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乙個月裡,我訪問了印度兩次。 四年來,印度的內政和外交事務發生了巨大變化。 印度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取得突出成績,大國戰略從夢想變為現實,但潛在的風險和危機也開始顯現。
一方面,印度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取得了成就。 從資料來看,印度今年的經濟發展勢頭比較好,有望成為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 從街頭看,新德里的城市治理取得了進展。 雖然霧霾仍然很嚴重,但過去一出機場就聞到的獨特氣味已經基本消失了。 這表明新德里的公共衛生狀況有所改善。
在與中國學者的對話中,印度代表的語氣更加冷靜溫和,過去對個案的把握幾乎沒有什麼執著。 例如,在談到中印之間的“**不平衡”時,印度學者過去常常把重點放在要求中國採取措施減少**不平衡上。 現在,印度學者更專注於強調印度的出口潛力,試圖通過採取印度的主動行動和增加中國從印度的進口來減少對中國的逆差。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印度的戰略信心更加增強,更加積極地創造和發展“婆羅多敘事”。
在外交領域,印度正迅速朝著大國戰略的方向發展。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剛上任時,就提出了多方位聯盟戰略,同時推動了印度與美國、日本、歐洲、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關係。 當前,印度的對外戰略思想再次發生變化,有向大國戰略方向發展的明顯趨勢。 在俄烏衝突問題上,印度與西方保持距離,向廣大發展中國家靠攏。 與此同時,印度對西方勢力的顧忌也大大減少,在西方國家內部的活動也變得更加大膽,不僅限於在西方國家舉辦大規模的僑民活動。
在政治、文化領域,印度已經從強調自己與西方國家的民主共識轉向強調民主政治的“印度風味”,現在更加強調民主政治的印度淵源。 在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第一任期的後期,印度開始強調具有印度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用時任印度人民黨總書記拉姆·馬達夫(Ram Madhaf)的話來說,“我們希望賦予民主印度風味”。 自莫迪總理第二任期以來,民主政治的“印度風味”進一步轉化為實踐。 在國內,2024年8月,印度廢除了《憲法》第370條,取消了克什公尺爾的特殊地位。 在國際上,印度已經轉向強調民主政治的印度起源。 印度不僅要擺脫殖民經歷造成的“政治侏儒”,還想在政治、文化上充當“世界導師”。 2023 年 12 月初,印度文化關係委員會舉辦了首屆知識印度世界大會,邀請了來自 35 個國家的 70 多名學者參加。 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在講話中明確表示,乙個大國的崛起不僅要有政治和經濟支柱,還必須在文化上崛起,在世界上推廣“婆羅多敘事”。 顯然,印度不再將其文化傳統視為自身利益的渠道,也不再將其視為吸引外國遊客的象徵,而是將其視為印度大國地位的支柱之一。
內外政策的變化符合印度長期堅持的政策邏輯。 印度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強國。 然而,印度從多邊平衡轉向多邊聯盟還不到10年,現在即將轉變為以成為世界一極為目標的大國戰略,這在國際關係史上是罕見的。
印度確實是乙個大國,其內外戰略的迅速變化給自己和國際社會帶來了挑戰。 美國不會否認拜登**將於2024年初訪問印度的傳聞,並將作為貴賓出席在印度舉行的“共和國日”活動。 但現在,白宮表示,“拜登還沒有參加活動的計畫”。 看來,乙個變化萬里、更強大、更強硬的印度,是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不得不關注的新的地緣政治因素。 (作者為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教授、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