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總書記在當地視察時,多次對加強鹽鹼地綜合利用作出重要指示。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脈,鹽鹼地是耕地的重要後備資源,鹽鹼地綜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護和改良的重要方面,開展鹽鹼地綜合改造利用具有重要意義,要充分挖掘鹽鹼地開發利用潛力, 加強現有鹽鹼耕地改造公升級,有效遏制耕地鹽鹼化趨勢,穩步拓展農業生產空間,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根據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以下簡稱“三調整”)標準,鹽鹼地是指表層鹽鹼堆積生長天然耐鹽植物,作為未利用地管理的土地。 我國鹽鹼地面積大、種類多、分布廣,鹽鹼地治理歷史悠久。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不完全統計,我國鹽鹼地總面積約15億畝,主要分布在三大區域:一是中西部乾旱半乾旱地區以硫酸鹽和氯化物為主的鹽鹼地,分布在新疆、青海、內蒙古、 寧夏等地,佔全國鹽鹼地面積的961%;二是東北地區以碳酸鹽為主的純鹼鹼地,分布在吉林、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佔32%;三是東部沿海以氯化物為主的沿海鹽鹼地,分布在山東、江蘇、河北等地,不到全國鹽鹼地的1%。
基於目前的資源條件和技術水平,綜合考慮生態、氣候、土壤、區位等因素,現階段全國適宜開發為耕地的鹽鹼地主要分布在吉林、內蒙古、新疆、黑龍江等省(區),這部分鹽鹼地在生態控制的前提下可優先開發利用。
鹽鹼地治理的關鍵是降低土壤鹽鹼度,目前的處理技術主要是通過灌排、淋溶、應用改良劑等工程技術手段,將土壤鹽分降低到可以進行作物生產的程度。 根據不同型別鹽鹼地和水土條件,形成了東部沿海鹽鹼地地下管鹽排水、東北蘇打鹽鹼地水稻種植綜合改良、西部乾旱綠洲地區膜下滴灌改良等主要技術模型。 並取得了積極成果。
1.我國耕地資源有限,可持續利用和保護面臨壓力和挑戰。
根據國土“三調”,2024年底全國耕地現狀為1918億畝,與2024年底“二次調整”資料相比,10年來減少1次13億英畝。 從耕地資源稟賦來看,我國64%的耕地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近一半的耕地為一年一次的耕地,一半以上的耕地為“天收”,部分還面臨荒漠化、石漠化的威脅。 同時,經過長期發展,我國有限耕地開發利用強度過大,部分地方耕地容量嚴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嚴重超採,土壤退化和非點源汙染加劇。
此外,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對土地資源的需求依然旺盛,城鄉建設、基礎設施配套等各種非農建設必然仍將占用一部分耕地,農業結構調整和植樹造林造成的耕地損失規模仍不小,非法使用土地的問題依然存在, 耕地占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和壓力依然突出。
2.我國糧食產需總體趨於平衡,維持國內穩定供給的壓力由來已久。
截至2024年,我國糧食產量已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多,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自足和口糧絕對安全。 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糧食生產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從需求形勢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糧食消費結構不斷公升級,再加上工業化的深入,工業領域對水稻、玉公尺等農作物的消費持續增加,糧食消費總量剛性增加, 這加劇了糧食供應的緊張平衡。
從生產情況來看,農業生產成本上公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趨緊,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抗災減災能力有待提高。
從流通情況來看,我國糧食生產繼續向核心產區集中,糧食跨區域流通加大,應對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穩定糧食生產的挑戰加大,糧食市場波動風險依然存在。
從外部環境來看,我國主糧對外依賴度很高,但大豆等飼料糧對國外依賴度較高,進口相對集中,全球極端天氣、地區衝突可能擾亂全球食物鏈,加之國際環境日益複雜,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增加,對我國糧食供應產生一定影響。
3.鹽鹼地綜合轉化利用是提高國民糧食安全能力的重要部署。
鹽鹼地作為可轉化利用的非傳統耕地資源,是增加糧食增產的“潛在糧倉”,耕地鹽鹼地資源的開墾可以有效補充耕地面積對既有鹽鹼耕地進行改造公升級,可有效挖掘產量潛力利用鹽鹼地因地制宜發展牧草和現代畜牧業,可拓展多樣化的進食渠道治理生態脆弱的鹽鹼區,可以提高防風固沙能力,防止鹽鹼地荒漠化,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
“三調”結果顯示,2024年至2024年的10年間,全國有1200多萬畝鹽鹼地轉化為耕地,特別是東北西部松嫩平原鹽鹼地、華北濱海灘鹽鹼地、 黃河三角洲的鹽鹼地、江蘇海灘沿線的鹽鹼地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利用,有效提高了當地農業生產能力。從實踐角度看,開展鹽鹼地綜合改造利用,對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1.加強頂層設計,注重規劃引導。
在生態安全、水資源安全、糧食安全的制約下,要充分利用全國耕地儲備資源普查結果,結合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結果和水資源安全分析評價,綜合考慮不同區域的鹽鹼型別、鹽鹼度和制約因素。 開展鹽鹼地綜合轉化利用潛力分析,形成全面、準確、細緻的鹽鹼地綜合轉化利用底圖。在此基礎上,突出規劃指導,研究編制鹽鹼地綜合改造利用規劃,明確分區域、型別、階段的鹽鹼地綜合利用目標,堅持穩健穩健、持續經營、統籌推進,逐步形成與自然地理格局相適應、匹配的鹽鹼地綜合利用空間布局。農業生產條件。
2.構建科學合理的治理模式和技術路徑。
按照“土壤改良”和“作物耐鹽”並行思路,加快實施鹽鹼地綜合轉化利用相關重點研發專案,豐富和擴大鹽鹼地開發利用技術儲備,構建和推廣適用於不同地理區域的鹽鹼地治理技術模式, 不同土壤型別、不同種植方式,加快耐鹽鹼作物品種的選育推廣,實現科研成果向實際生產力的轉化。綜合採取工程、農藝、化學、生物等措施,通過改善土壤性質,選育耐鹽鹼作物品種,不斷提高種植作物鹽漬化農用地生產能力對適宜耕地的鹽鹼地,在充分評估生態環境影響和水資源保障能力的前提下,有序開發整治耕地,繼續做好耕地利用工作;對不適宜作為耕地開發的鹽鹼地,按照適宜性原則,整體用於發展畜牧業和高效設施農業,多角度加強鹽鹼地綜合利用。
3.集中區大規模實施耕地復墾。
結合國家水網建設規劃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情況,根據全國耕地儲備資源調查評價結果和水資源安全分析結果,綜合考慮水資源時空分布格局和生態環境背景等因素的影響, 研究論證要在耕地儲備資源集中區開展,集中實施耕地復墾工程,有效補充耕地面積。要按照先做易後做難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不同地區鹽鹼地等耕地儲備資源開發,在水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試點開展集中填海。
4.完善鹽鹼地綜合轉化利用的激勵約束機制。
探索建立“誰投資、誰受益”的鹽鹼地效益分配綜合管理機制,規範和引導各類主體參與鹽鹼地綜合改造利用,鼓勵地方組織開發鹽鹼地等耕地儲備資源新增耕地,補充耕地指數調整等收入主要用於耕地土地保護和優質建設,對補充耕地主體給予適當補償。探索利用國家培育的優質耕地,支援實施生態脆弱地區重大建設專案,承擔生態保護重點任務。 堅持“一畝復墾、一畝穩”的原則,建立“誰用、誰管、誰保護”的長效利益管護機制,鼓勵開展鹽鹼地綜合改造利用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企業和個人繼續種植經營,確保鹽鹼地開發後能長期穩定利用。
讓“貧瘠之地”成為“國家糧倉”,探索鹽鹼地改良創新之路,加強綜合開發、修復利用,充分釋放鹽鹼地作為“潛力糧倉”的價值,必將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