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學習史達林的辯證法。
1.問題不在於形式的統一,而在於統一必須有原則基礎。
統一,即共同點多於不同之處。 對立面,即共同的對立面。 統一的關鍵是把對方的力量轉化為自己的力量,這樣才能完成統一。
2.這裡的問題不是反對派願意做什麼,而是他們的派系鬥爭的客觀後果是什麼。 派系鬥爭的邏輯勝過某些人的慾望。
這是唯物主義。 什麼是願意,這就是唯心主義,它對現實的下一步不起決定性作用,而在於意願相應行動的邏輯結果,這才是影響現實下一步程序的因素。
因為現實遵循邏輯。
3.圍繞“**問題”形成了兩條戰線,一條是蘇維埃共和國敵人的戰線,另一條是蘇維埃共和國絕望的朋友的戰線。
敵友形成正反兩面,使戰線形成戰線,消極戰線形成戰線,只有通過這兩條戰線的鬥爭,才能定義自己的品質。
無視朋友的戰線,而只有敵人的正面,這樣的規定品質,會讓自己不舒服。
4. 我們沒有絕對“萬無一失”的人。 沒有這樣的人。 但是有各種各樣的錯誤。 肇事者不遵守錯誤,這不會導致政治綱領和派系的形成。 這個錯誤很快就被遺忘了。 還有乙個錯誤是罪犯一直堅持的,這導致了派系鬥爭、政治綱領和黨內鬥爭。 這種錯誤不能很快被遺忘。 必須嚴格區分這兩種型別的錯誤。
這是錯誤的二分法,乙個是暫時的錯誤,另乙個是長期的錯誤,暫時的錯誤是乙個錯誤,這沒關係。
但長期的錯誤會造成持久的損害。
這種分叉允許專注於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5. 當然,制定正確的政策是第一件事。 但是,如果不執行,或者在實踐中被扭曲,那麼這個政策有什麼用呢?在實踐中,存在策略正確但未實施或未正確實施的情況。 現在,這對我們來說並不少見。
政策是理論,執行是實踐,這就是說理論要走向實踐,不能走向實踐的理論是無效的。 因此,有必要組織人員對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其確實走向實踐。
存在與不存在構成了一組正反,有實踐就一定有實踐。
6、我們的政策是對的,但還不夠,所以現在的問題是要做好正確選拔人才,組織對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人員的選擇和對執行狀態的檢查是列寧在上次報告中強調的問題。
通過派人檢查執行情況,我們將使未執行的走向執行。
7、要確保黨的領導不是形式主義的領導,不是紙面上的領導,而是實幹的領導。 這必須給黨的領導層最大的靈活性。
為了擴大領導活動的範圍,需要最大的靈活性。 這是從原則到靈活性的轉變。 然後,我們需要靈活地向原則邁進,以控制領導權。
原則和靈活性構成了一系列優點和缺點,這既是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積極方面,也是消極方面。
8、有人說,這棟樓還是有一些缺點的:石膏不好,有些地方的貼牆紙鼓包,某個角落的垃圾沒有清除等。 這些都是事實。 但這就是問題所在嗎?這是主要的嗎?新的工業大廈是否正在建設中?在大樓裡。 該建築是用自有資金建造的嗎?它是用自己的資金建造的。 難道不清楚我們在經濟建設和工業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基礎的成就嗎?這是我們取得根本成就的地方。
好與壞構成了一組正與負,有好的,一定有壞的,所以,當你看到好與壞的時候,一定要區分優先次序,好是大是壞是大事。
如果沒有這種區別,就會有怨恨。
9.我國革命的歷史表明,如果沒有一部分工人為我國整個工人階級的利益做出某些犧牲,我們就不可能向前邁出一大步。
收穫和報酬構成了一組正負分詞,所以哪裡有收益,哪裡就有報酬。 不能帶來收穫的努力是無效的,沒有生命力的。
而無法付錢的收穫也持續不了多久。
10. 沒有必要證明現在的適度犧牲在不久的將來是綽綽有餘的。
因為沒有支付的槓桿,但補償是可以槓桿的,所以稍微犧牲一下就可以獲得足夠的補償。
這裡的關鍵是增加槓桿和去槓桿。
另一方面,給予是暫時的,而收穫往往是長期的,所以世界總是在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