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盤和磨棒,這兩件珍貴的文物,見證了裴里崗文化的輝煌。 他們就像歷史的守護者,默默地訴說著遠古時代的故事。 這套石磨盤和磨棒,一根長58厘公尺,乙個長68厘公尺,高6厘公尺,於2024年5月在河南省新鄭市北里崗遺址被發現。 從此,它們成為河南博物院的瑰寶。
培里崗遺址位於河南省新鄭市西北約8公里處的培里村,這片聖地隱藏著古老的秘密。 20世紀70年代,經過四次大規模發掘,這片土地為我們揭開了歷史的神秘面紗。 四大發掘總面積超過2700平方公尺,彷彿開啟了一扇通往古代的大門。 我們得以一窺2000多年前的世界:22個灰坑、1個陶窯、114座被清理的墳墓,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出土的文物眾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拋光石器。 127件石器中,每一件都經過精心打磨,凝聚著古人的智慧和汗水。 這些精美的物品由268件陶器和12件骨頭和裝飾品組成,描繪了一幅古代社會繁榮的圖景。 還有許多動物骨頭、梅核、棗核和核桃殼等,它們是古人生活的重要見證,每乙個都有著不平凡的故事。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對現場出土的木炭標本進行了測量,年代驚人。 這些數字可以追溯到 7,145,300 年、7,885,480 年和 9,300,100 年,這些數字以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後盾。 裴里崗遺址的絕對年代比仰韶文化早1000餘年,這告訴我們,中原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物不是仰韶文化,而是裴里崗文化。
在出土的文物中,最有特色的是石磨盤和石磨棒。 它們是培里崗文化時期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糧食加工工具,也是我們了解這一時期文化的重要依據。 這些石磨盤和石磨棒在歲月的洗禮後仍然相當完整,讓我們更直觀地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技藝。
在古代,砂岩是由熟練的工匠雕刻成石磨盤和石磨棒。 石磨盤的形狀像鞋底,扁平橢圓形,兩端圓潤,前部稍寬,後部稍窄,底部有四條腿,形狀穩定。 石磨棒呈現出乙個優雅的圓柱體,易於握在手中,並帶有歲月的痕跡。 石磨盤和石磨棒的工藝是必須的,表面拋光得像鏡子一樣光滑,石磨盤的底緣有四個對稱的腳,與磨盤表面完美融合。 這些小腳雖然很小,但在製作過程中卻對工匠們構成了很大的挑戰,從這塊石磨盤可以看出,這說明當時的工匠們已經具備了很高的石雕技藝。
這套石磨盤和石磨棒可能是人類最早的穀物加工工具。 在收穫季節,將穀物放在石磨盤上,用圓鈍的石磨棒研磨,將穀殼與公尺粒分離。 這套工具的出現,為原始社會的人們提供了寶貴的物質資料,揭示了原始社會的生產力和生活條件。 在裴里崗文化時期,勞動分工明確,男性從事農業、漁業和狩獵,而女性則專注於穀物加工和家務勞動。 這一時期的作物主要是小公尺。 該遺址**土壤的農業生產工具非常豐富,包括石斧、石錠、石鏟、石鐮刀等,以及本文提到的石磨盤和石磨棒。 這些工具中的每一種都有其特定的用途,例如割荊條、耕地、除草、收割等。 石磨盤和石磨棒是晶粒加工的重要工具。
農業的發展為人類提供了穩定的食物來源,但穀物的表皮粗糙,需要進一步加工。 於是,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第一批晶粒加工工具——石磨盤、石磨棒應運而生。 雖然這種原始工具效率不高,但它為後來的穀物加工技術奠定了基礎。 這兩種工具可能用於加工舊石器時代晚期採集的野生穀物,在農業之前。 考古學家在12024年前的山西秦水川文化遺址發現了乙個石磨盤。 隨著時間的流逝,工具逐漸得到改進,從天然石材到機加工的平石磨盤和圓柱形石磨棒,不僅反映了人類工具的不斷改進,也顯示了人類聰明才智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