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電影中,航空運輸往往是可取的,而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和地面交通的嚴重擁堵,對航空運輸的需求與日俱增。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兩噸級電動垂直起降飛機完成試飛,被視為未來"空 ** 租車"一次飛躍。
M1由上海一家航空科技公司開發,其尺寸和重量證明了其巨集偉的願景:長10公尺,高3公尺,翼展15公尺,總重量2噸。 這種無人機的設計航程為250公里,巡航速度可達每小時200公里,最大載重量為500公斤,足以同時搭載五個人。
與航拍無人機、農業植保無人機、工業無人機等其他型別的無人機類似,M1可以在沒有跑道的情況下垂直起降,並且是電力驅動的,實現了低噪音和零碳排放。
2024年3月底,首架M1飛機正式下線,9月開始首輪試飛,10月順利完成首飛,標誌著我國兩噸電動垂直起降飛機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這輛未來城市航空**線的代表引起了廣泛關注,並獲得了意向訂單。
電動垂直起降飛機的發展不僅需要創新的設計,更需要第一鏈與產業鏈的緊密配合。 M1 的超輕碳纖維外殼使其非常容易組裝,只需 2 到 3 人即可組裝。 在製造過程中,碳纖維佔車身結構重量的80%,而其厚度僅為01 mm 至 02公釐,這意味著機翼和機身接頭需要手工鋪設120至150層碳纖維預浸料。
此外,電動垂直起降飛機的工藝也與傳統飛機的製造工藝有很大不同。 數以千計的複雜線條散布在飛機各處,這些線條既是身體的“血管”,又是身體的“神經”。 在保證飛行安全的同時,研究人員還需要在有限的空間內鋪設高複雜度的線路並控制重量。
動力系統的組成,包括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是飛機的心臟。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電動垂直起降飛機提供了強大的“中國心臟”,特別是在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積累和產業基礎方面。
作為飛機的“大腦”,上海某公司自主研發的飛控系統不需要專業飛行員操控,甚至可以實現一人操控多架飛機。
目前,電動垂直起降飛機正在成為新型交通領域的寵兒,有望填補民航與地面交通的空白,構建地面以上3000公尺以下低空場的立體交通網路。 雖然中國在這一領域起步較晚,但新產品不斷湧現,應用場景不斷擴大。
中國民航管理學院副研究員徐東松指出,中國在電動垂直起降飛機(EVTOL)和無人機領域均處於世界前列。 這標誌著中國在新型飛機研發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未來有望在全球新型空中交通領域佔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本次活動感悟:我國電動垂直起降飛機的成功試飛,不僅彰顯了國內航空科技的進步和創新能力,也預示著未來運輸方式的革命性變革。 這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也是邁向更高效、更環保、更便捷的運輸方式的重要一步。 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場景的拓展,電動垂直起降飛機將為城市交通帶來更多可能,推動交通方式的創新發展。 同時,這也將促進相關產業鏈的發展,為我國新型交通工具的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在科幻電影中頻繁出現的空中穿梭車逐漸成為現實的當下,城市人炸和交通擁堵的問題越來越明顯,新型空中交通工具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重量級電動垂直起降飛機完成了關鍵的飛行試驗階段,被廣泛認為是未來城市“空中租車”的雛形。
上海研製的M1電動垂直起降飛機長10公尺,高3公尺,翼展15公尺,重2噸。 其無人駕駛設計、250 公里的設計續航里程和 200 公里/小時的巡航速度使其在未來的城市交通中具有巨大潛力。 而其最大負載能力為500公斤,這意味著它可以同時搭載5人。
與其他型別的無人機類似,M1可以在沒有跑道的情況下垂直起降,其電驅動既低噪音又零碳排放,體現了綠色環保未來交通的理念。
自今年3月底首架M1下線以來,經過數月的試飛,於10月圓滿完成首飛,標誌著中國在這一領域取得的重要進展。 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展出,不僅吸引了大量關注,還收到了意向的訂單,展示了其在未來市場的潛力。
在這些飛機的開發中,材料的選擇和製造工藝的創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M1 採用輕質碳纖維材料,易於組裝。 碳纖維的廣泛使用不僅大大減輕了車身的重量,而且提高了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 同時,電動垂直起降飛機複雜的電路布局和精密的工藝也展示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技術成熟度和創新能力。
作為飛機的心臟,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電動垂直起降飛機提供了有力支撐。 作為飛機的“大腦”,自主研發的飛控系統高度自動化、智慧型化,使操作更加便捷、安全。
電動垂直起降飛機的發展預示著未來城市交通的革命。 它不僅有望解決地面交通擁堵問題,還有望為城市交通開闢新空間,構建從地面到低空的立體交通網路。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勢頭日趨強勁。
中國民航管理學院副研究員徐東松的觀點也證實了這一點,他指出,中國在電動垂直起降飛機(EVTOL)和無人機方面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這不僅是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肯定,也是對城市交通未來發展方向的明確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