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時代,汽車市場最流行的聲音無疑是:“合資品牌已經落後,合資品牌還能打嗎? ”
乘用車協會10月資料顯示,自主品牌零售銷量為113萬輛,當月國內零售份額為556%,同比增長4%; 德國、日本、美國主流合資品牌零售份額均有所下降。 國產品牌與合資品牌之間的權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合資品牌深受新能源轉型的困擾,但是否被拋在後面,無法一概而論。
從2024年整體市場來看,自主品牌累計占有率為51%,合資品牌幾乎處於五比五的局面。 其中,一汽豐田今年1-10月零售銷量為65輛180,000臺,微增0臺8%。一汽-大眾今年1-10月零售銷量為146輛6萬台,同比微降1臺1%。
自主品牌轉型輕,更多面向國內市場,而中國是他們的主場,轉型速度勢必最快。 跨國汽車巨頭正面臨全球體系的重塑和產業鏈的調整,短期內或許看不到明顯成效,但一旦車頭反轉,也將勢不可擋。
合資企業不是落後的代表,它有成熟和穩定,也有後來者的堅韌。 在廣州車展上,廣汽豐田常務副總經理溫大力喊出了多個合資品牌的聲音。 特別是以南北豐田為代表的合資車企,一改以往低調沉穩的行為,今年行動頻頻,以全新的姿態迅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全新策略,開啟進取模式
早在豐田章男時代,豐田就設定了在“碳中和”移動價值拓展“兩個方向加速轉型為移動出行公司的目標。
自豐田宣布佐藤恒二將接任新任社長以來,該公司從今年4月1日起開始了新的管理結構。 在佐藤恒二看來,新時代的主題是“傳承與進化”。
所謂“傳承”,是指傳承以產品和區域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創造更好的汽車,提高開發效率。 所謂“進化”,就是要進一步跳出舊的框架和思維方式,進化成為一家以純電動汽車發展為中心的移動出行公司。
為了提高電動汽車的競爭力和成本效率,豐田將調整其電動化戰略。 根據佐藤恒二的計畫,該公司將在2024年推出全新的純電動平台,以創新產品價值。 未來三年將推出10款新電動汽車,目標是到2024年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50萬輛。
這也意味著豐田的精益生產將進入乙個新時代,下一代電動汽車將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製造。
更直觀的變化體現在今年的JMS展會上。 豐田的展台展示了各種移動未來,包括電動SUV概念車FT-3E、跑車FT-SE概念車和Kayoibako,它們展示了個人移動和商業交通,突出了未來汽車的電動化、智慧型化和多樣化。
豐田認為,未來的汽車不僅會成為交通工具,更會成為使用者的出行夥伴。 從JMS展會上不難看出,豐田正在迅速加強其純電動版圖。 既不跟風,也不盲目跟風,而是通過對消費趨勢的深刻洞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線。
對於豐田來說,最好的選擇從來都不是全純電動。 豐田獨特的電動化路徑是全方位擁抱電動化,實現碳中和,全方位發力,包括BEV、HEV、PHEV、FCEV能源路徑、多元化產品路徑等。
左手是電動的,右手是智慧型的
言必行,行必有成效。 豐田的全方位加速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執行力是血液中流淌的DNA。 電動化、智慧型化、多元化等各項戰略舉措,無不響亮、清晰。 這不僅是意識的改變,也是執行力的改變。
例如,今年5月,豐田宣布成立乙個名為“BEV Factory”的獨立部門,專門從事電動汽車。 該部門的優勢在於它可以集中和簡化開發、生產和運營流程,大大加快了決策和執行速度。 6月,全固態電池技術及多項黑科技發布。
隨後與日本能源巨頭出光興產達成協議,在 2027-28 年大規模生產用於實際應用的全固態電池。 在大多數車企都在選擇購買電池的當下,豐田掌握能夠縮短充電時間、大幅增加續航里程的全固態電池,無疑是必殺技。
自2024年起,豐田與 Pony.ai 開展戰略合作,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自動駕駛路試。 通過積累豐富的自動駕駛資料,為豐田推動高水平自動駕駛技術的規模化、商業化應用賦能。
目前,Pony.ai 已實現L4 Robotaxi在北京、廣州、深圳、上海等城市提供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其中在北京和廣州已獲得全無人駕駛示範運營牌照。 與大眾和小鵬汽車不同,Stellantis入股了Leap,豐田和 Pony.ai 的合作比他們早四年。 這四年的經驗積累,是豐田在後合資時代第二龍頭地位的寶貴財富。
展望未來,豐田在轉型的道路上並不急於求成,始終展現出跨國車企應有的老練和習慣性的長期主義。 首先要抓好核心技術,夯實基礎,從多維度的措施上踐行電動化、智慧型化、多元化的決心。
現在是這些珍視已久的種子結出果實的時候了。
跨國巨頭,中文演繹
與自主品牌不同,其產品研發更多是針對國內市場。 豐田等跨國汽車巨頭擁有他們所沒有的全球視野。 將全球車型引入中國,然後研發本地化是大多數合資車企的做法,但豐田還是覺得差了一點。
一輛適合中國道路的汽車必須在中國開發。 我還記得十年前時任豐田汽車株式會社社長的豐田章男在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TMEC)的揭牌儀式上所說的話。近十年來,混合動力技術已實現國產化,累計投資6公司規模89億美元,員工700餘人。
進入電動時代,TMEC也有了新的詮釋,從今年8月1日起正式更名為“豐田智慧型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IEM by Toyota)”。雖然只是四個字的短短相差,卻蘊含著深遠的意義和巨大的變化。
首先,豐田將加強在華電動化、智慧型化研發能力,進一步提公升在華業務的戰略地位和重要性。 其次,研發重心從本土化研發轉向本土化研發,本土化戰略深化。 第三,中國總部的定位發生了質的變化,豐田正在積極推動全球電動化轉型。
與常見的垂直整合不同,豐田這次也徹底打破了組織之間的壁壘。 該公司將創新性地統一其在中國的三家合資企業的本地研發能力,然後加入電裝和愛信,以3+2系統的形式實現一體化研發體系。
降本增效,為豐田在電動化、智慧型化領域踩下了油門。 從以前的分離到整合。 這意味著,在新的研發機制下,本土化研發將成為發起者,最好的企業將參與到產品的萌芽階段。
例如,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除了全新跨越式智慧型電動SUV博智4X外,廣汽豐田還發布了兩款基於全新架構、平台、座艙、生態的全新純電動概念車。
正如佐藤恒二曾經說過的那樣,“在中國,豐田將繼承安心、可靠的品牌基因,以中國的速度,演進一條'製造更好汽車'的中國式道路。 ”
研發自迴圈,回饋世界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豐田專注於日本的研發,然後擴充套件到全球主要市場。 不過,豐田中國表示,在當前智慧型電動汽車時代,隨著各地區尤其是中國對好車的要求和判斷標準的提高,豐田的全球研發體系已經開始適應。
過去是採取全球化模式,稍加改變,適應,但現在市場變了。 據豐田IEM的一位中國高層領導介紹,豐田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對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最為敏感,並已進入合資企業20次,他們會一起做更具挑戰性的事情。
事實上,早在三年前,豐田就意識到與本土車企聯合開發對降低研發週期和技術成本的重要性,並與比亞迪成立了新的合資企業。 三年後的今天,當眾多外資車企開始聯手或投資本土車企時,搭載比亞迪三電系統的BZ3車型已經上市,第二款車型將於明年正式量產。
例如,在今年的進博會上,豐田展出了豐田Space智慧型座艙,該座艙由中國工程師團隊打造,專為中國消費者開發。 相容CarPlay、Carlife、Hicar主流三大平台,以及車載微信、語音AI互動、高精度地圖等功能,高度契合國內消費者對智慧型汽車使用的需求。
不難看出,為了給中國使用者提供超出預期的智慧型電動產品體驗,豐田對本土研發實力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此外,在中國的研發成果和經驗教訓將不僅適用於中國市場,也適用於全球市場。 豐田中國總部總監植田達郎說。
同時,本土化研發公升級,試圖與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優秀企業合作,推動豐田在中國的業務,也是中國市場去中心化的一大體現。 中國汽車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豐田也將在中國市場全力以赴,這也是中國汽車合資新趨勢的一大體現。
鐘淑
面對新時代的浪潮,豐田秉承“造出更好的汽車”的初衷,傳承以產品和區域為核心的經營理念,同時倡導多路徑發展方向,以多元化的技術路線全面擁抱電動化、智慧型化,為消費者帶來顛覆性的產品體驗。
從中國開始,豐田的故事將變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