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乙個學生站在你面前時,你覺得這個學生是可愛的還是可恨的?在教育理論方面,學生當然應該討人喜歡。 但是,你真的同意這種對教育的理論判斷嗎?為什麼我們很多一線教師覺得那些崇高的理論脫離了教育實際,沒有多少實際效果?
我們之所以習學習這些理論,是因為我們想通過這種學習習,使我們的教育更有效率、更輕鬆,而當這些理論的學習習沒有帶來這樣的結果時,我們很容易得出結論,理論是無用的習。 是的,理論只有能夠指導我們的行動,並轉化為實際的行為,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而這個理論付諸實踐的過程,恰好是一線教師努力的方向。
人性是善是惡,無數哲學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對於仁者與智者之間是否存在共識,至今仍未達成共識。 然而,教育必須建立在人類善良的基礎上。 只有相信人性內在的善良,教育才有存在的價值,否則人類社會根本不需要學校,只需要法庭和監獄。 教育的發展過程恰好越來越人文化,這意味著教育必須更好地相信和實踐人性。
如果我們建立基於人性本質的教育體系,必然會加強管控和預防,師生之間會互相防範,結果就是在這個管理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陷入惡性迴圈,無法自拔, 疲憊不堪,離教育的本質越來越遠。如果我們在信任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的習習慣,就有可能讓教師從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對教育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不斷更新教育思想,不斷拓展教學的知識視野,教育給師生雙方帶來共同的快樂和自由。
我記得我祖父和孫子之間有一次非常有趣的對話。 爺爺對孫子說:“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兩隻狼,它們經常殘忍地互相爭鬥。 狼代表憤怒、嫉妒、驕傲、恐懼和羞恥;另乙個代表溫柔、善良、感恩、希望、微笑和愛。 孫子焦急地問:“爺爺,哪只狼更厲害?老人回答說:“你經常喂的那個。
作為教師,當我們在教育中遇到種種困惑時,我們不妨捫心自問,我們的每一種教育行為,到底是在加強我們和學生之間的相互防禦,還是相互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