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如此頻繁和猛烈,估計一些熱衷於擁抱變化的阿里人也是出乎意料的。 臨近年底,阿里年內又完成了一次“核彈”管理架構調整,集團CEO吳永明兼任**天貓集團CEO,原桃天集團CEO戴山調任阿里集團資產管理公司籌建工作。
此前,吳永明曾兼任阿里雲董事長兼CEO。 三個管理“一號位”屬於吳永明,從張勇(前阿里巴巴CEO)到吳永明的集中化,也就短短了幾個月。
有人將阿里的思維轉變解讀為“從兼併到分拆再到整合”,也有人解讀為阿里“化防為攻”,以奪回失去的行業地位。
人的改變是最直接的,但根據人的經驗和能力來解釋這種變化是不公平的。 吳永明、蔡崇信(阿里巴巴董事長)、戴山都是阿里的“十八羅漢”,而不是創始員工的張丹尼爾,加入阿里已經16年了。 他們的交接不是智商測試,也不是員工評分,他們唯一能遵循的可能就是發展路線。
至於阿里本身,阿里上半年是分而治之的姿態,有“1+6+N”戰略,還有阿里雲、盒馬鮮生、菜鳥分資上市的計畫。 但到了下半年,既有的勢頭卻走向了另乙個方向,阿里雲不再推進全面拆分,盒馬也暫停了上市計畫。
外部影響因素很多,比如連馬都要在內網提振士氣,回應“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比如,常年奮戰的另一位主要競爭對手 JD.com,不斷調整管理;再比如完全不可避免的海外電商新勢力SHEIN、TEMU、TikTok Shop。
外部競爭相互交織、相互因果,迫使內部決策急促、頻繁,需要抓住多線推進的核心。
大廠的困難比風景更隱蔽,往往不如當年,急於保持初心。 幾十萬員工的背後,是十幾條甚至幾十條有期待的產品線和業務線,手掌和手背都是肉,每一項業務都是每個團隊100%的工作,所以很難決定是否留在總公司營收和利潤的佔比。
組建團隊、制定戰略、帶領團隊,CEO是“殺人決權的壞人”。 因為,操作細節的自主性,可以轉換,允許重複;戰略層面的實施必須堅定,需要技巧。
阿里本人表示,“吳永明接任CEO三個月,明確了整個集團的戰略重點和優先選擇,圍繞主營業務做出了果斷的選擇。 吳永明被任命為阿里雲和淘天的'一號位',將有助於引領陶天科技創新轉型,有助於確保集團在電子商務和阿里雲兩大戰略重點上的統一指揮和高強度持續投入。
從使用者到賬號,電商是阿里巴巴的立身之本,AI是阿里巴巴的未來。 阿里巴巴所謂的“使用者至上,AI驅動”對業務板塊的反饋是陶天集團和阿里雲。
在這兩個領域,阿里一直在乘風破浪,始終無法確保護城河足夠寬。 對於淘天集團來說,JD.com 這樣的老對手從未消失,也沒能阻擋拼多多、抖音電商等新生力量的崛起對於雲計算,還有華為、騰訊、亞馬遜等更強大的國內外競爭對手。
阿里還真著急,怎麼可能不著急呢?
北京商報評論員張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