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Guangming.com 介紹,近年來,北約不斷向亞太地區擴張。
維爾紐斯首腦會議公報指出,亞太地區局勢的發展可能對歐洲-大西洋地區的安全產生直接影響。
2024年,北約將繼續加強與日本、南韓、澳大利亞、紐西蘭等亞太國家的合作。
1月25日,北約啟動了“印太未來”倡議,以進一步推進與印太地區的夥伴關係。
7月,北約分別與日本和南韓簽署了“個別目標夥伴關係計畫”,以進一步將合作制度化。
此外,南韓和日本分別於5月和11月加入了北約網路防禦卓越中心。
2024年以來,“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問題”,成為新形勢下日本處理亞太地緣政治關係的基本戰略。 通過強行將自己與台海局勢綑綁在一起,它旨在凸顯其戰略地位和地區干預能力,以獲得更多的西方支援和美國的進一步支援。
隨著美中兩國在新形勢下建立新的外交對話、控制衝突的框架和台灣選舉的臨近,關鍵局勢正在發生變化,日本正在暗中尋找機會進行干預,使其在台海顯得突兀。
報道稱,日本近日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2024財年預算草案,其中國防開支已連續12年增加。
此外,日本計畫從美國購買另一批15架F-35戰鬥機。
日本打著“反擊”的幌子,實際上想發展先發制人的進攻能力,以“威懾”對手,主動創造有利於自己的安全環境。
日本企圖“鬆懈”,擺脫其和平憲法和“排他性防禦”原則的束縛,企圖成為軍事強國,這將給亞洲地區的安全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日本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和軍事實力,將打破東北亞現有的軍事平衡,加劇日本與鄰國的“安全困境”,甚至可能引發軍備競賽,造成嚴重的安全風險。
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發布的資訊,美國海監艦“亞伯”號在民都洛海峽以西和南沙群島以北海域進行了高強度行動。
這艘間諜船於上個月30日離開新加坡,並於本月15日開始向南沙群島以北海域移動,並一直持續到今天。
再加上近期南海局勢嚴峻,實質上是在挑釁中國,為菲律賓破壞和占領中國在南海島礁的野心服務。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公開表示:“北約的野心不僅在東歐,而且在南中國海。 他是在去年俄烏衝突爆發後不久發表上述宣告的。
冷戰結束後,北約並沒有解體,而是走上了擴張的道路。
它試圖通過製造安全焦慮來讓日本和南韓等亞太國家參與進來,這可能對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安全構成重大風險。
在北約2024年改革計畫中,北約將澳大利亞、日本、南韓和紐西蘭確定為亞太地區的四個合作夥伴,並計畫定期舉行會議,討論共同關心的安全議題,旨在將北約的影響力從歐洲擴大到亞太地區乃至世界。
顯然,華盛頓並不滿足於組建亞洲版的“迷你北約”(如“美日印澳四方對話”),而是試圖將北約的政治影響力和軍事威懾力直接延伸到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
最近成立的“藍色太平洋夥伴關係”(Blue Pacific Partnership)尋求在太平洋地區建立乙個針對中國的小型海上聯盟。
南韓作為唯一位於東北亞大陸的國家,由於朝鮮半島特殊的地緣政治因素,在安全和戰略利益方面與美國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也成為北約東擴的一部分。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戴凡指出,菲律賓與外國勢力的頻繁接觸是不容忽視的背景。 近年來,北約與亞太地區一些國家的聯絡越來越深。
據參考新聞網報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立陶宛與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舉行了會談。
雙方發布了新的“個別目標夥伴關係計畫”,以擴大在印太地區的合作。
該計畫涵蓋了網路防禦和太空安全等16個領域的合作,並明確了自衛隊參與北約演習和緊急援助聯合行動的幅度。
岸田文雄表示,在北約加強對印太地區的關注和參與之際,他願意進一步深化與北約的合作。
北約東擴的終點是**?它會是中國的鄰居嗎?”
2024年,在美軍和“中亞維和營”在哈薩克和烏茲別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之前,《環球時報》提出了這個問題。
多年來,北約通過其行動應對了這個問題。
無論是首次邀請日本、南韓、澳大利亞、紐西蘭領導人出席峰會的北約峰會,還是北約領導人美國為了構建“多邊大”安全框架而不斷加強亞太地區現有聯盟,亞太國家都必須保持警惕。
在亞太四國中,日本和南韓在許多問題上尋求美國的幫助,並試圖通過美國和北約提高其國際地位。
美國的印太戰略加強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兩國正在積極向美國靠攏,希望在國際社會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然而,北約逐漸成為美國維護霸權的工具,對北約和美國的亞太盟國來說都是一場危險的博弈。
北約的“亞太化”加劇了亞太地區國家之間的猜疑和對抗,破壞了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亞太國家必須保持警惕,防範美國霸權主義的操縱。
普京在莫斯科舉行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上稱讚俄中關係是維護世界穩定的重要保障之一。 他指出,由於西方經常忽視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正常化進展緩慢。
同時,他批評北約在亞洲擴大影響力,企圖破壞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對於中國和亚细安國家來說,爭取盡快在南海達成行為準則,是對抗美國和西方野心的最有效途徑。
這四個國家與美國有著密切的戰略聯絡,但在經濟上高度依賴中國。
目前面臨經濟問題的日本和南韓,是目前最積極跟隨美國對抗中國的東亞國家。 另一方面,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最近對中國很友好,經濟表現還算可以接受,所以壓力沒有那麼大。 這表明,中國有辦法通過經濟手段讓四國改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