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第一次災難,工會組織的服務不能中斷。 “12月19日上午8時,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金街戶外職工驛站準時開工,縣總工會工作人員方艷華一大早就趕到驛站清理**造成的亂七八糟,為救援人員準備熱茶。
12月19日中午,《工人**》記者在驛站看到,幾名救援人員和快遞員正坐在驛站的沙發上打盹,茶几上擺著方艷華為大家泡的熱茶。 “小站”傳遞著“大暖”,這杯熱茶見證了災區基層工會幹部的情懷和責任。
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臨夏州吉石山縣及其周邊地區發生**突發**襲擊。 地震發生後,各部門保障機制高效運轉,各方救援力量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原則,全力做好群眾安置工作,帳篷、被子等大量救災物資運抵災區。
連日來,記者走進了受災的甘肅省積石山縣、青海省民河縣,看到了“一黨為難,各方支援”“團結同心,攜手互幫互助”的場面,也親眼目睹了基層工會幹部奔赴搶救安置一線的身影。
災後,雞石山縣總工會緊急動員,連夜開展搶險自救。
凌晨我們趕到辦公室,看到3棟寫字樓受損嚴重,院牆受損55公尺......冀石山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馬東雲告訴記者,他們連夜開展搶險救援,引導無嚴重損壞的室外驛站正常開放,清點全縣企業和職工的災情......
12月19日下午,馬東雲率隊進入受災較重的關家川鄉,及時向受災群眾發放被褥、牛奶、電燈等救災物資。
12月20日上午開始,吉石山縣總幹部來到巨濟村、巨濟鎮、“寶村、寶湖”開展災後搶救工作,認真排查人民房屋受損和財產損失情況,疏導群眾情緒,組織自救互救。
同時,雞石山縣總經理及時向受災鄉鎮送去了福建磐盼食品集團、甘肅天禾藥業、甘肅旭昊實業集團、臨夏百盛商貿等企業工會捐贈的食品、藥品、棉衣、電熱毯等救災物資。 “面對突如其來的突發事件,我們要慰問受災職工和救災人員,為他們送去工會的溫暖。 馬東雲說。
12月21日上午,記者在大河家鎮**大院會見了鎮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安英髮。 安英髮告訴記者:“我們陸續收到了一級、省級的各類物資,其中90%以上已經連夜分發到受災群眾手中,一批物資今天上午全部接到村戶。 ”
災後,安英髮和鎮總會書記冼忠海一直堅守在鎮上協調救災物資發放,困了喝一口熱茶提神,餓了就抓桌子上的麵包吃一口,連續三天沒日沒夜地忙碌著。 “這裡的高原很冷,天氣很冷,我們又困又累,工作停不下來,災民們都盼望著救災物資早日發放......“冼中海說。
與積石山縣相鄰的青海省海東市46個鄉鎮的419個行政村受災,尤其是民河縣中川鄉和草灘村。
“沙湧現象”是一種地質災害,即地下含水量高的砂在發生時受到強烈的振動和擠壓後,迅速液化並從地面噴出。 作為次生災害,“沙潮”往往來襲,破壞性很強。
中川鄉金田村位於黃河北岸,與甘肅省集石山縣大河家鎮隔江相望。 12月21日下午,本報記者來到金田村安置點,被一幅幅暖心的景象所吸引——一家名為“拉家四千年牛肉麵”的公司帶著工具、麵粉來到這裡,為災民製作拉麵。
在臨時搭建的拉麵帳篷裡,幾位拉麵師傅架起了鍋和砧板,揉、拉、煮麵,然後在上面澆上濃濃的牛肉湯和紅辣椒,為救援人員和災民送上熱氣騰騰的拉麵。
一位名叫閔樂蘇麗的拉麵師傅的工作服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在紅背心的左胸上,乙個工會標誌和“海東市總工會”的字樣格外醒目。 經過詢問,我了解到,這是民河縣工會、當地相關部門、愛心企業共同組建的“拉麵志願服務隊”。
12月19日下午,我們得知現場救援人員吃不下熱騰騰的飯菜,於是聯絡了相關部門,趕赴救援一線搭起了拉麵帳篷。 民河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李長英說,“當晚,救援人員吃了牛肉麵,現場大家都深受感動。 ”
下一步,我工會將繼續幫助救援人員解決吃喝、取暖困難等問題。 如果有困難,工會會去那裡。 站在拉麵帳篷前,李長英說道。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工會和我公司一起思考,工會動員了,員工有了行動,一定要保證救援人員吃上一碗熱拉麵。 馬超是“拉家四千年牛肉麵”的總經理,拿著麵粉衝向拉麵帳篷。 連續兩天,他們為金田村的救援人員和災民送去了6000多碗熱拉麵,讓“龔”牌拉麵成為災區暖心暖胃的象徵。
在災區,甘肅、青海等地的工會幹部踐行著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行動
甘肅省吉石山縣,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