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道,2024年北京市中小學生植物栽培大賽成績顯示,超過3萬名中小學生獲得參賽成績。
一、二、三等獎,其中700餘名中小學生獲得科學獎、最佳展示獎、環保衛士獎。 令人驚訝的是,一場比賽以種植動手活動的形式覆蓋了這麼多中小學生。
事實上,不僅許多學生受益,而且活動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教育價值。 單次入圍歷時8個月,從3月的種植季節到秋冬季節,大家都深度投入其中。 而且,自2024年以來,該賽事穩步走過了23個春秋兩季,如此細緻、持續穩定,體現出明顯的“長期主義”,而不是短視的功利思維。 賽事還擁有強大的技術支援,在網際網絡上一鍵搜尋即可開啟賽事首頁,無需報名**《植物栽培大賽教學**及教材》壓縮包,即可科學、嚴謹、有序地了解植物生長過程,慢慢提高操作能力,沉澱珍貴的科學精神。
不難發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勞動教育和生態文明教育對學生越來越重要。 這不僅有助於他們的個人成長,而且對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小學生通過參加勞動教育,可以培養未來所需的各種能力。 通過參加勞動活動,學生可以學習到各種知識,學會使用各種工具和材料,提高手眼協調能力,無形中培養團隊精神。
在植物栽培比賽中,學生需要自己種植植物,通過觀察和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了解植物的生長習、需求和特點。 同時,還需要學習如何正確管理和維護植物習,包括澆水、施肥、除草和防蟲。 除了種植和維護植物外,學生還需要提交乙份關於他們種植的植物的研究報告,包括對植物生長、生長環境、生長條件等的觀察和記錄。 通過完成這一系列任務,學生不僅可以獲得知識和技能,還可以培養勤奮和責任等優良品質,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環保意識和創新精神。 通過完成植物栽培任務,學生不僅可以體會到勞動的艱辛,還可以樹立尊重勞動、熱愛勞動、收穫每乙份辛勞的價值觀。 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勞動教育的出發點都是培養新時代發展所需的人才,通過傳承勞動精神和文化,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這個角度來看,植物栽培比賽凸顯了教育的高價值。
在當今社會,開展中小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同樣重要。 生態文明教育使中小學生認識到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密切關係,激發他們保護環境、珍惜生命的意識。 正如其中一位同學在參加活動時所說,“我覺得非常有趣,因為我可以看到植物從發芽、開花到結果的整個過程,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 通過播種、耕作、收穫、觀察、記錄和分享植物的完整生命過程,讓學生了解植物與環境的關係,感受生命之間的聯絡,在不知不覺中樹立生態文明意識。
勞動教育與生態文明教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以植物栽培為契機,勞動教育與生態文明教育相結合,很好地實現了個人成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雙重目標。 這種結合,使中小學生體會到勞動教育在科學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培養生態文明價值觀,從而更加堅定做熱愛、崇敬生命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希望越來越多的學校從本次中小學生植物栽培大賽中得到啟發,不斷創新,將勞動教育和生態文明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和教育體系,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教育價值,為今後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為江蘇省蘇州市尚德實驗小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14日,第2期
作者: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