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佳能推出EOS R7和EOS R10以來,EOS R系統的首款APS-C格式型號,APS-C格式的RF-S鏡頭也成為研發重點,RF-S18-45mm F4陸續推出5-6.3 is stm、rf-s18-150mm f3.5-6.3 is stm、rf-s55-210mm f5-7.1是STM三鏡頭,今年11月,佳能發布了RF-S系列鏡頭中的第一款超廣角變焦鏡頭,RF-S10-18mm F45-6.3 is stm。10-18mm的廣視角,不僅適用於風景、旅行、日常街拍,也非常適合vlog和直播。
對於APS-C格式的超廣角變焦鏡頭,佳能在開發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推出了用於EF-M卡口的EF-M 11-22mm F-4-56 是 STM,EF-S 10-18mm F 4 也在 EF 卡口中發布5-5.6 is stm。RF-S10-18mm F4. 可用於射頻卡口 APS-C 格式型號5-6.3是STM,鏡頭機身設計非常小,搭配RF-S18-45mm F4鏡頭5-6.3 是 STM 非常接近。 那麼佳能的這款超廣角變焦鏡頭在引數方面有什麼特別之處呢?rf-s10-18mm f4.5-6.3 是 STM 與“前身”EF-M 11-22mm F 4-56 is stm、ef-s 10-18mm f/4.5-5.6是STM有哪些亮點?以下筆者對比了三種鏡頭的論文引數:
規格比較(點選圖片放大)。
光學結構。 從規格上看,RF-S10-18mm F45-6.3 IS STM 比其前代產品更短、更輕,帶有 Socket RF-S18-45mm F45-6.3 是 stm。 該鏡頭通過採用適合短後對焦距離的鏡頭結構並有效使用非球面鏡頭,實現了小型化並減少了結構中的元件數量。 此外,佳能還通過配備兩個UD元件來校正整個變焦範圍內的色差。 與其他兩款鏡頭相比,RF-S10-18mm F45-6.3 IS STM具有一定的特寫功能,最小對焦距離為86cm(手動對焦10mm),最大放大倍率為0約5倍(手動對焦10mm時) 該鏡頭還支援光學防抖,可實現 4 級影象防抖,以及與 EOS R7 的 6 級協同防抖。
讓我們來看看RF-S10-18mm F45-6.3 是 STM 官方的 MTF 曲線:
MTF曲線的比較。
配備 EF-S 10-18mm F45-5.6 是 STM 與 RF-S10-18mm F4 的比較5-6.3 STM的整體效能相似,S曲線(實線,表示從中心徑向方向的成像效能)優於EF-S 10-18mm F45-5.6 是 stm 好一點。
至於這款超廣角變焦鏡頭到底是怎麼列印的,筆者後面會詳細測試一下。
外觀和細節
rf-s10-18mm f4.5-6.3 是採用RF-S18-45mm F4的STM設計5-6.3 IS STM的相似之處在於它採用可伸縮鏡筒設計,通過旋轉變焦環來鎖定或鬆開鏡筒,從而進一步縮短了鏡頭的長度。 這兩款鏡頭在尺寸和重量上也非常接近,RF-S18-45mm F45-6.3 是 stm 是 69 443mm 130g,rf-s10-18mm f4.5-6.3 是 stm,然後是 69 449mm 150g。
10mm端。
18mm端。
rf-s10-18mm f4.5-6.3 IS STM採用外接變焦設計,10mm端和18mm端鏡頭內筒的長度相差不大。
rf-s10-18mm f4.5-6.3 IS STM濾光片的孔徑為49mm,與RF-S18-45mm F4相同5-6.3與STM相同,通用性非常好。 此外,佳能還通過優化鏡頭形狀和鍍膜有效抑制了重影。
菱形圖案控制環。
條帶縮放環。
rf-s10-18mm f4.5-6.3 IS STM是一款非紅環鏡頭,鏡頭機身上沒有任何開關或按鈕,並且由於沒有獨立的對焦環,因此採用了變焦環和控制環的“雙環”設計。 與其他射頻鏡頭一樣,控制環預設為對焦環,也可以分配快門速度、光圈調節等常用功能。 控制環表面的菱形防滑設計提供了良好的手感,便於在觀看取景器時盲操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rf-s10-18mm f4.5-6.3 IS STM採用STM步進電機和絲槓式單元,在拍攝時實現高速、高精度對焦**,在拍攝短片時實現安靜流暢的對焦跟蹤。
rf-s10-18mm f4.5-6.3 IS STM內建光學握手補償機制。 鏡頭的陀螺儀感測器在多達 4 種快門速度下檢測抖動並補償抖動。 當與EOS R系列具有機身內防抖功能的型號(如EOS R7)搭配使用時,相機和鏡頭可以同時防抖,從而在多達6種快門速度下進行抖動補償。
鏡頭卡口。 鏡頭卡口由工程塑料製成。 射頻介面是全電子的,有 12 個觸點,用於鏡頭和相機之間的高速資訊傳輸。
影像學檢查: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款超廣角鏡頭的實際拍攝效果:筆者以佳能EOS R7為機身進行測試。 使用 RAW+JPEG、AWB 設定、ISO 100 拍攝。
10mm視角。
18mm視角。
在測試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款鏡頭在視角上的差異,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10mm端明顯比18mm端寬很多,可以包含更多的場景,在拍攝風景時帶來衝擊力的表現。
一、鏡頭清晰度
測試 RF-S10-18mm F45-6.3是STM的解像度,我們採用遠距離拍攝建築物的方法,一般使用者經常用這種方法來拍攝風景。
10mm端。
銳度測試捕獲的位置。
左:中 右:邊緣
f/4.5 (點選檢視大圖)。
f/5.6 (點選圖片檢視大圖)。
f/8.0 (單擊影象檢視大圖)。
F 11(點選檢視大圖)。
F 16(點選檢視大圖)。
F 22 (點選檢視大圖)。
從實際測量中不難看出,10mm端f 45.在全光圈下,畫面中心很銳利,邊緣稍差光圈接收 f 5在6點鐘位置,鏡頭中心的清晰度變化不大,依舊清晰,邊緣的清晰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公升,暗角也有所減小在f 8時,鏡頭在中心和邊緣都保持了良好的清晰度當光圈接收到 f 11 時,清晰度開始下降;銳度從 F 16 到 f 22 明顯下降,影象清晰度受到衍射的嚴重影響,因此不建議使用這兩個光圈檔。
18mm端。
銳度測試捕獲的位置。
左:中 右:邊緣
f/6.3 (點選檢視大圖)。
f/8.0 (單擊影象檢視大圖)。
F 11(點選檢視大圖)。
F 16(點選檢視大圖)。
F 22 (點選檢視大圖)。
F 32(點選檢視大圖)。
看這款鏡頭的18mm端,整體性能比10mm端略勝一籌,大光圈f 6在3時,鏡頭的中心清晰度很好,邊緣清晰度也很好在f 8時,鏡頭的中心和邊緣都具有非常好的清晰度;在f-11時,銳度開始略有下降;清晰度在f 16時明顯下降;F 22-F 32受衍射影響,整體畫面呈糊狀,故不推薦使用。
二。 失真和暗角
1.失真
畸變是不會影響鏡頭精細度的五種基本像差之一。 在攝影中,一般的廣角鏡頭容易出現桶形畸變。 長焦鏡頭容易出現枕形畸變。 畸變與物體點距光軸垂直高度的立方成正比,因此物體影象四個角的畸變大於物體影象四個邊的畸變。 我們測試的鏡頭焦距為10-18mm,這種超廣角鏡頭通常表現出明顯的桶形畸變。
10mm端未開啟以校正失真效能(單擊以檢視大圖)。
開啟 10mm 端以校正失真效能(單擊以檢視大圖)。
18mm 端未開啟以校正失真效能(單擊以檢視大圖)。
開啟18mm端以校正失真效能(單擊以檢視大圖)。
需要注意的是,這款鏡頭在EOS R7機身上的“畸變校正”是灰色的,無法設定,而JPEG直出鏡頭已經在相機內進行了校正,在10mm和18mm兩端只有非常輕微的桶形畸變,畸變效果可以忽略不計。 RAW檔案匯入ACR後,目前的ACR不支援校正檔案,10mm端有非常明顯的桶形畸變,對於這個鏡頭使用者來說,沒有必要再深入挖掘,校正畸變通常預設開啟,畸變比較低, 這不會影響**或**。
2.暗角
“失光”俗稱暗角,是指畫面的四個角對著亮度均勻的場景變暗的現象,任何鏡頭都不可避免地出現暗角。 一般來說,前置鏡頭採用大口徑鏡頭,保證充足的進光,可以起到增亮的作用。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鏡頭的暗角:
10mm 端 f 45-6.3.暗角(點選放大圖片)。
18mm 端 f 63-f/8.0 暗角情況(點選圖片檢視大圖)。
從暗角測試來看,10mm端的暗角比10-18mm端全開時的18mm端的暗角更明顯,10mm端的光圈縮小了6在3點鐘位置,暗角大大減小;18mm端全開時暗角較輕,f 8在 0 時,漸暈的影響已經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您更關心暗角的效果,可以開啟機器中的“周邊光校正”。
三。 紫色邊緣效能
我們用鏡頭的邊緣拍攝了內部吊燈,由於吊燈陰影的牆壁形成了很大的光比,我們可以通過燈的邊緣來判斷色散程度。
10mm 端 f 45-f/5.6.紫色邊緣情況(點選放大圖片)。
18mm 端 f 63-F 8 紫色邊紋(點選放大圖片)。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在10-18mm端或18mm端只有輕微的紫色邊緣,當光圈縮回時,紫色邊緣會進一步減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可以看到,這款鏡頭有2個UD鏡頭,在全開時可以有效減少色暈,考慮到這款鏡頭的光圈不大,色差的效果並不明顯。
四。 防眩光效能
10mm f/4.5.防眩光效果(點選圖片可放大)。
10mm F8防眩光效果(點選圖片放大)。
18mm f/6.3.防眩光效果(點選圖片可放大)。
18mm F8防眩光效果(點選圖片檢視大圖)。
佳能沒有正式給出新鏡頭將使用什麼塗層,但聲稱它已經在鏡頭的形狀上進行了研究,以抑制重影。 為了驗證實際效果,我們拍攝了穿過牆壁左側的陽光,從實際拍攝來看,10mm端的表現很好,無論是全開還是閉合到f 8時,都沒有明顯的重影18mm端的表現稍差一些,在全開時會出現一些重影和耀斑,在f 8光圈處雜散重影的形狀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使用18mm端時,盡量避免面對強光,以免影響畫面。
五。 穩定測試
RF-S10-18mm F45-6.3 IS STM 的 IS 光學防抖功能支援高達 4 種快門速度的抖動補償。 當與具有機身影象穩定功能的EOS R系列相機搭配使用時,它可以實現協調的影象穩定,並支援高達6種快門速度的抖動補償。
防抖測試捕獲位置。
與防抖功能進行比較(點選檢視大圖)。
從實拍來看,這款超廣角鏡頭是06秒的快門速度,用防抖關閉很難拍出清晰的畫面,如果開啟防抖,成功率會明顯提高,在實際的低光低速快門速度下,這款鏡頭和EOS R7的協調防抖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抖效果,提高生產率。
6.Vlog功能
rf-s10-18mm f4.5-6.3 IS STM採用APS-C格式EOS R系列型號,小巧輕便,機動性強,便於單手手持vlog拍攝。 得益於10-18mm的寬視場,可以輕鬆貼合主角和狹窄房間中主角身後的大面積背景和主播的單人**,獲得理想的畫面效果。
這款鏡頭搭配EOS R7時,具有鏡頭防抖+身體防抖+電影數碼防抖,三種防抖協同作用有助於拍攝一些步行場景。
10mm vlog視角。
18mm vlog視角。
現場視訊部落格演示。
從實拍來看,RF-S10-18mm F45-6.3 IS STM配備了三種協調的防抖功能,即使在走路時也能穩定影象,同時10mm和18mm端的焦距發生了變化,我們可以看到10mm端更寬的視角可以解釋角色的環境, 與 18 公釐端相比,後者更側重於人的頭部特寫。
實拍樣本
測試摘要
從前面的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RF-S10-18mm F45-6.3是STM,畫面中央具有更好的清晰度和色散控制,支援6級協同防抖和對焦呼吸校正,對於新手可以體驗套頭衫外超廣視角的衝擊,小巧輕便,也有助於手持vlog。 廣視角除了適合風景、旅行等題材外,還可以覆蓋狹窄空間和單人情境中的人物和背景。
rf-s10-18mm f4.5-6.3 IS STM的問世進一步擴大了RF-S鏡頭的範圍,擴充套件了RF-S鏡頭系列的廣角焦距,讓使用者有更多的焦距選擇。 與之前發布的RF-S18-45mm F4相同5-6.3 is stm、rf-s18-150mm f3.5-6.3 is stm、rf-s55-210mm f5-7.1 IS STM焦距覆蓋10-210mm(等效全畫幅等效16-336mm)的寬焦距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四個RF-S鏡頭都具有光學防抖功能,使拍攝更加穩定。 鏡體直徑接近,便於存放。 沒有負擔,可用於各種領域的拍攝。
定價方面,佳能RF-S10-18mm F45-6.3是STM是2599元,與市面上同類產品相似**,考慮到10mm超廣角和協同防抖,這個價格相當划算,對於EOS R50、EOS R10使用者來說,是一款物美價廉的vlog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