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17日,2023中國政信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本屆論壇以“中國式現代化經濟社會重大轉型與提公升政信金融服務提質增效”為主題,深入探討當前政治信用服務領域的金融實力、數字經濟等重大議題。
黨的二十大開啟了中國發展的新週期,確定了未來15年“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乙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巨集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新常態下,地方政府近20年來難以推行“土地財政下的資本大迴圈模式”。 與其他行業一樣,政信行業的發展也遇到了困難和瓶頸,亟需理論指導和實踐探索。
政府與信貸行業四大機遇
論壇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全厚作了《中國式現代化程序中政信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演講。
趙主任認為,政信行業有四大機遇。
首先,我國城鎮化還有很大的空間。 借鑑國際經驗,通過推進農村流動人口城鎮化,讓在城鎮穩定就業的流動人口落戶,可以持續釋放消費潛力,刺激有效投資。 推動城鎮化、工業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將進一步釋放我國經濟潛力。 隨著農業轉移人口城鎮化程序的加快,城市群和城市發展質量的提高,城市發展與產業支撐、就業轉移和人口集聚的融合,城鎮化向高質量發展的潛力不斷釋放,必將為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我國傳統基礎設施還存在短板,新建基礎設施還有很大的空間。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在全球141個國家中,中國綜合競爭力排名第28位,基礎設施僅排名第36位,落後整體排名8位。 在綜合競爭力排名前30位的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屬於基礎設施排名與綜合排名差距較大的國家。
第三,從供給質量和服務效率來看,中國的基礎設施有待改善。 中國新技術的發展將催生新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 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是未來經濟社會轉型的重要方向,將對傳統基礎設施公升級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帶來巨大需求。
第四,我們還有國家政策帶來的機遇。 經濟下行壓力大,危機中蘊藏機遇,擴大盈利性投資,擴大內需是近年來積極財政政策的方向。
政府和信貸行業面臨的挑戰
與其他行業一樣,政信行業的發展也遇到了困難和瓶頸。 隨著資金的持續短缺,我國基礎設施投資的資金需求與資金供給矛盾日益突出,基礎設施投資非標融資需求也日益增加。
趙主任指出,政信行業存量越來越大,剛性維護成本佔比越來越大,容易擠占擴大投資的資源。 在大規模、結構性減稅退費的情況下,巨集觀稅負佔比不高,財力有限。 地方政府在穩定增長、防範化解債務風險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資產方面,公益性基礎設施存量盤活存在“基數大、出口窄”的現象,難以形成緩解流動性風險的預期門檻。
地方**與融資平台界限模糊,道德風險影響“新增”和“化學品儲存”。
一方面,地方融資平台主要面向地方融資服務,而相較於一般國有企業以經營資產為主,控制權仍掌握在一線部門手中,行政色彩較強,預算軟約束較強,難以真正開展國有資產經營。
另一方面,融資平台與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融合模式,使融資平台成為部門的延伸,承擔社會服務職能的首要承擔,其主要職責是整合資金解決建設資金缺口,成為第一“借貸工具”, 同時將大量資金投入到明顯非營利性的公益專案上,使得融資平台主營業務能力薄弱,市場化程度低,難以有效進行轉型發展。
建議處理好七大關係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國家債務餘額佔GDP的比重,即債務比率,低於國際公認的60%警戒線,風險總體可控。 其中,地方隱性債務通過遏制漲幅、解散存量等方式,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
目前,地方隱性債務存量不小,部分地方融資平台債務償還問題突出,部分地方債務管理不規範,甚至違規新增隱性債務,部分地方市縣債務風險較高,債務風險防控工作不宜掉以輕心。
對於系統性債券,趙主任認為,需要處理好七種關係,包括擴大投資與防範風險的關係、市場與中央政府的關係、中央政府與地方投融資結構的關係、國有企業與融資平台的關係、費用與使用者支付的關係、 財政風險與金融風險轉化的關係,穩定增長與風險防範的關係。
要注意在減債工作中防範道德風險。 如果地方政府依靠上級來支付賬單,或者違章借債而不被追究責任,很容易引發任意借貸行為,甚至增加隱性債務。
因此,要堅持“誰借債誰負責”的原則,打破底線預期,夯實地方、部門、企業的責任。 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還需要加強長效機制建設。 要進一步推進預算管理體制改革,強化對各項收支的預算約束,提高財務透明度,杜絕亂借貸。
總之,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不僅要有防範風險的第一手資料,更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的最佳本領。 通過有效推進減債工作,地方經濟發展將更加可持續,更加穩定和深遠。
2023中國政信產業高峰論壇由**財經大學政府與信用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網際網絡金融與法律研究院、中國金融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政信產業聯盟共同主辦。
來自全國高校智庫、行業專家、地方城投平台、知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諮詢機構等230餘人代表齊聚論壇,共同探討中國式現代化程序中政治信用的改革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