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思慶.
通訊員陳德興、王傳東報道。
日前,臨沂市河東區華東野戰軍紀念館舉行文物捐贈儀式,革命烈士康明之子康勝利、華東野戰軍老兵李增福之子李秀玉捐贈了父親的革命文物。 據了解,捐贈現場共收到革命文物18件、珍貴文物21件。
近年來,河東區深度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打造了“兩中心、兩故居、九展廳(展廳)”的紅色資源布局,加強文物修復保護,深化革命文物挖掘創新利用,讓“沉睡”“塵土飛揚”的革命文物“活”“火”。
河東區積極做好革命文物保護工作,爭取共計1079萬元專項資金實施改造公升級、消防、安防等工程爭取省級補助資金310萬元,區級配套資金200餘萬元,用於革命舊址老居保護修繕。 同時,深化理論研究,深挖內涵價值,開發《華野軍民情視角下的一盟精神特徵》等7門黨性教育教學理論課程;正式出版發行《壐盟紅色故事繪本》《壐盟新四軍》《壬盟紅歌歌歌唱》,編纂《誕生於壹盟大地的華東野戰軍》。
在創新社會教育形式方面,河東區探索“紀念館+國企”的執行機制。 在國企資金支援下,紀念館創作排練了紅柳琴戲《千和灣》,編排了沂蒙精神故事展演劇《大愛一夢》,創作了革命題材群眾劇《老兵》《識字課》《河灣之戀》,發展了《師侄英雄》《河灣往事》等多部舞台劇。開發一蒙紅歌課堂——《紅沃土上的魚歌水之歌》;設計創作“頤和紅寶貝”系列新四軍**形象表情包;鍛造“一盟紅”宣傳隊伍,為紅色文物保護宣傳工作提供有力支援。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挖掘紅色資源,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充分發揮自身傳播優勢,讓革命文物“火”,傳承紅色基因,讓革命火焰代代相傳。 河東區黨魂教育基地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朱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