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系是“盆牛”。
文:牛永超。
從小就聽爺爺說,我們是“鍋牛”的後代。 我記得我出去上大學的時候,他曾經跟我說:“我在外面碰到乙個姓牛的人,問問他們是不是'在鍋裡'。 如果是“鍋裡”,我們就是一家人。 ”
下班後,我多次見到牛姓族親,大家都說他們是“鍋牛”的後人。 然而,每當有人問我“哪乙個”時,我都無法告訴自己。
近日,我在牛祖搜網站上看到,在考察了我們村的墓地後,氏族的親戚牛志行寫了一篇文章《新鄭牛庄牛庄牛祖訪》。 看完之後,我不禁激動不已,腦海中突然浮現出那些對家鄉的回憶......
咱們村叫牛庄,全村沒有外姓。 緊挨著村莊的西北部,有乙個較高的土坡,上面覆蓋著松樹和柏樹,周圍環繞著荊棘。 那是整個村子的“老墳墓”。 幾乎所有在村里成家立業後死去的男人和女人都埋葬在這裡。
小時候,每年清明節祭祀祖先的時候,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人們會在第一天下午去墓地給祖先加墳。 我家鄉的土壤是潮汐土,風一吹,沙子就隨風而起。 要判斷誰家族的後代最多,就要看墳墓裡加了多少新土。 對於那些五代人後沒有後代的人,隨著風吹,別人家加墳鏟土,墳墓會逐漸變成地面。 因此,沒有人能說出有多少人被埋在老墳墓裡。
也許是出於對逝者的崇敬,我從小就沒有在老墳墓裡走完。好在文中,族親牛之行為我揭開了那個莊嚴之地的神秘面紗。
在我們村的大墓地裡,有許多青石墓碑,其中最早的一塊是牛天柱乾隆二十八年(2024年)。 另一次是乾隆五十二年(2024年)為牛千禮;第三座碑是道光二十五年(2024年)為牛禎豎立的;第四座碑為咸豐八年(2024年),為牛將波利;第五座碑立於咸豐八年牛山;第六座碑是同治六年(2024年)為百年牛建;第七座紀念碑建於光緒二十一年(2024年),為牛玉根。最早的墓碑大約有260年的歷史,足以向後人證明,我們的祖先已經在這裡生活了300多年。
在眾多墓碑中,有一塊祖碑,豎立於**十五年(2024年)。 上面清楚地記載著,我們的始祖是牛川,第二祖是洪、皮、超,第三祖是十八祖。 墓碑右側刻有十八祖居之歌。
通過這塊墓碑,可以肯定地說,我們是十八打鍋牛氏的乙個分支,老祖是三祖之一的牛羽。 《牛家譜》記載,於燁有五個兒子,長子大公、次子景春、三子本、四子邢、五子君。 嫡長子大公住在淮陽,如今是擁有數萬後代的牛大家族。 二兒子和三兒子、四兒子住在下層牛群裡。 吳子鈞的後裔中,有一位在淮陽,一位在汝州。
碑文上刻有以下內容:君,字變美;程梅生下兒子信德;新德生下兒子金河;金和生了四個兒子,永福、永祿、永貞、永祥;長子永福生下兒子若卓。 由此可見,我們村的這個分支也是君的後裔。
在這塊墓碑的左下方,記載著我們村這個墓地的面積:中間長度為71弓3尺,東邊為13弓2尺,西邊為13弓5寸。 按照一弓等於五尺的計算,這個墓地從北到南的長度是315張,東西寬6張5. 換算成公制單位,南北長105公尺,東西寬21公尺7公尺。 墓地面積為2,205平方公尺。
這座祖碑自2024年豎立以來,距離最早的一座(2024年)已經過去了163年,2205平方公尺是**時期的實際面積。 進一步推斷,墓地的面積可能更大。
我曾經查過“十八打盆牛”的資料,氏族親戚牛思勇在《十八打盆牛的由來》一文中寫道:“十八打盆牛”家族是“中國牛氏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 她出生於元末明初,代代相傳600餘年。 當時,18個堂兄弟為了謀生,以鍋為標誌,每人拿著一塊鍋鐵,被迫散去,後來形成了一首千古絕唱——《十八祖之歌》:
凱濟園、冰洛陽,來到杭州固石魯邑,住在鄭州,泉泉在西華鄉;
清鄉府、劍林縣、玉居密縣英居灣、秦居霞地、千州堡;
彭文義、紫堰陵,園住蔡義紅洞,欒住太康地,遷至觀縣城東。
在這首歌中,提到祖先牛羽定居在密縣(今新密市)。 在新密的東邊,可以想像,老祖牛君是三祖玉爺的第五個兒子,他的後代向東遷徙,最終在我們村的土地上生根發芽,繁衍後代。
但是,由於村里沒有家譜,因此不清楚我們的分支是從哪一代人開始在這裡定居的。 根據我村的銘文記載,以此為依據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按照每20年一代的計算,至少傳了15代,我們村的人口已經傳到了第22代,我們村的第一代定居者應該是第7代。 根據《牛家譜》記載,牛軍育有一子一孫、四曾孫,更有可能是自曾孫以來東遷。 據家譜記載,牛俊之的曾孫是第七代祖先。
在三祖牛鸞後人編纂的《牛家譜》中,“鍋牛”的起源是這樣記載的:祖先牛川是河南衛石縣人。 元太定元年,牛川考入金師,後任河南府師。 不久,他被調到山西洪東縣縣長,全家遷往洪東。 牛川有3個兒子,分別叫牛紅、牛丕、牛超,這三個兄弟都是元朝到鄭朝的金石。 老大、老二是翰林書院的編輯,老三牛超是軍事功績突出的武術家,被封為正南大將,後任滿漢大將。 三兄弟各有六個兒子,總共有18個堂兄弟。 這18個堂兄弟在拆家後分道揚鑣,後人稱他們為“十八打鍋牛”。
關於“十八打盆牛”,關於當年出鍋的原因,有三種說法,分別是“元末避難論”、“明初避難論”和“明初遷遷論”。 在全國“十八打盆牛”後人傳承的家譜中,“明初遷徙論”最為常見:明初,洪武遷民,十八祖於洪武元年6月27日遷東。 他們走著同樣的路,同一鍋飯,同一家店的住處,在河南碧水縣十里長廷按著告別,隨行的鐵鍋砸碎砸碎,每根樹枝各捧一塊,在以後互相認得。
古往今來,在黃河中游的20多個縣市,都有這樣一句順口溜的諺語:“問我老家在哪兒,山西洪東的大槐樹。 “”世上牛姓一家,'鍋牛'更親切。 “在我們村子的正中心,曾經有一棵大槐樹,枝條茂密,兩捧厚,不知道是不是源於先民的'山西洪東大槐樹群'。
如今,“鍋中認親”已經成為認識牛姓祖先的一種方式。 “是鐵鍋壞了,是血肉之軀不停地戰鬥!隨著時間的流逝,象徵著鮮血的“鐵鍋片”雖然早已不復存在,但卻永遠鑄在了“鍋牛”後人的心中。
寫於2024年8月24日)。
作者簡介】牛永超,女,河南新政人,河南林業職業學院副教授。 他從教20餘年,主要專注於經濟管理與市場營銷方面的教育教學研究,偶時跳舞寫字,在文字中尋找溫暖,在暗語中修身修養,在文字的開閉中讓心靈清晰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