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牧民的現狀和公民對物價的擔憂
在這個世界上,能把房子搬來搬去的人不只有和蝸牛嗎?”
蒙古國立大學歷史學教授巴特爾笑著說:“這個問題是我小孫女九歲時提出的,我一直在思考,但一直沒能回答,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蒙古語。 」
蒙古人是東亞的乙個古老民族,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蒙古人是乙個廣義的總稱,包括喀爾喀人、布里亞特人、衛拉特人、卡爾梅克人、哈薩克人、圖瓦人和烏茲別克人,共21個民族,即“南方蒙古人”。
他們種族相似,血緣關係密切,風俗與習相似,最典型的特徵是他們的“游牧本性”,他們的故鄉在**,有一片草原!
然而,隨著人類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內蒙古和中亞三國的蒙古族人早已完成了高效的汽車和公路接送,但蒙古人仍然以駱駝和犛牛為食,這就是巴特爾的孫女們所說的“扛屋走動”, 這不僅是蒙古族牧民的“噩夢”,也是一年至少要經歷兩次的“噩夢”。
蒙古人遷徙的牧場都是**指定的,有的只需要一到兩天就能到達,有的需要幾百公里,有的會“分發”到沙漠中,不得不在下***羊的地方養羊。
為了體驗蒙古牧民最真實的轉接方式,我和一位牧民一起度過了為期5天的行程,這位牧民在得知指定的轉運地點後,必須在20天內離開開元,主要由三個階段組成。
第一步是把能賣的牛、羊、馬全部賣掉,或者全部賣到最近的市場,或者殺了牛、羊、馬,把毛皮留給買主,剩下的只能送到買點,用來做毯子和衣服。
清理完多餘的生活必需品後,一行人踏上了前往集市的路,以駱駝為主要驅動力,用駱駝拉各種生活必需品,用犛牛拉一些重物,如帳篷、家用電器等。
在遷徙過程中,經常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暴風雪、牲畜失蹤等,有些人甚至在惡劣的氣候下翻山越嶺到達農場。
2000多年前,蒙古99%的河流沒有橋梁,很多人因為走彎路而失去了牲畜,而當時的蒙古沒有足夠的財力來照顧這些人,於是他們組成了“游牧協會”,根據牲畜的數量,橋路統一, 然後收取相應的“通行費”。
*木橋是布林幹省(蒙古國北部邊境)最常用的“過渡橋”之一,是蒙古國最大的河流,也是蒙古國南部的主要支流。
第三階段是在牧場上搭帳篷,女人們在這裡紮營,男人們在草地上搭帳篷,沿著草地圍成乙個圈,以便以後可以拉起繩索或柵欄。 這些帳篷搭建在距離河流或湖泊200多公尺的地方,而在草原的另一邊,有乙個單獨的區域。
對於那些富有的牧羊人來說,蒙古包不僅寬敞通風,而且必須在框架外覆蓋3至5層塑料、棉氈、毛氈和防水織物,以確保冬天來臨時的保溫。
在夏天,一些牧民還會帶上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發電機來維持電冰箱、電視機、烹飪等的用電,因為這裡的家具是木製的,很容易拆卸,而在冬天,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和電力都存放在附近。
沒有足夠的錢和牧場,他們不太注重生活條件,只需要乙個只有床和桌子的蒙古包,然後搭乙個小帳篷來儲存食物。
從內部和外部來看,蒙古的傳統游牧民族選擇在戶外進行,在這裡挖洞,如果他們不想離開太久,就埋葬他們的屍體,夏天在河裡洗澡,冬天用濕毛巾洗自己,除非他們去城市或在附近的村莊洗澡。
蒙古族牧民不像傳聞中那樣天天吃牛羊肉,也沒有整齊擺放的桌布,也沒有成堆的煎餅和奶糖。
不是他們吝嗇,而是真的牧場一般都交通不便,離鎮子幾百公里,來回要花一天時間,一般都是油、鹽、藥品等生活用品,過年前他們才會去城裡買東西。
蒙古人能做的只有麵條,麵條是用來做麵包和醬汁的,牛肉和羊肉,但他們不想吃更多,所以有些人會去抓土撥鼠烤。
有一次,當我們在附近的草地上看到一群人圍著乙隻土撥鼠時,我問導遊:“這群老鼠身上不是有很多細菌和跳蚤嗎?」
導遊翻了個白眼:“你還需要問嗎?如果你能給我肉和羊肉,我就不會吃土撥鼠了。 ”
然而,蒙古族牧民最關心的是子女的教育問題,因為蒙古國缺乏托兒所和小學,70%的10歲以上兒童沒有接受正規教育,所以很多人把孩子送到最近的鄉鎮小學。
然而,由於游牧的生活方式,他們無法接受完整的義務教育,許多經營了十幾個農場的牧民孩子還沒有完成學業的二年級,甚至十幾個十幾歲的年輕人都設法進入了十年級(中學),但他們甚至不知道最基礎的基礎教育。
有趣的是,自蘇聯解體以來,美國和歐洲一直在為蒙古提供助學工具**、英語教科書、志願者、玩具和課外閱讀材料,以至於許多蒙古兒童根本不懂俄語或中文,只會說一些英語。
我一直很佩服**人民的民族清洗,但說到文化侵略,英國人稱其為第二,這是世界上最糟糕的。
生活在城市裡的蒙古人又有什麼樣的生存方式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機構發布的各種統計資料,蒙古在世界上排名第130位,除了朝鮮(尚未公布)和阿富汗(處於戰爭狀態)外,亞洲地區總體得分最低。 此外,這些數字是針對蒙古城鎮和村莊的,而不是針對偏遠村莊的。
從蒙古中部到北方首都烏蘭巴托,他們經過一些蒙古族人口的小城鎮,但到了那裡,卻發現那些城鎮已經變成了空殼,有的只有幾百人,比如2024年有12000人的蘇聯時期鐵礦石運輸中心克蘇,現在只有40多棟房子, 包括蒙古包。
一路上,他們看到的大多是電單車,還有一些蘇製的公交車,據導遊和司機介紹,這些公交車大多是蘇聯時期送給蒙古的,早就過時了,但蒙古的車大多是老車,誰在乎什麼保養,能開呢, 如果發生故障,直接當場修復。
成吉思汗廣場是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市區的地標性建築,因其清潔和安全而被稱為“世界上唯一乙個既有垃圾桶又有安全的城市”。
烏蘭巴托在蒙古語中意為“紅色英雄”,原本是一片牧場,16世紀藏傳佛教傳入這裡,被稱為“烏爾格(皇宮)”,是蒙古佛教的“發祥地”清朝與蒙古貿易後,中國貨物被運往沙俄國,不得不經過烏爾格,於是蘇聯鼓勵外蒙古獲得獨立,並立為首都, 現已發展成為蒙古國最大的城市,面積470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170萬(蒙古國總人口322萬)。
烏蘭巴托在叛逃蘇聯後的幾十年裡人口急劇膨脹,但基礎設施更新緩慢,蒙古的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採礦業,因此很難找到一家小企業,其中95%以上的生活必需品,從衛生紙到糖果,從穀物到食用油, 從木板到釘子,都需要從國外進口。
由於大部分資源依賴進口,大部分蒙古人將**推到了乙個新的高度,這必然導致了蒙古商品的**,許多人甚至被迫放棄生計,月薪只有1000元,而最辛苦的礦工,月薪只有1500元。
蒙古國資源匱乏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但以中國和蒙古國最大的二連浩特港為例,每天發現數噸白糖和數千個雞蛋,中國的糖值每噸只有2000元,蒙古的**是一倍,雞蛋的**高達三到四倍。
他在蒙古最大的超市之一走來走去,裡面的東西大部分來自中國、俄羅斯、南韓和日本,還有很多來自歐美的零食和飲料,但每一種的價格都是兩倍。
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除了蔬菜水果,其餘地方都沒有銷售人員,只有蔬菜水果有專門的保安,仔細一看,發現蒙古的果蔬是中國的好幾倍,比如梨、獼猴桃、橙子等水果要13000瓦, 相當於27元一斤,17元一公斤蘋果,尤其是紅薯、土豆、胡蘿蔔等,都是7元以上。
導遊用中文跟我說,售貨員急忙掏出一根香蕉,告訴我是中國海南的香蕉,每公斤只值3萬瓦。
導遊目瞪口呆地看著我:“3萬塊錢,在中國能買多少香蕉?”
我粗略計算了一下:“這麼大的質量,可以買到10公斤左右。 ”
商場裡擠滿了老人,手裡拿著手機和體重秤,導遊馬上向他們解釋:2024年之前,蒙古人人的平均手機普及率很低,**也是中國的好幾倍,而且大部分都很便宜,所以人們不得不上街找手機, 這就是所謂的“**人”。
直到2024年,蒙古國自主研發了自有品牌“呼蘭21”(約合人民幣1300元),才得以大規模推廣,但“**人”的形象依然存在。
2024年,他沿著阿爾泰高速公路前往烏蘭巴托,那裡有許多小販出售香菸,以迎合蒙古人買不起整包香菸,不得不一包一買。
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遇到這樣的小販,最好遠離,蒙古嚴禁銷售散裝香菸,蒙古人來這裡買,但如果外國遊客(尤其是中國人)來說話,就會受到懲罰。
在烏蘭巴托以東,是蒙古最大的集市,叫納蘭圖拉,被稱為“黑市”,蘇聯解體後,這個集市慢慢發展起來,主要賣蘇式服裝、零件和**,被蒙古**處理了十幾次,但都沒有成功,於是這個集市應運而生。
他把車停在停車場,看到很多“老”日本車,仔細打聽,原來日本和蒙古簽訂了“舊車買賣合同”,三年前日本的老車基本都是蒙古人買的,而且是蒙古人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買來的。
冬天,地下市場主要是毛毯、布料、冬衣、錢包之類的,但其實大部分都是從中國進口的,除了一些特殊商品,比如牛皮、羊毛等,這些東西的價值並不高,但這裡的商家都是“看人做飯”,討價還價是必須的。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一家薩滿店,裡面有各種薩滿教的祭祀用具,但價格便宜得離譜,店主解釋說是因為薩滿的文化底蘊,所以價格很低**。
有興趣的人可以購買一些小飾品作為收藏品,價格從幾十美元到幾十美元不等。
我還沒去過夏日市,但是從導遊那裡聽說大部分的食品和日用品都在這裡,有時間我會告訴你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納蘭圖拉市場,有很多“律師”,他們打著折扣的旗號,**便宜,你可以忽略他們,因為他們可能會把你拖到某個偏僻的地方,強行(或搶劫),他們還必須提防市場上可能的小偷,任何試圖接近他們的人, 不會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