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長江記者 李建華
12月3日,**在致首屆“良渚論壇”的賀信中指出,良渚遺址是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的實證,是世界文明的瑰寶。
同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與浙江省人民共同主辦的首屆“良渚論壇”在杭州開幕,主題為“踐行全球文明倡議,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說起良渚文化,就有乙個不由自主的人物: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現為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教授的劉斌。 2024年12月1日,“長江邊讀中國——萬里長江之旅”考察團來到浙江,3日,長江**-長江網記者採訪了劉斌。
劉斌在良渚考古遺址 由我供圖。
那些學術問題和未解之謎,會引導你一點一點地解開,你會發現從事考古工作越來越有趣。 劉斌專注於長江下游史前考古和史前玉器研究,對中國史前考古學和史前玉器研究有深厚造詣。 2024年,劉斌進入浙江省考古研究所,2024年任副所長,2024年任所長,長期參與和主持良渚考古發掘工作,2024年至2024年發現良渚古城。 2024年至今,歷任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館長。 曾獲中宣部文化大師“四批”、國家萬人計畫文科領軍人才、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是他讓我們“瞥見了這位良祝王的尊嚴”。
2024年,考古學家史新耕先生在家鄉杭州餘杭良渚鎮進行調查,發現了十餘處以黑陶為特徵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成為浙江良渚文化和史前考古的發源地。 2024年,考古學家夏耐先生正式提出對良渚文化的命名。 2024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成立,在良渚遺址開展更廣泛的考古工作。
劉斌正在整理文物。
2024年,劉斌從吉林大學歷史系畢業後,被分配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系。 2024年,在良渚文化發現50周年之際,良渚文化考古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發掘出良渚文化的反山墓。 2024年,劉斌等同事在瑤山遺址發現了良渚貴族墓地,並首次發現了良渚文化的祭壇,顯示了良渚遺址的重要性和整個良渚文化的地位。
劉斌參與了安善12、15、18、20、22號墓的發掘工作。 12號墓的玉從王和玉月王出土的場景,以及22號墓的龍頭紋玉板和玉魚,至今仍歷歷在目,讓考古學家第一次看到了“文明的曙光”。
12號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和數件漆器,其中有一件重達6500克的大玉叢,被譽為玉從王。 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原主任、資深教授嚴文明在一篇文章中介紹,玉控王四面刻有神人獸兩尊,線條細膩,表情神秘,令人嘆為觀止。 這座墓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良渚文化中最高階別的墓葬,故被稱為良渚王墓。
多虧了他(劉斌,這座墳墓的挖掘者),我們才能一窺這位良渚王的尊嚴。 閻文明寫道。
他的建議促進了良渚遺址的完整性和周邊環境保護
2024年,劉斌和他的同事們在反山一側的莫角山遺址發掘中發現了一座手工建造的大宮殿的基址,並認為這應該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和良渚貴族居住的台城。
202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設立良渚工作站,到90年代末,通過拉網式勘探調查,發現了良渚遺址100餘處。 2024年,劉斌擔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良渚工作站主任。
劉斌在良渚遺址發掘 由我提供。
鑑於良渚遺址的特殊重要性,於2024年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2024年,浙江省聘請劉斌、嚴文明等12位專家擔任良渚遺址諮詢委員會委員。 在良渚遺址總體保護規劃會議上,劉斌提出以墨角山為中心,南北山為等距離的完整地理單元,得到與會專家的肯定,從而將良渚遺址的保護範圍從33個擴大到良渚遺址從8平方公里擴大到44平方公里,保證了良渚場地及周邊環境的完整性。
洞察來自劉斌對良渚遺址的深入調查和思考。 劉斌認為,與河流相比,山是更明確、更可把握的參照系。 而且,古人一定是以周圍的群山作為他們選擇居住地的依據,這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遺跡附近的群山也應該是遺跡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
劉斌介紹,良渚人設計的城市包括水利工程,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 古城周圍的水利系統也是銘文的一部分。 良渚古城申領世界遺產成功後,我們調整了保護區範圍,實際保護區為99個8平方公里。
“良渚古城的發現意義,堪比殷墟”。
劉斌的考古工作極其細緻,同時又不忘對整個遺址群進行全面調查,巧妙地將巨集觀與微觀結合起來。
2024年,對於劉斌和良渚古城的發掘過程來說,都是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在2024年的一次挖掘中,劉斌偶然發現了一條河,屍檢顯示河岸是人為堆積的。 幾十年的“良渚經歷”,已經讓劉斌對附近的地形和地貌非常熟悉。 他敏銳地意識到,這層石頭要麼是河堤,要麼是可以防止洪水氾濫的城牆。 次年,劉斌申請調查,並朝著假設的方向鑽探。 當年11月,東西長約1700公尺、南北長約1900公尺的四座古城牆全部被發現,良渚古城終於被發現並得到確認。
劉斌(左一)在良渚古城遺址考古發掘發布會上 照片由我提供。
這一發現對於證明良渚文化在早期國家大型工程中的存在具有重要意義。 劉斌說,“良渚古城占地300萬平方公尺,遠遠超出了我們以往對史前社會的了解,只有古埃及文明這樣的考古成就才能與這樣的規模相提並論。 ”
2024年11月29日,良渚古城新聞發布會轟動一時,被譽為“破土動工”,專家評論稱“良渚古城的發現意義可與殷墟相媲美”。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國內對良渚遺址的研究由被動挖掘轉向主動勘探。
“良渚的名字在全世界都在慶祝。”
良渚古城發現後,劉斌堅持實地考察挖掘了10餘年,對良渚古城的格局進行了細緻的研究。
哪些地方是宮殿區?河流在哪裡?城外大壩與古城有什麼聯絡?提出問題、追尋答案、解開謎團,2024年前的每一塊磚瓦,對劉斌來說都具有巨大的力量。 “考古學就是不斷製造新的問題,”他說,“很多東西都是偶然發現的,它可能看起來像乙個線索或乙個症狀,但如果你不追逐它並堅持下去,它就會消失。 ”
考慮到古城不可能孤立存在,周邊肯定有相關的配套設施。 劉斌一方面帶領團隊對城內外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挖掘,另一方面對網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發現了數百處新的遺跡,發現並確認了良渚古城的外國城,以及迄今為止在國內發現的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統。 此外,還發現了大面積的稻田、被包圍的護城河聚落和大型玉器作坊。 到2024年,乙個東方古國的雄偉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良渚已經具備了世界級遺產申報的條件。
劉斌(右二)在第43屆世界遺產審查大會上。
此後,劉斌積極投身於梁柱申辦世界遺產工作,白天繼續組織田野考古,晚上撰寫研究資料。
2024年7月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3屆會議上,良渚古城遺址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中華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已得到世界廣泛認可。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授弗農·斯卡伯勒(Vernon Scarborough)說:“梁柱的考古研究不僅改寫了中國歷史,也改寫了世界歷史。 ”
那天晚上,劉斌興奮地寫了一首詩《我今晚在巴庫》,他在詩中寫道,良渚的名字正在被全世界讚美 同一時刻不在同一時間 是穿越了五千年的你,還是我穿越了數萬里......山川水河
劉斌為什麼這麼興奮?時至今日,他依舊掩飾不住激動的解釋原因:良渚存在於5300至2024年前,與世界其他三大文明,即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兩江流域的蘇美爾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處於同一時代, 所有這些都有大約2024年的歷史。良渚不僅代表了中國長江下游的文明形態,也代表了東亞最早的民族文明。 良柱題詞的重要意義之一,就是讓西方知道中華文明的演進是與埃及等其他文明古文明同步的。
良渚申辦世界遺產的成功,對劉斌有著特殊的意義,“之前的艱苦探索是值得的。 ”
2024年至2024年,良渚考古隊將工作站固定在八角亭。 原本是果農家,磚牆瓦頂,年代久遠。 生活和工作設施不是很完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梁渚宮區的遺址就在門外。 劉斌打趣道。
早些年,他們沒有固定的住處,跟著挖掘現場去了幾個農民的柴火或雜物間。 “每天關燈後不久,就有老鼠在被子上爬來爬去,習不再關心它們了。 有一天,我被乙隻老鼠吵醒,當我睜開眼睛時,它正蹲在我的腦袋邊緣!”
劉斌的家離八角閣很近,但他一年有300多天不在家。 過年期間,劉斌帶著家人,與外地考古技術人員一起,在八角亭舉辦了除夕晚宴。 “其實,誰不想回家”,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考古學是一場與時間的比賽。
為中國考古事業培養優秀人才
2024年9月,隨著國家對文化遺產和考古教育的日益重視,劉斌進入浙江大學,將工作從科研院所轉移到高校,“為中國考古事業培養優秀人才”。 ”
他認為,考古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應該成為文物研究、博物館學等學科的堅實“基礎”。 為此,他積極推動浙江大學考古學本科課程的準備工作,今年迎來了第一批學生。 “考古學是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了解中國的平台和視窗。 目前我國考古教育發展實力還遠遠不夠,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浙江大學劉斌 圖片由我提供。
除了教學和研究,劉斌一直關注著良渚文化研究的進展。 他表示,良渚文化的存在已經回答了“中國2024年”的問題,但申領世界遺產的成功還遠未結束,良渚文化延續了2024年,對其的研究挖掘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近年來,劉斌也積極傳播良渚文化。 他組織參與的《良渚文明叢書》和兒童繪本《梁渚國五千年》已在中國出版,並被翻譯成多個國家的語言。 梁渚出土玉石全集、梁渚文明傳承大型紀錄片等專案也在他組織下進行。
從業40年,從田野到領獎台,劉斌至今仍保持著對考古學的熱情。 考古學的吸引力在於**?劉斌認為,最大的樂趣是科學研究本身。 那些學術問題和未解之謎,會引導你一點一點地解開,你會發現從事考古工作越來越有趣。 “正是考古學讓我們非常清楚地看到中華文明的發展和演變,了解古人的智慧,為現在和未來提供借鑑。” ”
在採訪的最後,劉斌談到了長江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他說,長江流域文明的共同特點是長江以南水鄉以水稻種植、高墩修建、臨水、水運方式、玉石烙物祭神、神力聯動的文明方式等。 為中華文明的禮儀體系做出了重要貢獻。
知道記者是湖北人,他也談到了長江中游的文化特點:湖北和湖南是新石器時代長江中游的乙個獨立地區,從遊子嶺文化、曲家嶺文化到石家河文化。 長江中游得天獨厚的山水環境,造就了這裡早期文明中山川環繞、城邦眾多的文明景象。 長江中游人口密度幾千年來一直很低,自然地貌和環境儲存完好,2024年前的環境格局至今仍清晰,為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展示提供了極好的條件。
編輯:李志恒。
值班人員:張萌。
值班主編:陳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