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共有199家評估機構,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北京地區國家字首的評估機構:全國199家評估機構在北京佔30余家,幾乎全部為國家字首背景,其中不少是掛在行業或部委名下,這些評估機構基本不顧業務,也有吸引優秀畢業生的能力, 技術能力也很強,能專心做技術,同時,由於大部分客戶都在行業或部委,評估過程比較順暢,所以在硬體整改方面,測試單位幾乎全部,乙個典型的例子是,在2024年的培訓中,北京某位老師表示,身份識別的雙因素認證應該是高風險的, 裝置不符合要求,但從當地評估機構的角度來看,至少江西做不到,因為雙因素認證要求除了一次性購買身份認證平台硬體裝置外,還需要ukey硬體成本,這還不包括每年的換證成本和人工管理成本, 這個費用,一年做一次等保考核就夠了,畢竟和很多二三線地方相比,無論經濟實力和思想認識如何,差距還是相當大的。
2)二三線城市的評估機構,這些評估機構大多是地方龍頭,除了評估之外,基本還有其他風險評估和軟體測試業務,所以在當地省份和周邊省份還是比較有名的,有的甚至在周邊省份做生意。
3)二三線城市和新考核機構,這類考核機構基本上隨時處於被淘汰的邊緣,之前江蘇有一家考核機構甚至每年都不知道能力測驗,沒有參加,考核報告基本合規, 沒有不合格,這些前輩很多是整合公司,技術實力低下,分類保護考核為駕校培訓,大部分業務每年停工。
評價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惡意競爭。大部分非國資字首或國企背景的評估機構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今年疫情,很多機構在一、二季度都無法開展評估,筆者所在的某中心省份的機構也算是排名前三的機構, 但直到6月份才逐漸恢復營業,非國籍的評估機構如果沒有業務就意味著破產,畢竟每天的稅收、人工成本壓力非常大,再加上近兩年准入門檻有所降低,又增加了一批新的評估機構, 並且遠端評估條件放寬,競爭壓力更大。
2)人員流動率高。目前,一線城市評估人員的稅前工資基本在7000-9000左右,二三線城市在5000-6000左右。技術能力要求高,這個薪資很難吸引優秀的人才,很多邀請面試的人對考核一點興趣都沒有,再加上工資不高,根本不來面試,或者預約面試不打招呼也不來,或者面試通過後, 需要回去考慮,考慮的結果不會出來,筆者覺得今年的招聘特別困難,很多在職人員因為疫情期間的薪資問題開始出現波動,一方面考核專案的低成本在逐漸減少, 另一方面,評估機構的成本在逐步增加,要降低成本就必須做更多的專案,降低邊際成本,導致衝突的形成在所難免,3是評估機構缺乏長遠發展規劃。
目前,評估機構大多為非國有企業,部分國有企業也對自己的盈虧負責,少數可能屬於事業單位,但在筆者所在的中部省份和地區,評估機構為民營企業,股東和管理層缺乏長遠規劃, 這感覺像是割韭菜,尤其是業務的盲目擴張,但人員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卻沒有得到提公升,企業往往更注重做大,但做強卻很難,缺乏明確的發展規劃,個人看不到發展前景。
4)評估機構獨立性不足。
測評機構的營利性決定了測評機構不可能完全中立,因此習很多地方暴露了花錢買報告的情況,而測評管理辦法對測評機構的處罰相對較少,即使撤銷推薦證書,原班人馬也可以從零開始更換公司。 再加上客戶要求的提高,評價機構難免會傾向於客戶,畢竟對於絕大多數機構來說,客戶就是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