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被憎恨的勇氣”。
作者:Ichiro Kishimi Shiken Koga。
我花了12天時間讀完這本書,每一章都要消化一段時間,對這本書的態度也發生了好幾次變化。
看完前半部分,我開始寫筆記,當時的題目是:“為什麼我不能被被恨的勇氣說服”!
看完整本書,我想說:我很幸運能在31歲的時候讀到這本書!
沒看完內容,就明白了《被恨的勇氣》是一種煩人的勇氣,是需要我們走出舒適圈的勇氣,是轉化為成長的勇氣。
當我看到第三晚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被恨的勇氣》關注的是被恨,也就是讓自己被別人恨,走出人際關係的桎梏。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用了書的前半部分和哲學家們爭論,覺得有些想法很不合理,比如目的論,但我還是接受不了,我覺得我在扒開乙個血淋淋的傷口說:撒點鹽就行了;
還有題主和孩子的分離,所以對於我兒子,我告訴他他的行為會有什麼後果,但他缺乏長期的知識,沒關係,我不能跟著他。
但同時,我也發現,我的感知和思想,不知不覺地受到了他的影響。
看到有些朋友被人事困擾,自然要推這本書,希望對方能擺脫人際關係的束縛。
按理說,我只能簡單地推薦我接受的東西,這意味著雖然我一直在防守,但我的精神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
所以,這本書真的是乙個普通的採石場,任何人都可以從中挖出一些東西,每個人都可以挖出自己的寶藏。
看完這本書,我一共做了93條筆記,挑選了20條與大家分享:
1.決定我們是誰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我們經歷的意義。
2.重要的不是給予什麼,而是你如何利用你得到的。
3.你之所以不能改變,是因為你已經下定決心不改變。
4.人們的煩惱源於人際關係。
5.你之所以感到孤獨,並不是因為你孤獨,你覺得自己與周圍的人、社會和社群疏遠了。
6.人們真的那麼關心你嗎?
7.只有摘下競爭或勝負的眼鏡,我們才能改變和提高自己。
8.馬可以被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它們喝水。
9.為滿足他人的期望而生活,將自己的生命託付給他人是一種對自己和周圍人撒謊的生活方式。
10.真正的自由是一種從下滾而下,從下往上推的態度。
11.有些人認為你不好,這證明你生活得很自由。
12.如果目標是被表揚,你最終會選擇一種迎合他人價值觀的生活方式。
13.人們只有意識到“我對社會有用”,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只有當你覺得自己有價值時,才能獲得勇氣。
14.如果你能把這些話題分開,那麼生活就會出奇的簡單。
15.正是因為接納了真實的自我,也就是“接納了自我”,我們才能做到“信任他人”,而不用擔心被背叛;而且,正是因為對他人的無條件信任,以及將他人視為合作夥伴的能力,我們才能夠“為他人做出貢獻”;同時,也正是因為對他人的貢獻,我才能體會到“我對別人有用”,接受真實的自己,實現“自我接納”。
16.幸福是一種貢獻感。
17.對於人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喜歡自己。
18.我們需要像跳舞一樣認真地活在“此時此地”,既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而只活在當下的每一端。
19.如果我改變,世界就會改變。 除了我,沒有人會為我改變世界。
20.必須有人開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不關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