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終高峰的時候了,冷空氣似乎在加倍努力。 近期全國多地迎來寒潮天氣,預計未來幾天氣溫仍將持續偏低。
很多朋友白天給寶寶暖身,晚上電熱毯保護身體,使用各種“取暖神器”。 大家都知道,在冬季的低溫下,手腳特別容易凍傷。 但需要警惕的是,低溫不僅會引起凍傷,還會造成灼傷。
資料來源:羽衣甘藍** 攝影 Jia Qiong。
什麼是低溫燒傷?
許多人可能想知道低溫是否也會灼傷你要知道,低溫燒傷可以比普通燒傷和燙傷的“偷雞賊”還要多!
普通燒傷和燙傷通常是接觸熱氣體、火焰、沸水等引起的傷口。 這種創傷通常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往往是“立竿見影”的,即刻疼痛,即刻起泡,即刻尖叫,容易察覺和避免。
低溫燒傷是指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而引起的燒傷,有點像“溫水煮青蛙”。 人體的溫度一般在37左右,當熱源高於人體溫度時,長期作用可能導致軟組織由淺到深的損傷。
當我們**接觸45 50的溫度時,如熱水袋和溫暖的嬰兒等,感覺神經末梢不會立即感受到刺激,而是在長時間接觸後適應與溫度的接觸,難以及時發現,導致熱量滲透到更深的組織, 導致燒傷加重。嬰幼兒、老人、癱瘓患者或醉酒者,由於感覺反應遲鈍,往往成為低溫燒傷的“高危人群”。
低溫燒傷嚴重嗎?
市面上常見的幾種加熱裝置可以達到不同的溫度,但總體上實際使用的平均溫度在40到50之間,處於低溫燒傷的“高發生率範圍內”。
不要以為“感覺熱就避免就好”,等你感覺到的時候,可能已經形成了燒傷!雖然這種燒傷的傷口面積看起來很小,但傷口的疼痛並不是很明顯,大多數傷口在早期只是紅腫、起泡、脫皮、發白。
與高溫燒傷相比,低溫燒傷往往傷口較深,更難癒合,往往幾個月都難以癒合,並且會出現嚴重的潰瘍,甚至壞死組織也需要手術切除。 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暴露在熱源下的時間,時間越長,損壞越嚴重**。
哪些人容易受到低溫灼傷?
一般人群(學生、工作組):夜間深度睡眠;醉酒狀態;如果在室外寒冷時手腳麻木,請使用熱源在室內取暖。
老年人:老年人下肢感覺遲鈍,因此在燒傷非常嚴重之前不會發現燙傷。
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病變導致的神經末梢不敏感。
兒童:由於嬌嫩、表達能力差等因素,也容易引起低溫燙傷。
殘障人士:由於區域性**感覺衰退或受損,對熱刺激的敏感性降低。
燒傷立即被“冷處理”。
長時間使用加熱裝置時,發現**已經發紅、腫脹、脫皮或起泡,說明發生了低溫燙傷,此時應立即進行“冷處理”,並應開啟“沖洗、脫下、浸泡、覆蓋、傳送”五個急救步驟。
一次沖洗:盡快用流動的冷水沖洗燙傷區域至少 20 分鐘,以減少表面的熱量並減少對表面的進一步損壞。
第二:徹底沖洗和浸泡後,小心地在冷水中脫掉衣服。 如果傷口粘在衣服上,請小心剪裁,以免強行撕裂。
三泡:如果疼痛明顯,可用冷水浸泡10-30分鐘緩解疼痛。 不要使用冰塊,很容易凍傷!
四蓋:用無菌紗布輕輕覆蓋患處,如果沒有紗布,可以用乾淨乾燥的毛巾代替。 切記不要用毛茸茸或絮狀物品覆蓋它,以免粘附在傷口上。
五送:若有水泡,或傷口明顯較深,請就醫並及時送往醫院!
未經許可,請勿塗抹任何東西。 尤其是牙膏、鼠油、醬油、紅色藥水、紫色藥水等偏方,就不要用了!
如何防止低溫燙傷?
所有加熱神器,請勿直接接觸身體!正確使用加熱工件是防止低溫灼傷的重中之重。
1.暖寶寶:應貼在衣服上,使用熱水袋和暖手器前應蓋上保護罩。
2.電熱毯:不要過夜使用,溫度不宜過高,最好使用溫控電熱毯。
3.不要把熱水瓶裝得太多,只要裝滿70%左右的熱水就行了,水溫不宜過熱。
4.請勿長時間停留在散熱器等加熱裝置附近。
透視新聞綜合央視網、紅網、武漢晚報報道)。
編輯:劉松伶。
校對:李旭瑩。
評論:龔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