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兒子登上太子的位置,嬪妃們經常打到死,這也是我們今天很多宮鬥劇的主題。
如果兒子能夠成為皇位繼承人,按照前朝相應的朝廷制度,妃嬪的地位必然會有所提公升,她將成為令人羨慕的妃子、皇后,甚至是太后。 如明朝的孫太后、清代的孝莊、慈禧太后等。
這種做法始於漢武帝統治時期。 晚年,漢武帝想立年幼的劉孚陵為太子。 然而,劉孚凌的親生母親和妻子此時正值壯年,武帝擔心他死後會出現女主獨裁、親屬干涉政治的局面,於是下令處死苟毅夫人。
苟毅夫人嚇得頓時不知道該怎麼辦,連忙摘下首飾,跪到漢武帝面前求饒。 武帝沒有給她留下一絲親情,命令侍衛將她從宮中拉下來,送往宮獄。
相傳,苟儀夫人被處死時,長安城風塵土飛揚,百姓說老天爺在為她悲痛。 但漢武帝卻不這麼認為,他對大臣們說:“國家之所以亂局,多半是由於少君和太后對政府的控制。 女主囂張跋扈,誰也禁不了,你沒聽說過陸皇后嗎?”
由此可見,乙個皇帝是多麼的心狠手辣。
到了北魏時期,“立子弒母”成為法制。 從道武帝開始,凡是兒子被立為皇子的妃子,都要被處死,這個制度實行了七代,乙個世紀,不知道犧牲了多少無辜的母親。
道武帝寵寵的妃子劉氏,長子拓跋嗣,拓跋嗣立為太子後,劉氏被處死。 拓跋想念母親,傷心地哭泣。 道武帝安慰道:“過去漢武帝會立太子,先殺了母親。 現在你是太子了,為了避免女主插手政治的麻煩,我也得效仿漢武帝的榜樣。 但王子還是很傷心,忍不住了。 對於乙個成年的皇太子來說,國事遠不如自己的母親重要。
北魏能夠深刻貫徹“兒子母親之死”的舊制度,其實與拓跋氏已經擁有的舊制度有很大關係。 當時,北魏王朝還沒有為父子傳承的長子和小子建立一套繼承制度,太子的建立和登基往往要靠母系家族的力量,可謂是繼承制度"母子倆站起來"。
到了道武帝時代,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道武帝先是利用戰爭強行驅散母族賀蘭部落、妻族獨孤部落、祖母氏族慕容部落等大部落,後來又逼死了母親賀蘭太后,又將處死交給太子拓跋皇后劉氏的母親。 雖然在北魏時期,立子弒母的舊制度換來了穩定的君主繼承秩序,促進了拓跋省的穩定,但換來的是犧牲無辜的母親。
孝文帝在位期間,孝文帝的父親信佛,對政治不感興趣,於是年僅五歲就將皇位讓給了拓跋鴻。 由於拓跋鴻的母親李氏早在他立為太子時就已經去世,因此年幼的拓跋鴻一直由馮太后撫養長大。
然而,馮氏對他很差,經常懲罰年輕的拓跋鴻。 即使在冬天,穿著單衣的小皇帝也被鎖在空房子裡三天沒有食物。 雖然馮太后的做法看似排除了後宮干涉的可能性,但我們也可以試著推斷,這種制度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太皇太后插手政治的可能性:如果馮太后用手段讓年輕的拓跋弘聽從她的命令,這和太皇太后的干涉有什麼區別......
後來,孝文帝拓跋鴻的妃子林某某被立為太子,林氏也被處死。 嬪妃們互相祈求,都希望生乙個公主,卻不想生乙個王子,結果孝文帝只留下了孝明帝的一株幼苗。 為此,孝文帝懇求執政的馮太后廢除舊法,但遭到拒絕。
直到玄武元可帝時期,因為信佛,不忍殺生,終於取消了“子母之死”的制度,後宮中的妃嬪們也不必再像以前那樣自危。
出身皇帝家,完全沒有正常的親情。 無論是北魏的兮母相亡,還是宣武門的唐朝,還是掃門的明朝,一切鬥爭的開始都是為了爭奪皇位,一切不擇手段都是為了鞏固自己手中的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