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父母雙方的成長環境不同,育兒理念不同,在教育孩子時出現分歧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如果處理不當,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還會造成家庭關係緊張,影響家庭的穩定與和諧。 那麼,當父母不同意撫養孩子時,他們應該怎麼做呢?
1.尋找最大的“公約數”。 從雙方的分歧中尋求最大的共同點。 比如爸爸想帶孩子去跑步,媽媽擔心孩子在寒冷中會出汗,汗水會弄濕衣服而引起感冒。 從表面上看,家長們的看法完全不同,但其實只要能找到適度運動、避免感冒的方法,比如選擇室內運動場地,讓雙方都能接受。
2.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 在孩子面前爭吵,會削弱父母的威信,也會讓孩子看到漏洞,聽哪一方的意見對他們有利。 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們也會聽誰在家裡說話。 如果雙方意見不合,他們可以在背後爭論和談判,並試圖在孩子面前只有乙個聲音。
3.做乙個有團隊精神的人。 父母雙方應該形成合力,而不是走自己的路。 重要的是要知道,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兒童的身心健康,而不是比父母或父母更討孩子歡心。 不要搞惡性競爭,更不要互相拆台,盡量在孩子面前給對方留下好一步。 父母雙方都是同戰的戰友,不能“分道揚鑣”。
4.取長補短,促進願景的融合。 如果雙方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應該充分討論,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從對方的角度尋找積極合理的因素,糾正自己的偏見。 這樣,家長們可以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問題,在願景的融合中達成共識。
5.傾聽孩子的聲音。 孩子是最直接的一方,當父母雙方都難以做出決定時,不妨傾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不要遺漏最有發言權的孩子,尊重孩子的意願和選擇。
6.請諮詢專業人士。 當雙方意見不合時,可以在親戚朋友中諮詢成功的父母,也可以諮詢有經驗的老師或教育專家。 俗話說,傾聽第三方的意見,可能更容易幫助父母冷靜客觀地做出決定。
7.制定一些基本原則。 家長可以討論並制定一些基本原則。 例如,飯前洗手,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果你犯了錯誤,你應該承擔責任並改正;教育以鼓勵為基礎,以批評為輔上課時間(周一至周五)不玩網路遊戲;遵守交通規則,牢記交通安全等。 對一些日常問題有基本原則也可以減少父母之間的分歧。 ▲
利用心願教育的全景規劃系統,結合家長的課堂規劃,從淺到深的循序漸進,讓孩子挖掘潛能,家長靈活教育。 自信和成就感每天都可以逐漸提高!你有沒有想過如何管教乙個叛逆、厭惡學校、沉迷手機的孩子?你不妨給自己乙個大禮:心願家庭教育的全景規劃體系。 心願教育專注於青少年的各種成長問題,家庭教育指導和心理疏導,做乙個明智的父母,成就乙個幸福的家庭!
青少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