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今年冬天以來最強寒潮天氣程序正在影響我國,我們正在盡一切努力應對極端天氣的影響。
暴雨、洪水、颱風、高溫、極寒......近年來,這些過去只是偶爾出現的詞語的破壞力一直在影響人們的認知。 全球極端天氣災害數量呈明顯上公升趨勢,對城市系統造成的損失更大。
圖為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西南建築勘察設計院總工程師馮淵,“城市不僅要具備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更要提高快速應對、適應和恢復風險的能力。 這就是我們強調的建設韌性城市的理念。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西南建築勘察設計院總工程師馮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通俗地說,城市需要適應,以更好地應對各種災害風險。 馮媛告訴記者,“韌性”一詞最早用在物理學上,然後逐漸用在生態學、環境科學、城市規劃等領域,“城市韌性”和韌性城市一詞就出現了,並在20世紀末傳入中國。 在她看來,韌性城市的基本特徵主要包括兩點:第一,當災害發生時,城市能夠以某種方式抵抗、吸收和化解外界的衝擊,可以稱為韌性和適應性;二是能夠快速從災害中恢復,保持城市功能正常執行,這可以稱為韌性。 作為國家工程勘察設計與結構工程大師,在建築設計領域深耕40餘年的馮媛始終堅信,建築安全應始終是結構設計的出發點和合規底線,“同樣,安全也應是城市發展的基石”。 一方面,由於極端天氣的加劇,城市面臨更大的災害風險,同時,城市也將經歷許多外部衝擊,包括停電、流行病、生化危機,甚至黑客攻擊,這些都可能使城市系統癱瘓另一方面,城市化促進了人口的高度集中,而城市地區的人口密度很高,一旦發生災害,可能會放大破壞,從而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 我們需要空間和能力來應對衝擊,“但事實證明,我們的城市還沒有準備好。 馮媛說。
中國“十四五”規劃首次提出建設“韌性城市”。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提公升城市規劃建設和治理水平,加快轉變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建設宜居城市、韌性智慧城市。 早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馮元就提出了加快建設“韌性城市”的建議,引起廣泛關注。 身處活動頻繁的西南地區,以及過去幾年新冠疫情和極端氣候給社會經濟執行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一系列嚴峻挑戰,強化了她的思考,即城市發展擴張要實現抗風險能力同步提公升。 乙個城市的人口規模、GDP、產業結構、宜居性和可操作性都很重要,城市韌性也很重要。 要尊重和遵守城市發展規律,增強城市建設韌性,保障城市持續健康發展,提高城市面對重大風險的快速反應、適應和恢復能力。
城堡最初是指首都周圍用於防禦的城牆。 防禦是這座城市與生俱來的使命。 “韌性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某個部門或某個行業的事情。 “近年來,提高城市韌性,增強抗風險能力已成為現代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重大課題。 在馮媛看來,應對氣候變化本身就是乙個跨學科、跨領域的問題,推進韌性城市建設,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並做出系統性的努力。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證。 “這顯示了城市規劃的重要性。 馮媛表示,城市建設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需要加強韌性城市研究,建立適合我國國情和城市發展需要的韌性城市基礎理論、指標體系、規劃方法及相關建設管理和技術標準。 做好韌性城市規劃建設頂層設計工作。此外,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城市災害風險評估方法,及時發現潛在風險,為韌性城市建設提供有效支撐。
在工程技術方面,韌性城市理念應貫穿於城市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運維的全過程。 “基礎設施就像一座城市的骨血,韌性城市的基礎設施必須完整、有韌性,能夠保證城市的正常運轉。 馮媛建議,將防災目標和指標分解為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其他專項規劃在傳統的建築設計中,考慮“靈活”設計,提高技術預見性;在防災方面,要從傳統的建築抗震、抗洪、抗風的設計思維向適應性、可恢復性的設計思維轉變,盡可能減少災害對建築物造成的破壞利用大資料和網際網絡,完善城市風險評估、監測預警、資訊服務等功能。
韌性城市建設是提公升城市治理能力與城市發展相匹配的“子工程”。 因此,韌性城市能力建設不僅涉及“硬體”基礎設施,還涉及“軟體”排程指揮體系。 馮媛特別強調要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她認為,相同的硬體條件、管理和服務精細化是提高城市韌性和宜居性的關鍵。 面對颱風和暴雨的衝擊,不同城市在社會治理水平上表現出顯著的差異。 她建議,要提高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能力要從單一風險應急管理模式向多領域、跨學科、多部門協同的應急工作模式轉變。
以往的經驗和經驗表明,在城市防災減災中,要充分發揮資訊科技在重大災害事故監測預警、風險防控、應急處置、災後恢復重建等方面的支撐作用。 馮媛認為,在資訊化和大資料時代,韌性城市建設應與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借助空天地災害資訊感知網路和大資料,建立高精度洪水等災害預報預警系統,以及面對極端氣象災害的應急管理系統和災害防災救援系統。 最終達到精準預警、快速救援、減少損失、及時恢復的目的。
雨季來臨,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呼吸呼吸”;在發生突發自然災害時,可以迅速而廣泛地動員社會;災後恢復生產重建,社會各界可以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這些都是城市韌性的例子。 在馮媛看來,韌性城市代表了未來城市的發展方向,夯實城市發展安全基石,提公升城市韌性,增強城市“免疫力”具有重要和緊迫性。 **人民政治會議報(2024年12月19日第03期)。
記者:王慧峰 版面編輯:王慧峰新**編輯:洪林 審稿: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