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心相交,成為其長久之年。 援外醫療是“白衣天使”愛心和責任感的跨界展示,也是醫療“硬實力”的跨界展示。 自2024年嘉興市第一醫院派出內科醫師陳善春參加首批援非醫療隊以來,累計參與17批援非醫療隊,詮釋了對外援醫療隊不怕艱辛的精神, 樂於奉獻,挽救生命,幫助傷員,擁有無限的愛。
2024年6月至今,由嘉興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王寶祥領隊,5名員工參與的第19批中國援中非醫療隊即將結束為期一年半的工作。 在勝利在即之際,本微信公眾平台推出了“穿越守護者”系列報道,將援外醫療隊隊員的心路歷程一一分享。
王寶祥. 嘉興市第一醫院主任醫師、神經內科副主任。
第19批援中非醫療隊隊長。
中部非洲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醫療水平落後,傷寒、瘧疾等疾病在當地民眾中肆虐。
一次難忘的非洲之旅。
我們醫院有對外援的光榮傳統,聽著前輩們的故事,我常常試著想象,如果換掉自己,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我能不能做好治病救人的工作他說:“援助非洲是我心中神聖而光榮的使命。 ”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通過選拔,王寶祥順利入選第19批中國援中非醫療隊,並擔任隊長。 經過半年的專業訓練,他和隊友們踏上了前往中非的旅程。
當地醫療資源匱乏,裝置設施陳舊,一些常見的國產藥品和裝置在那裡都是“奢侈品”。 “看到他們生病讓我感到非常難過,我想治癒他們。 王寶祥說,“作為一名醫生,當你真正能挽救生命時,你心裡就能感到幸福。 ”
神經內科畢業的王寶祥接手了醫院的內科,瘧疾、中風、頭痛、肺部感染、腸胃炎等疾病都在他的診療範圍內。 有一次,一位50多歲的病人被扶進了檢查室。 他在乙個月內患了三次“瘧疾”,每次都發高燒沒有消失,漸漸地,連走路都成了問題。 經檢查,王寶祥發現,除了瘧疾外,他還患有嚴重的肺部感染,症狀得到治療後,患者很快**。
王寶祥依託專業優勢,還吸引了眾多頭暈、癲癇、帕金森病、脊髓病變患者前來治療,用專科化彌補了當地醫院神經系統疾病診治的不足。
元旦那天,一位當地人帶來了一瓶炒花生。 他裝滿了一整瓶空啤酒,剝掉了每顆花生,祝我們新年快樂。 王寶祥說,這種認可和感恩讓他難以忘懷。
我們是醫生和“外交官”。
每天早上,醫院的候診走廊上都擠滿了等待的病人。 看到中國醫療隊員,很多患者會用當地語言熱情地打招呼,或者直接用中文打招呼,簡單的問候,開始新的一天。
截至目前,醫療團隊已提供門診及急診服務24000餘人次,開展手術近800例,開展中醫診療10200餘人次,日門診量再創新高。 “這裡的同事和當地人不時告訴我,他們的親戚或朋友都被我們治好了,中國醫生也很好。 王寶祥說,在異國他鄉,外國人的肯定讓他感到驕傲,也慶幸自己沒有給祖國“丟臉”。
在班吉,醫療隊員們幾乎每天都過著兩分一線的生活:醫院-車站、車站-醫院,雖然生活遠不如中國舒適,但也簡單充實。 2024年春節前夕,在中國援外醫療隊出動60周年之際,隊員們激動地給總書記寫了一封信。
沒想到會收到總書記的回信。 **總書記在回信中強調,“以仁慈和仁愛造福當地人民,用實際行動講好中國故事,為推動構建人類健康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是我們外國醫務工作者的使命。 王寶祥表示,每個團隊成員不僅是醫生,更是“外交官”,用實際行動講述中國故事。
當你出生在乙個繁榮的世界裡,你應該不辜負你的繁榮,當你出生在正確的時間時,你應該為之奮鬥。 有機會投身中國援外醫療工作,是何等的榮幸。 王寶祥表示,將始終牢記總書記的諄識教誨,以紅船精神為指引,秉持醫生仁愛,實踐優秀作風,爭做行業典範,繼續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