久,孩子突然病倒了,這讓她自責,整天輾轉反側,熬夜看守。
出乎意料的是,孩子跑得很快**,卻因為過度焦慮而瘦了七八斤。
聽完朋友的吐槽,我不禁想起了在網上看到的乙個笑話:
"母親的一生就像是西遊記,有孫悟空的壓力,有豬八戒的肚子,有和尚的髮型,有唐僧破碎的思想,還有許多九百八十一困難。 更重要的是,每一天都離西方的天空更近一點。 "
事實上,我自己也曾陷入過這種焦慮的漩渦。
生活就像一根被拉緊的繩子,即使你筋疲力盡,你也不願意放鬆。
直到一次機緣巧合,我從丈夫身上發現了乙個維持生命的秘訣,前期的焦慮和內心的動盪也隨風漸漸消散。
在我成為母親之前,我是朋友圈裡以清潔和強迫症著稱的人之一,我連一丁點的骯髒都不能容忍。
與其他女性朋友不同,她們每個月可能都會有乙個裝滿時尚衣服和化妝品的購物車,而我的購物車裡總是裝滿紙、濕巾和洗滌劑
我每天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拖地,老公總是開玩笑說,我們家的地板可以用來照明,蒼蠅進來會絆倒掉
別說床了,一定要保持整齊平整,內衣**襪子要整齊地摺疊成正方形,衣架與衣架之間的距離要一致......
沒想到,生完孩子後,一切都會變得完全不同。
兒童,尤其是男孩,似乎天生就是秩序的顛覆者
他會拼命地把多肉植物從花盆裡拉出來,扔在我剛剛拖過的地板上;
偷偷溜進廚房,用醬油和麵粉塗上臉,等你找到它時,已經一團糟了;
衣櫃整理好後,他可以毫不留情地鑽進去,把所有的衣服都弄得一團糟,然後躲在裡面等著嚇唬你......
總之,家裡就像是一幕幕即將爆炸的場景,我成了爭先恐後的拆彈專家。
無論他怎麼努力,他也跟不上兒子製造混亂的速度。
這一切讓我感到非常焦慮,每天我要麼處於崩潰的邊緣,要麼已經崩潰了。
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讓我焦慮的事情越來越多:
看到兒子說話比其他同齡孩子晚,我急得幾天都睡不著覺,四處打聽有沒有相關的早教機構
兒子上學不會跳繩,我催促他每天下班後下樓練習,甚至給他看我夢中的動作
看著兒子做作業,搖搖頭,我不禁擔心他是不是得了多動症,甚至帶他去醫院做了檢查......
最讓我心痛的是,我每天都沒有時間放鬆,沒有時間出去吃飯,下班後趕回家打掃房間,照顧孩子。
令我驚訝的是,我的兒子總是說“我最討厭我的母親”。
而我越是嘮叨和嚴格,兒子似乎越是朝著讓我失望的方向發展,變得越來越懶惰,磨蹭,甚至總是回嘴。
真不知道其他家庭的媽媽們是不是過著輕鬆幸福的生活。
我深深地感到焦慮和疲憊,就像一張黑網,緊緊地纏繞在我的日常生活中。
有一段時間,公司打算讓我出差幾個月。
起初,我不願意這樣做,但我丈夫一再勸說我離開一段時間,這樣他就可以安心照顧我們的兒子,並保證不會發生大問題。
我猶豫不決,直到有一次,我和兒子又因為家庭作業而爭吵。
爭吵公升級,孩子開始哭泣,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當我看著兒子淚流滿面的眼睛,他對我充滿了憤怒時,我終於崩潰了,終於決定接受出差。
直到上了高鐵,我還是忍不住不停地通過**告訴老公子:
“記得早餐要吃蛋白質,每天多吃水果和蔬菜。 ”
“記得週末帶兒子去上鋼琴課,課後鼓勵他練習習,否則老師會給出建議。 ”
“少去人多的地方,外出時要好好照顧孩子。 ”
我仍然感到焦慮,直到到達目的地才停止思考:
“結束了,今天有體育課,孩子肯定又忘了穿運動鞋了,只是忘了說,不知道他爸爸會不會提醒他。
沒有我,沒有我,他們該怎麼辦......”
俗話說,“很多時候,讓你焦慮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無法走出思考的泥潭。 ”
事實上,事實證明,他們倆都可以在沒有我在家的情況下過上充實的生活。
以吃飯為例,我老公不像我一樣每天早起兩個小時,大汗淋漓地準備一桌飯菜,他因為兒子不吃飯而嘮叨或生氣。
他需要做的就是確保桌子上有雞蛋和水果,如果他起不來,他就在上學的路上給兒子買乙個煎餅。
再說了,說到上學,老公也不在乎兒子那天有沒有體育課和鋼琴課,什麼都交給兒子去處理。
兒子做作業的時候,老公不會一直盯著他看,而是會坐在他旁邊處理工作,或者拿**、雜誌看......
起初,當我聽丈夫對我的介紹時,我感到非常生氣,覺得他太不負責任了。
過了一會兒,現實殘酷地給我上了一課:
當兒子和父親在一起時,雖然不是每頓飯都是營養均衡和素食,但他享受每一頓飯,甚至可以像小大人一樣建議父親多吃蔬菜,少吃肉
經過老師的幾番批評,兒子學會了提前準備第二天需要的物品
更何況,在沒有我的嘮叨和催促下,兒子似乎又恢復了一些主動性,期中考試後,居然被選為班上的“進步之星”。
就在這時,我突然意識到:
我之前的很多焦慮都是無意義的內耗,這不僅讓我感到疲憊,也削弱了孩子的自主性。
記得作家甘蓓曾經說過:
“如果你想讓乙個男人像女人一樣生活,你必須像牛一樣用力拉扯。 但是,雖然上公升的道路崎嶇不平,但下降的道路卻是平坦的。
讓乙個男人達到乙個女人的標準是非常困難的,但乙個女人要達到乙個男人的標準是相對容易的。 ”
身為母親,與其讓自己被“追求完美”的桎梏束縛,逐漸陷入無助失控的境地,不如學會像老公一樣“平躺”,或許其中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快樂。
保持開放的心態,給孩子探索和成長的自由。
我曾經在網上讀到乙個博主進行的長期觀察實驗:
有一天,這位博主注意到她丈夫專用的浴室盆下放著一張紙巾和包裝紙,兩天後,她的丈夫似乎對他們視而不見。
於是,博主決定開始錄製,想看看老公要花多長時間才能“找到”並撿起檔案。
實驗持續了十多天,但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直到有一天,博主帶著兒子去旅行後,他“驚喜地”發現丈夫撿到了那些紙巾。
下一刻,博主忍不住發出了靈魂折磨:
“他為什麼不把紙巾和包裝紙扔進垃圾桶?簡單地撿起來有什麼用?”
相信很多人在這個故事中都看到了丈夫的影子。
不得不承認,在這方面,男人似乎天生就有某種特質。
但是,如果將這種特質應用於育兒呢?有時,這不一定是一件壞事:
老公乙個人照顧孩子的時候,似乎總是看不到孩子身上一串串的泥點,他也不在乎孩子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只要玩完就行。
雖然在我眼裡,老公子倆的生活似乎沒有任何生活質量可言。
但不可否認的是,生活在“垃圾堆”中的父子倆,過著充實而幸福的生活,就像兩隻哈士奇一樣。
正如教育家陶行志所說:
“要解放孩子們的思想、手腳、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能夠充分自由地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接受真正的教育。 ”
要寬容,不要把孩子的精力浪費在瑣碎的事情上。
你還記得“水哥”王宇恆嗎?
幾年前,他在《最強大腦》中一舉成名,成功從520杯一模一樣的水中找到了客人隨機選擇的那杯水。
不久前,他把自己的家變成了五彩繽紛的天堂,再次登上了熱搜。
了解了他的故事後,我發現他似乎是乙個真正的“女兒奴隸”。
但他對女兒的愛,並不是每乙個細節都要做到,而是選擇把大的抓起來,放開小的。
當女兒把自己的名字畫在白牆上時,他並沒有生氣,而是深情地說:“兒子不教父親的過錯,咱們一起把牆塗成懲罰......刷完後,爸爸會給你弄亮的。 ”
女兒喜歡看課外書籍,他不會責備孩子沒有像普通父母一樣為習著想,而是陪女兒讀《三體》和《時間簡史》。
有時,當我們深感焦慮時,我們也許應該問自己:
難道明天孩子吃完路邊攤會生病嗎?難道如果孩子少做乙個問題,他將來就不得不做苦力了嗎?
愛需要自由的氣息,也需要讓孩子去探索、犯錯的勇氣。
保持沉默,把學習習的責任還給孩子。
以前,看到兒子就忍不住嘮叨:
如果你在考試中表現不佳,就怪他;
發現他寫錯了姿勢,責怪他;
當我看到他回家時,我不知道是該自覺地做功課還是責怪他。
兒子不僅沒有絲毫學習習的意識,還學會了敷衍。
我給他的額外問題要麼是尋找答案,要麼是亂塗亂畫。
與此相比,丈夫顯然屬於“人不怎麼說話”的型別:
早上,兒子不起床,他不一再催促,而是讓兒子自己承受遲到的後果;
放學後,兒子不做作業,老公直到深夜才提醒他,兒子急得哭了,老公還是自己去睡覺了......
在經歷了幾次痛苦之後,我的兒子似乎更關注他的習,更容易意識到時間的流逝。
作為父母,善於說話是一種技能。
但是,知道如何保持沉默,將學習習的責任還給孩子,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智慧。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書中,有這樣乙個警告:
“愛是一件脆弱的東西,如果你用力過猛,很容易導致悲劇。 如果以錯誤的方式做,你的愛可能是對你孩子最大的傷害**。
和老公一起學了習“爛”後,我深深明白:
“瞎眼”、“心胸寬廣”、“少說話”並不意味著對事物漠不關心和縱容。
相反,這是一種更寬鬆的方式,以溫和的方式見證種子的發芽。 這與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成為孩子生活中難以承受的負擔的方式截然不同。
畢竟,人生充滿了曲折,孩子們終究會踏上屬於自己的旅程。
作為母親,我們能做的就是偶爾“搖擺不定”,學會“平躺”,以輕鬆自由的心態面對生活。
**從網上,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