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生態修復模式探索與實踐研究

Mondo 三農 更新 2024-01-30

編者按:礦山生態修復是改善礦區生態環境、維護區域生態安全的重要舉措。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不斷需求,全國各地的採礦活動正在增加。 然而,長期以來,礦山造成的環境問題和資源浪費引起了廣泛關注。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礦山修復和資源化利用已成為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

1.礦山復原的影響

礦山修復,又稱礦山生態修復,即礦山廢棄土地汙染的修復,要求採用科學、系統的修復技術,對採礦造成的地質災害和環境汙染進行治理,並採取生態養護措施,逐步恢復受損礦山的生態環境功能,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地形、地貌和土地資源的破壞是廢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最重要表現,其次是含水層的破壞、水土的破壞,以及破壞最小的地質災害。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對礦山生態環境質量的恢復和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維護區域生態安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

2.我國廢棄礦山修復現狀

全國廢棄礦山空間分布極不均衡,部分地區密集,部分地區稀疏,呈現出大中型礦山少、小型礦山多、建材等非金屬礦產多、能源、金屬礦山少、東部多、西部少等趨勢。 截至2024年底,我國各類歷史礦山35萬座,面積約35萬平方公里,其中只有30%得到處理和修復。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礦山廢棄地的生態修復和改造利用。 為解決現實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各地先後制定實施了各級礦產資源規劃,出台了《關於推進礦產資源綜合保護高效利用的意見》《關於加快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法規,建立了“誰發展、 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加強歷史礦山核查治理,推動重點流域和區域歷史礦山生態修復,全面推進露天礦山生態修復。資料顯示,2024年,該國將恢復和處理約5個新礦山55萬公頃,礦山生態修復規模8214億美元。

1.“地雷融合”模式。

“礦地一體化”是指地質礦產、土地資源在調查評價、規劃管理、保護利用、監測、成果資訊服務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整合、協調開發。 我國將“礦地一體化”理念引入礦山生態修復,形成了“礦地一體化”生態修復模式,即依託礦產開發與土地利用統籌規劃,融合地質災害治理、土地集約利用、水土資源調控技術等,統籌資源開發利用、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 實現城礦鄉協同發展的綜合生態修復模式。

江蘇省徐州市磐安湖、安國濕地等煤礦沉陷區生態修復,是“礦地一體化”模式的典型案例,通過廢棄建設用地再開發聚集新產業,通過沉降地復墾實現耕地再利用,通過景觀改造美化人居環境。

2.NBS 模式。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是近年來國際上出現的乙個新概念。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其定義為“保護、可持續管理和恢復自然或改良生態系統的行動,這些生態系統有效和適應性地應對社會挑戰,同時提供人類福祉和生物多樣性惠益”。 國家統計局具有管理多維度、系統性、全面性、動態性、適應性強的內涵特徵,與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高度契合。 在礦山生態保護修復中,以自然修復為主,人工干預為輔,依託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和自我組織能力,逐步恢復和重建生態功能,形成自給自足的再生產生態平衡體系。

2024年5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自然資源部正式發布《中國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典型案例》,10個專案入選為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全球標準,包括5個自然生態系統恢復典型案例、2個農業生態系統和3個城市生態系統。

3.人工引導的修復模式。

引導礦山生態修復的核心任務是掌握採礦干擾和生態修復的機理,明確關鍵生態閾值和修復標準,科學實施干預,通過自身主動反饋,驅動受損生態系統持續自發地走向修復和良性迴圈。 引導式礦山生態修復強調適度的人工干預,即人工干預必須有針對性、及時、持久、有效,減少人工過度修復的人力、物力成本和能源消耗。 引導式礦山生態修復的主要內容包括礦山生態問題的診斷、引導式修復方向的確定、引導式修復重點物件或位置的確定、引導式修復或生態閾值的合理程度識別、修復技術措施的篩選和實施等。

4.生態產品**模型。

生態產品是生態系統通過生物生產和人類社會生產的共同作用,為人類福祉提供的最終產品或服務。 礦區生態修復生態產品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即礦區礦山廢棄物用於礦山採空區、築路材料、化肥製造等的回填;二是指數產權交易,即礦山修復後,通過土地票交易、股權流通、碳匯交易等市場手段,先將土地變現為主三是發展“生態+”產業,即依託治理修復後的優越資源,引進種植、旅遊、體育、康養等產業,生態產業化與產業生態雙向融合,形成“生態修復+教育普及”、“生態修復+光伏”等模式。

針對江蘇省徐州市磐安湖煤礦沉陷區現狀,以改善生態產品供給為主要目標,開展科學修復,打造集生態濕地、人文景觀、科普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景區,打造了實現國內礦山生態修復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用模式。

1.本地化的恢復概念。

在生態修復中,應協調協調生態環境、景觀建設、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以及生態、經濟、社會統一的整體效益之間的關係。 堅持“農以農、林以林、草以草、建設以建”為原則,堅持生態修復治理優先,積極發展適宜產業,引導受災地區由傳統農業向多元化產業發展,努力提高經濟水平, 煤礦開採的社會和生態效益破壞了土地管理。

應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進行修復。 例如,在東部高跳水區,沉降造成的耕地損失和糧食安全是主要問題在內蒙古東部草原地區,草地減少和草原植被退化主要由大規模露天開採引起山西、陝西、內蒙古以開挖、沉降等次生災害為主,也存在滑坡、水土流失等災害在西南山區,主要是稻田遭到破壞,退化為旱地,以及山體滑坡。

例如,唐山南湖生態公園將在禁區內建設水景和景觀,在禁區內建設生態城配套基礎設施,充分挖掘可建設區土地的應有價值進行正常開發建設,將地表塌陷形成的水坑連線起來,形成大型湖水, 對現有森林和綠化進行保護改造,形成良好的自然園林景觀。目前,唐山南湖生態園南湖旅遊景區森林綠地面積已達19片5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15平方公里,133個景觀。

2.自然般的恢復概念。

仿自然生態修復是按照自然規律和特徵進行修復和建設,主要內容包括地貌重塑:近自然地貌重塑、微地形重塑、仿自然形態河路修復土壤重建:土壤剖面水平重建、養分重建;植物選擇和種植:適合的植物,本地植物。

其優越性和先進性主要體現在對自然地貌的不斷變化模仿,與周邊景觀和諧相容動物生境與生物多樣性、景觀異質性;柔性工程,固廢料回收利用;地質穩定,水土保持;它可以自然更換,自我調節和維持功能。

比如我國的黑代溝露天礦,通過仿自然修復,階梯式明顯,有溝壑、坍塌,基本恢復了原貌。

3.邊開採邊恢復的恢復概念。

煤礦區生態環境以“源頭和過程控制”為理念,而不是以“末端處理”為特徵的“末端治理”概念,其特點是開採過程中的同步處理。 該理念的核心目的是及時修復和治理受損的生態環境,緩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確保採礦活動朝著可持續、迴圈、綠色的方向發展。

相關研究表明,利用採採技術控制採煤沉陷區,可恢復10%至40%的土地。 未來,煤礦地下開採復墾技術將在實踐中尋求復墾時機、高程和過程的突破。 在露天開採方面,強調要盡快實施採、排、改一體化工藝,並對邊界進行管理,減少外洩占用面積和礦坑尺寸過大。

結論

廢棄礦山如何變成“綠水青山”乃至“金銀山”?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和源頭治理,積極構建協同推進、嚴防控、技術領先的一體化礦山生態修復體系,同時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要求,因地制宜恢復礦區生態系統功能,改善礦區人居環境, 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更好推進綠色礦山生態修復建設,全力打造礦山修復治理“中國經驗”。

相關問題答案

    金穗廢棄礦山復興生態修復成果顯赫

    月日紅網時刻訊息 通訊員 鄧 鶴鳴 雷海波 李建軍 原來,這個地區是乙個廢棄的礦山,經過修復,山林的原貌已經恢復。月日,在嘉禾縣袁家莊張家村後龍山上,嘉禾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嘉禾縣累計投入近萬元用於廢棄礦山的修復管理,完成了多公頃的礦山修復,使之前開採造成的廢棄礦山變成了綠水青山,有...

    礦山修復生態袋 尾礦再綠草袋

    荊州礦山修復生態袋尾礦再綠化草袋。荊州生態袋植物袋 點選諮詢 在礦山生態環境修復中,生態袋和尾礦補種草袋是重要的修復工具。環保袋是一種可降解的環保材料,通常由天然纖維製成,具有優良的透氣性 透水性和生物降解性。尾礦再綠草袋是一種用於礦山尾礦處理的綠化材料,它與植物種子 肥料和土壤混合而成,具有綠化效...

    迪新大隊3個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專案通過縣級驗收

    江西省地質局地質新聞 近日,迪信大隊實施的個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專案已獲得興國縣自然資源局 生態環境局 財政局 林業局等單位組成的專家組驗收。驗收會現場。專家組先後來到長江經濟帶 梅滘鎮寨澳村 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專案現場 歷史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範工程綜合治理專案 標段 和歷史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範工程綜合治...

    土壤修復的三大方法:生態修復、汙染治理、損傷修復

    土壤汙染已成為生態環境中日益嚴重的課題。土壤是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為了保護土地和生態環境,我們必須採取有效的方法來修復受損的土壤。海景環保將介紹土壤修復的三大方法 生態修復 汙染治理 損傷修復。.生態修復。生態修復是改善土壤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該方法主要通過植被修復 微生...

    學習總結我們黨加強基層治理的探索和經驗(學院討論)。

    基層是社會的細胞,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總書記指出 基層強,國家強,基層平安,天下平安 我們黨歷來重視基層建設,不斷加強基層治理。學習總結我們黨加強基層治理的探索和經驗,有助於在新的征程上加強基層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治理能力,為繼續譜寫社會長期穩定奇蹟新篇章提供理論支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型基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