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個國家的某個行業,被歐美發達國家稱為“海嘯”。 這幾乎是聞所未聞的。 在接受瑞士《新蘇黎世報》採訪時,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伍德克聲稱:“我們將經歷來自中國的汽車海嘯”。
請注意,伍德克使用“機動海嘯”這個詞不是競爭,也不是震驚,而是用乙個毀滅性的詞——海嘯。 這意味著中國汽車可能對西方汽車工業造成毀滅性打擊。 近年來,中國具備年產5000萬輛汽車的能力,包括純電動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其中約2700萬輛可出口。 他還指出,雖然中國汽車出口目前正面臨運輸瓶頸,但一旦未來中國有更多的貨機和貨船進入運輸,西方將經歷來自中國的汽車海嘯,這將給整個西方汽車工業帶來殘酷的市場競爭和戰爭。 “汽車海嘯”只是乙個形容詞,伍德克是危言聳聽嗎?幾十年來。 從來沒有乙個國家。 將另乙個國家的工業描述為海嘯般的衝擊,即使是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也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 中國汽車產業如何逆襲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1 中國正在追趕和超越速度曾幾何時,中國也被美國、歐洲和日本形容為可靠性不高、質量低、安全性不足。 2024年代初,當中國品牌汽車試圖出口到海外市場時,海外**總是喜歡評論中國品牌汽車的質量不夠,安全測試得分低,消費者不喜歡和信任中國品牌汽車。 直到最近四年,中國品牌汽車才開始吸引海外關注。 《日經新聞》2024年的乙份報告稱,中國將主導全球電動汽車電池的生產。 同年,日經報道稱,全球汽車產業的重心正在向中國轉移。 日本本來就是乙個汽車生產王國,據日本**報道,中國汽車工業正在搶占全球市場份額,這句話的分量自然不低。 2024年,中國鋰電池產量超過日韓,成為世界第一。 截至2024年初,中國鋰電池產能佔全球總量的73%,遠高於排名第二的美國,後者僅為12%。 只是在過去幾年中,中國汽車工業才從鋰電池產能第一的位置轉向純電動汽車的出口。 此外,在純電動汽車(EV)出口的帶動下,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首次突破200萬輛,達到201輛50,000臺,超過南韓成為世界第三大。
2024年,中國出口311萬輛,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僅次於日本。 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量為107萬輛,同比增長58輛1%。日本第一季度汽車出口量為95輛40,000臺,同比增長5臺6%。中國在汽車出口方面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中國在一年內超越了傳統的汽車出口國,當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時,它將在短短乙個季度內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這就是中國的速度。 2024年,當我們提到中國電動汽車出口全球第一時,有網友問,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的靚麗成績,是否來自特斯拉對上海超級工廠的貢獻
如果看今年的資料,今年1-9月,中國車企出口近82輛電動汽車5萬輛,佔出口總額的24%,包括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而上海特斯拉是26歲5萬輛,僅佔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的32%。 所以,不要小看自己,認為中國的成就要歸功於特斯拉。 對於那些低估中國汽車工業、總是歌頌中國的“中國人”來說,需要認清事實,直面事實。 這些人還不如日本的**-日經,他們看得很清楚。 2.價效比高,更換速度快中國的汽車出口被稱為“汽車海嘯”。 除了品質和高品質帶來的卓越價效比外,中國的車型正在快速“變化”,毫不猶豫地為消費者提供新功能、產品公升級,近年來,他們正在向智慧型汽車邁進,這讓消費者感到“驚豔”。 資料顯示,搭載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智慧型網聯乘用車在中國的市場滲透率為42%,中國汽車領跑全球的明顯性越來越明顯。 此前,中國在傳統燃油車方面一直無法有效開拓國外市場。 一方面價效比不夠,另一方面也是海外消費者對中國汽車的刻板印象,即使近期中國傳統燃油車的質量跟上了,也很難開啟國外市場。 然而,中國汽車工業巧妙地利用了電動汽車的優勢,在開啟國外電動汽車市場的同時,也為傳統燃油汽車開啟了市場。
綜上所述,中國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顯得高貴但並不昂貴,而且在價效比方面,效能不斷提公升,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一方面,中國電動汽車在國內市場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燃油車,迫使特斯拉不斷降價競爭。 二是擴大國外市場滲透率。 3.國外市場開始受到保護如果不是國外市場的限制,中國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會更高。 例如,美國將中國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的進口排除在外,拜登**在2024年通過了《通脹削減法案》,要求一定比例的純電動汽車電池、零部件和關鍵礦產來自美國,以及與美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的地區。 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目標當然是中國,還有歐洲、日本和南韓,這是為了涵蓋所有保護物件。 2024年,一些歐洲國家也做出了類似的限制,規定允許銷售的汽車產品必須滿足歐洲生產的零部件的一定比例。 2024年9月,在法國的壓力下,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補貼進行調查。 好吧,歐洲沒有安裝,在感受到中國汽車的強大競爭力後,就開始搞**保護。 而且,他還找了乙個理由說,中國電動汽車的競爭力來自於第一筆補貼。 看著馮德萊恩的宣告,她說:“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充斥著負擔得起的中國汽車,而他們的**很低,因為他們獲得了鉅額的國家補貼,這扭曲了我們的(歐盟)市場。 這應驗了這句話,美國和歐洲是:“你好了,你就開放競爭,要求其他國家開放他們的市場,如果你窮了,你就搞保護。 這是美國和歐洲的自由市場競爭法則。 為什麼中國汽車工業的競爭力如此強大,以至於歐盟認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競爭力來自補貼?事實上,中國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已經不低了,特斯拉不是在上海建超級工廠嗎?難道不是上海的工廠用地和中國勞工嗎?當然,美國以《美加墨自由協定》為幌子,搞“關起門來”保護,向美國工人支付高薪是個例外。
中國汽車工業的競爭力,得益於中國建立了完整的汽車產業鏈,特別是在純電動汽車產業鏈方面。 2024年,特斯拉來到上海投資建超級工廠,除了國內巨大的市場,不就是看看上海及周邊地區的汽車產業鏈和物流嗎?當然,特斯拉也相對帶動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兩者相輔相成。 美國直接在閉門造車地搞保護主義。 歐盟剛開始裝模作樣,最後眼看競爭無法實現,也開始搞保護主義。 特斯拉已經在上海建廠,是全球最大的超級工廠,歐盟也指責中國補貼難道中國會給特斯拉補貼嗎?4家中國汽車公司成立運輸車隊坦率地說,目前中國汽車對歐洲汽車工業的威脅只是一場小小的海嘯,更大的海嘯即將到來。 中國汽車出口目前面臨乙個問題,由於缺乏足夠的汽車運輸,中國汽車製造商很難將其生產的汽車運往國外,而中國需要更多的滾裝船。 從2024年到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增長了6倍,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四年快速期,但運費**卻增長了800%。
全球有700多艘滾裝船,但其中只有不到100艘由中國公司運營。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2024年夏季的乙份報告,只有大約10艘船適合遠洋運輸。
根據華盛頓特區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資料,到2024年,中國造船廠將建造約200艘滾裝船,其中76艘將為中國客戶建造。 一艘大型滾裝船可容納7,000至9,000輛汽車。 將滾裝船想象成一艘裝有汽車的超級油輪。 如果按照汽車運輸的滾裝船數量倒推,2024年中國將出口至少700萬輛汽車,這比2024年的400多萬輛仍有顯著增長。 這樣的增長,對於歐洲來說,一定是無法忍受的,難怪它被稱為來自中國的汽車海嘯。 除此之外,由於大量汽車從中國出口,中國一些港口的大片區域被改造成新車停車場,等待出口,出現了一種奇特的景象。 珠江三角洲的乙個島嶼已被改造成乙個大型出口停車場。 根據上海和廣州港務局的資料,今年汽車出口量分別增長了55%和56%。 寧波於2024年建成了乙個全新的汽車碼頭,每年運輸超過10萬輛汽車。 5 在國外保護有用嗎?美國和歐盟搞的是保護主義,這當然不利於中國的汽車出口。 然而,從另乙個角度來看,美國和歐洲的這一舉動無異於讓他們的汽車工業走向自我毀滅。 只有競爭才能帶來進步。 中國在2024年敢於讓特斯拉進入中國設廠,也敢於讓特斯拉的電動汽車大規模“入侵”。 當時,中國不擔心這個,也擔心那個。 如果美歐繼續搞保護,至少可以確定一件事,美歐只能關門在國內賣自己的車,對外將徹底失去競爭力。 國外市場將成為中國汽車的世界,而美國和歐洲正在把廣闊的海外市場交給中國。
影響不僅如此,中國工業將翻轉過去廉價海外消費者的印象,這就是“河東30年,河西30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歐洲和日本高階產品的形象,樹立新的高大品牌。 中國品牌的建立就在這個時候。 6 三個螢幕想象一下,未來幾年中國港口的三張照片,停在汽車碼頭的邊緣,有一排黑色(不一定是黑色)的汽車等待出口。
在第二張照片中,一艘載有中國汽車出口的滾裝船開始忙著從碼頭裝車。
第三張圖正是伍德克所說的,中國汽車海嘯即將來臨,中國汽車滾裝船裝載著近萬輛汽車,停靠在當地國家的碼頭,然後帶有中國汽車製造商標誌的汽車,從碼頭邊卸下,直奔當地國家的汽車經銷商。 美歐日真的要小心,中國汽車海嘯真的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