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會晤幾天後,美國迫不及待地對中國發動新一輪“攻擊”。 乙個重要跡象是新一輪對台軍售,嚴重損害了中國的核心利益。 在與中國談判的同時,我們正在對中國採取強硬行動,這是典型的循序漸進的做法。 它企圖一點一點地侵犯中國的核心利益,打擊中國吞噬中國的堅定意志。
三藩市會晤後,中美雙方正在進行深入的全方位磋商和談判。 給人的印象是中美關係穩定、前途光明。 儘管磋商仍在進行中,美國已開始採取行動,再次製造緊張氣氛。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星期五(12月15日)宣布對台軍售。 他聲稱,本輪軍售中的裝備將用於維持台灣“訓安系統”指揮、控制、通訊和計算機系統的生命週期,以確保戰術資訊的安全傳遞,增強台灣應對當前和未來威脅的能力。 他還聲稱,美國的印太戰略沒有改變。
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也是中美關係的基石。 這也是我方在三藩市會晤期間重點討論的問題。 為此,美國強烈要求不得繼續武裝台灣。
如果不是美方承諾恪守“乙個中國原則”,中方就不會同意與美方進行如此密集的磋商和溝通。
然而,這裡正在積極進行磋商和談判,而美國卻不顧中國的反對,開始向台灣出售武器。 這顯然是另一起事件。
美方如此反覆無常、罔顧信仰,大概有四個主要原因。
首先,“美國優先”的心態仍然很強。
儘管美國承認後冷戰時代的霸權時代已成為過去,儘管全球強烈抵制川普時代推動美國優先的努力,但它仍然沒有放棄。
俗話說,瘦弱的駱駝比馬還大。 依然擁有實力優勢的美國,依然認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 美國是第一位的,所以美國應該放在第一位,美國應該例外,這是很自然的。 欺凌在美國已經成為習。
無論美國是第一還是世界霸主,都遭到了全世界的廣泛抵制和反對。 在當前形勢下,不如重建美國的領導地位,或者說美國以強勢地位領導世界拉平中國已成為最關鍵的因素。
美國希望通過安撫中國,迫使世界其他國家接受美國的霸權。 反之,如果不能把中國夷為平地,自然就不能把世界夷為平地,更怕中國在夷平世界之後,還會把美國夷為平地。
實現兩岸統一,是現代化強國的標誌之一。 製造兩岸對抗,破壞中華民族統一程序,是延緩中國建強程序的關鍵一步。
重要地通過打台灣這張嚴重侵犯中國核心利益的牌,也可以樹立美國的霸權形象。
美國想告訴世界,如果不接受霸權,就會毀滅世界。 可以說,美國目前的重點是通過破壞世界穩定或製造世界危機的手段,脅迫世界,迫使世界接受美國的霸權。
二是表明美國在談判桌上沒有得到它想要的東西。
無論是保持有效溝通,還是建立防衝突的護欄,美國都想利用中國急於穩定發展自己,希望中國因此在談判桌上對美國做出更多讓步。 也就是說,它打算建立所謂的中美關係再平衡。 也就是說,美國眾議院最近要求白宮“重置美中經貿關係”。 事實上,耶倫所說的是,中國必須“在美國劃定的範圍內繁榮”。
儘管中國願意與美國進行戰略磋商和溝通,也更願意穩定雙邊關係,但中國絕不會按照美國設定的範圍發展。 我們早就明確了,決不以犧牲核心利益為交換,決不吞下犧牲核心利益的苦果。
無論是經貿關係,還是在共同關心的領域開展合作,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都不能改變。
因此,不可能在談判桌上放棄自己的核心利益,更不可能體現美國的優先權。 中美兩國是合作的,而不是從屬的。 中國沒有理由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幫助美國擺脫這種困境。
在美國對台推出新軍售的同時,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強調嚴格控制晶元出口管制(**美國**耶倫表示,她將於明年訪問中國。 眾議院要求重啟美中經貿關係,足以說明這一點。 對台軍售是換取變革的強大壓力,其目標之一是以承諾在經濟領域不支援中國來交換美國。
中美經貿差異或失衡的核心是高科技和核心製造業。 這是發展高新技術、做強核心製造業、促進中國經濟加快公升級的必由之路。 中國不會按照美國指示的道路發展自己。 這既是乙個經濟問題,也是乙個***問題。
正是因為中國在談判桌上沒有做出重大妥協,美國才急於向中國施壓。
三是推進印太戰略。
印太戰略是美國的一項關鍵戰略。 這是歐巴馬時期開始的戰略重點轉變。 然而,10多年過去了,亞太戰略已經死了,印太戰略不利於前進。 可以說,美國浪費了很多好時光。
特別是近期,中國與印亞太地區國家的合作在美國的巨大壓力下不斷加大,美國的印太戰略即將失敗。
歐洲沒有積極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而是提出了自己的印太戰略。 重要的是,歐洲明確拒絕在中美大國競爭中選邊站,更明確地反對陣營對抗。
儘管印度加入了印太戰略,但很明顯,它與美國的想法不同。他們更不願意與美國合作向中國施壓。
中國與亚细安的關係越來越密切。 雖然還不是“命運共同體”,但顯然已經成為“利益共同體”。
至少有一半的南太平洋島國願意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關係。 中亞五國與中國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
目前,美國在南海鼓動支援菲律賓,除了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少數國家外,很少有國家發聲。 特別是亚细安國家,不僅發聲,而且進一步加強了與中國的合作。
亚细安不干預,不參與,但美國和菲律賓卻在出手,自然不會掀起大風暴。 而一旦槍出了問題,美國將更加尷尬。
眼看這一輪南海攻勢再度面臨失敗,美國自然是著急了。 通過對台軍售來厭惡中國也是很自然的。 也可以說明美國的霸權主義和無理取鬧。
第四,美國的需要。
美國的下一次競選活動已經開始。 拜登的支援率已經嚴重下降,新一屆眾議院也通過了彈劾調查。 這對拜登來說太糟糕了。
**與俄羅斯的戰爭正面臨失敗的可能性。 在以色列 - 哈薩克戰爭中採取的立場使美國陷入了價值觀危機。
重要的是,歐洲的戰略穩定遭到破壞,中東的地緣政治正在以去美國化的方式演變。 美國的全球戰略正面臨崩潰的危險。 這個時候,只能是中國牌的強勢發揮,才能挽回一些面子。
以上四點,是美國對台新軍售的主要原因或動機。
我們很久以前就分析過了,美國對華戰略的一大特點,就是打壓、逼邊、邊談、一步乙個腳印。 企圖一點一點地侵犯中國的核心利益,消耗中國打擊中國的堅定意志。 最後,不得不接受美國的霸權。
從表面上看,美國似乎在一點一點地向前邁進,似乎在不斷佔中國便宜。 然而,這種佔便宜,更像是“撿芝麻”在地上。
不斷的支援或變相的支援,似乎表明力量不斷壯大,使兩岸統一更加困難。 但與此同時,也在不斷增強中國以武統一的決心和意志。 當然,要積極準備台海大戰。
對於臺灣人民來說,他們可能對統一有擔憂。 自然,他們不願意面對統一和**的多項選擇題。 但現在美國被迫做出選擇,無論是統一還是**,都得認真面對。 這對中國來說不一定是壞事。 做這個多項選擇題只是時間問題,早點思考自然更好。
重要的是,美國既沒有為戰爭做好準備,也沒有膽量這樣做。所以你必須小心。 相反,這與美國的霸權主義不符。 當然,敢於插手台海問題的國家寥寥無幾。 美國和**變得更加孤立。
雖然中國將調整結構,但美國的一些農產品和能源出口將略有增加。 但總的來說,它無法改變中美之間的最佳平衡。
* 中國的高科技和核心製造業,其實這是完全合理的。 在這方面,美國從未放鬆過對中國的限制和打壓。
中國的科技進步既不是美國的恩惠,也不是中美合作的結果。 基本上,它依賴於獨立和自力更生。
雖然它對中國有一定的影響,它限制了美國高科技的發展,二是破壞了世界的鏈條和自由機制,但傷害美國霸權的,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破壞力的美國,卻變得更加孤立。
美國經濟霸權最直接、最大的衝擊是世界的“去美元化”。 美國正在推動去風險或與中國脫鉤,而世界正在出現去風險和去美元化。 顯然,中美兩國對外經貿合作的形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旦美元失去霸權或割韭菜能力,美債危機、金融危機以及由此引發的衰退危機將只是時間問題。 只有與中國進行互利合作,才有可能化解美國的危機。 所以美國一向樂於撿芝麻、扔西瓜。
中方看似在“撒芝麻”,實則在忙著“切西瓜”。
無論是打台灣牌、搞科技,還是在南海製造危機,這些顯然都是戰術層面的小動作。 以及中國接受與美國協商和談判的原因。
一是穩定經濟。 畢竟,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戰爭是雙輸的。 能夠保持一點合作是一點點。 這也是中國經濟復甦的需要。
二是避開其邊緣。 它之所以不完全針鋒相對,主要是因為它在戰略上選擇了主動。
三是迎合世界穩定的普遍需求。 不可能不考慮世界各國的要求和利益。
除日本、南韓外,中國與亞太地區幾乎所有國家的合作都在加強。
RCEP的深度公升級、“一帶一路”倡議的擴大、金磚國家機制的擴大、中國+77國集團的合作,都是為了推動建立新的合作體系,更重要的是推動建立新的全球發展和治理機制。
通過促進發展中國家或非西方國家之間合作的整體圖景,世界發展治理體系的改革,實在是有點農村圍城。
關鍵是,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使美國得到加強,削弱和拖累了俄羅斯,同時也嚴重消耗和遏制了美國,使美國無法集中精力與中國競爭。
加強與阿拉伯世界的合作,推動中東和平程序,意在失去中東地緣政治的去美化,這是對美國戰略層面的打擊。
總之,目前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只是處於計畫階段,處於戰術層面。 中國對美國的攻擊,其實是勢力圖,是戰略層面的。 看似美國還在主動打壓中國,但實際上,中國在推動世界變革、重構世界秩序的大國競爭中獲得了巨大的戰略優勢。 因此據說美國忙著“摘芝麻”,而中國已經忙著“切西瓜”。 美國想通過平整中國來平息世界,但中國正在通過平齊世界來平息美國。 這是中國人的戰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