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月9日電(郭啟宇)“桐廬縣,烏龍山迷霧中。 讓王無事可做,心空如也。 “一千年前,北宋著名大臣範仲炎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桐廬縣十大特色“,用詩畫介紹桐廬在世界上的獨特風光。
千百年來,“美”塑造了城市文化,滋養了城市氣質。
從“國際園林城市”到“中國最美縣城”,再到“全國文明城市”......近年來,“暖城”行動悄然興起,成為桐廬的風流,讓山水的“面子”、暖善的“襯裡”成為城市最醒目的標籤。
富春江兩岸在杭州桐廬。 郭啟宇攝。
建設溫馨城市:春風雨雨的初心幸福。
桐廬縣橫村鎮獨山社群有一條特色道路,不到200公尺,有公益茶館、關愛中心、老人食堂、掛著“幸福巷”招牌的愛心商店。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老人們每天“活躍”的身影,他們或唱歌,或打鼓,或跳舞,或練習書法,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因此,當地人稱這一段路為“幸福巷”。
這是桐廬“老人有扶持,老人有樂”的寫照,也是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幸福感和收穫感的縮影。
什麼是幸福?桐廬市民夏柏松認為,幸福就是開啟大門,彎下腰去傾聽群眾的聲音。 學生家長陸群說,幸福是給孩子的書包和一套文具。 環衛工人楚阿迪說,幸福就是休息一天,邀請大家免費出遊......這一切都源於“桐廬人民節”。
2024年5月6日,桐廬解放。 自2024年以來,這一天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桐廬人民節”。 十年來,“桐廬人民節”已經超越了普通節日的概念,成為地方探索民生的長期機制,也成為溫暖、幸福的代名詞。
新生兒紅包、環衛工人崗位補貼、就業紅包、公升學紅包、通軍山永久免費開放......“惠民禮包”連續多年落幕的背後,是桐廬不斷降低一流支出、提高民生投入比重的結果。
近年來,每年新增財政資源有三分之二以上用於民生,2024年,全縣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1%1%,同比增長19%0%。一連串的數字拉近了群眾與幸福的距離。
在桐廬,滲透到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正是這座“溫暖之城”的具體實踐。 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幸福的註腳。
滋養溫暖的線條:溫暖的涓涓細流滲入心靈。
這座城市因善良和美麗而更加溫暖。 那些深情正義的人,那些互相守望、互幫互助的故事,那些素未謀面的恩情,為這片土地增添了溫暖的底色。
冬天桐廬街頭的寒意越來越濃,但“新和鎖麵店”的老闆鐘早榮卻感到“溫暖”十足。
去年4月,鐘早榮在桐廬新開了一家和索麵館,在麵館成立之初,他在店裡定下了乙個目標——做一碗有溫度的麵條。 店門口的海報上寫著:老人食堂,老人優惠,環衛工人和快遞兄弟8折,軍人和退役軍人5折,真正困難的人免費。
當時,他沒想到,這小小的“愛心舉動”,竟然會成為火花,點燃一座城市的愛與善良。
後來,在熱心市民的舉報下,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鐘早榮和他的“愛心麵館”,不少市民被感動,紛紛表示也想有所作為。 於是,以“愛心面”為起點的“暖城桐廬”愛心接力活動拉開了帷幕。
“愛麵”、“愛公尺飯”、“愛餐”......如今,本次接力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受輻射影響的群體也越來越廣泛。 作為這碗“愛心面”的落地單位,鐘早榮每天關門後都要仔細核對當天的數目,他說:“每一碗面都是愛心,千萬不要搞錯。 ”
溫暖不是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而是一種不經意間滲入你內心卻能被記住很久的感覺。
桐廬彩虹公益負責人吳代夫是全縣首位註冊志願者。 10多年來,他不僅帶頭投身文明城市建設、幫助困難群眾,還組織了1500多場志願者活動,讓1000多人的“彩虹公益”志願服務隊成為桐廬人口中的“熱詞”。
2024年,桐廬作為國家試點,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依託各種平台組建志願服務隊伍,廣泛動員市民成為註冊志願者,投身到新時代文明志願服務的實踐中,讓奉獻不再只是一時的熱情和一時的興奮, 而是對一百個電話的回應,穩定而深遠。
如今的桐廬,到處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斑馬線前機動車給行人讓路,行人豎起大拇指在夏日的大街小巷,愛心涼茶攤用一杯杯清涼的茶來安慰路人;在校門口,“校門爺爺”為孩子們風雨無阻地護送著孩子們離開學校也有公交車司機對鉅額失物不為所動,普通上班族捐獻造血幹細胞......對於陌生人
充滿善意的行動成為市民生活的常態,可以被了解、可以感受、可以觸控,匯聚成一座城市的溫暖。
溫暖:最美麗的時尚已成為潮流。
乙個人溫暖一群人,一群人溫暖一座城市。
去年10月,一位老人帶著10萬元現金來到桐廬縣慈善總會,為妻子完成遺願。 這位老人是桐廬縣公安局退休民警、老黨員戴冠潤的妻子,她想把戴冠潤生前攢下的10萬元現金捐出去。
事實上,自2024年以來,桐廬縣慈善總會每年都收到戴冠潤的捐款,總額超過22萬元。
他們的事蹟感動和鼓舞了每乙個人。 長期以來,桐廬以“浙禮、暖城桐廬”的縣級文明新實踐為指導,不斷深化“明禮定”、“學禮立體”、“守禮立心”、“立禮德”等行動,使文明新風潮遍及全市。
在杭州亞運會倒計時30天之際,桐廬發布了2024年度“最美耦合器”人物。 其中,有“90後”環衛工人、從教40年的教師、來自英國的技術負責人,還有......瑜伽界的“神仙情侶”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但都因為熱愛而選擇定居桐廬,在各自的田野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
桐廬是我理想的工作地點,桐廬人熱情好客,我非常歡迎大家來桐廬。 2024年,來自英國的伊恩·普拉特(Ian Pratt)選擇桐廬作為自己的新起點,創立了杭州盛佳智慧型科技***,經過5年的扎根,他說。
當“落戶桐廬”成為更多人的選擇時,是桐廬招人留聚人的誠意,是人與城的雙向奔湧。
2024年,桐廬出台8項購房政策,對在桐廬工作創業的大學生、非桐廬戶籍人員、多子女家庭等群體給予住房補貼;發布“桐廬縣關愛快遞兄弟的10條暖心措施”,從就業紅包、關愛等多方面進一步加強對這一群體的關愛和關愛大學生“落戶桐廬”十項新政出台,使“聚人興城”戰略真正落地。
涓涓細流的溫暖匯聚成愛的春天。 桐廬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桐廬作為全國最幸福的縣級市之一,深入實施公共服務“七優享受”工程,不斷完善辦實事為民的長效機制,持續提公升縣域能源水平,讓桐廬更高質量發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