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是拖欠工資問題多發的時期,在元年的部署下,各地都在加快冬季拖欠工資專項行動。 如何進行專項行動,效果如何?記者從北京、浙江、廣東、四川等地調研訪談了解到,各地有關部門圍繞拖欠工資工作開展了全面調研和分類政策,用心、用情、用力過節,推動農民工拖欠工資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從源頭上治好拖欠工資的“頑疾”
如何讓農民工工資無憂?近年來,全國不少地方聚焦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和資料治理,利用制度優勢化解拖欠工資隱患。
鋼筋工人王勝雲在四川成都高新區某專案上班,現在月薪按時上崗。 “工資由**部門監管,所以你不用擔心拖欠,你可以放心地去做。 王勝雲說。
2024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7個部門發布《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繳存規定》,推動在全國範圍內建立統一規範的工資繳存制度。 在此基礎上,成都高新區探索建立農民工拖欠工資智慧監管系統,對拖欠工資等異常情況進行提醒,有效發揮預警功能。
這樣的預警平台,是大資料治理農民工拖欠工資問題的縮影。 記者了解到,《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條例》實施三年來,全國多地落實農民工工資保障制度,落實措施快速解決拖欠工資問題,建立全面保障制度。
1 點部署,9 點實施。 在浙江義烏,外貿企業和初創企業眾多,針對部分中小企業繳費周期長,影響工資繳費,義烏因地制宜出台了“工資保障保險”制度,為解決拖欠工資問題提供新思路。
義烏市某拖欠工資公司代表、該職工與保險公司代表就“保險先支付職工工資,後向拖欠公司追償”的理賠問題簽訂了三方協議。 (圖片由義烏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供)。
義烏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國成表示,為職工購買“工資保障險”,實現了拖欠工資的“先申後追”,及時保障了職工“勞動所得”的合法權益。 自2024年8月底政策實施以來,義烏已向207名職工支付工資220多萬元。
拓寬重點領域維權渠道。
目前,拖欠工資冬季專項行動正在全國各地開展。 各地要高度關注工程建設、加工製造、新型就業等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拖欠工資的風險隱患,抓實線索,限期結案。
臨近年底,在北京新國際展覽會展二期施工現場,北京市拖欠農民工工資協調小組進行了實地考察。 記者看到,有幾名農民工當場申訴,相關負責人對申訴進行了錄音,並表示會盡快核實處理。
圖為北京市拖欠農民工工資協調小組實地考察新國展二期施工現場。 (圖片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供)
據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北京市在專案集中區域設立了“一級拖欠工資聯動處置指揮部”,並選派重點督察到現場工作,做好拖欠工資隱患的處置。
今年以來,在北京,已有7805家建築業企業被納入農民工工資支付“風險+信用”綜合考核,並利用資料對建築業企業進行分類。 將信用低、風險高的專案納入拖欠工資隱患台賬,開展聯合檢查,督促整改。
走進浙江金華的建築工地和工業園區,總能看到帶有金華“保障工資碼”的***,下面寫著這樣一句話:“掃一掃拖欠工資,碼上微服務”。
據金華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過去農民工報到需要到現場提供資料,現在掃碼填寫專案名稱、名稱、欠款金額等基本資訊。 此外,當地勞動者還可以足不出戶通過“智力辦”APP的勞動仲裁功能解決勞資糾紛。
義烏市一建築工地圍欄上貼著《義安工資》勞動爭議維權法。 (圖片由義烏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供)。
有效提高欠費管理效能。
記者走訪多地調研了解到,當地政府為支付拖欠農民工工資,嚴厲懲治惡意拖欠工資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發揮行政和談判手段作用,提公升拖欠治理效果。
北京市富茂律師事務所主任石福茂表示,近年來,我國農民工拖欠工資治理不斷加強,但仍存在不規範實名管理、勞動合同與口頭協議“雙賬”、專案結算糾紛、專案資金支付緩慢等問題。
不久前,在四川省眉山市,9名農民工投訴建設專案建築公司拖欠工資20000多元。 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接到投訴後,於當日立案調查。 經調查,該公司接到整改指令後逾期未支付工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該公司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物件名單,並配合總承包方予以清償。
勞動爭議持續時間長,是困擾勞動者維權的一大問題。 近日,為了拿回拖欠的5萬元工資,在廣州工作的林武忠和16名工人第一次走進仲裁庭,僅經過兩次調解就解決了他們的訴訟請求。 兩次調解完成了17起拖欠工資糾紛的“一攬子”解決,這是廣州市白雲區“裁審聯合偵查”工作機制啟動帶來的“加速”。
廣州市白雲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庭院長李永華表示,聯合偵查審判和裁決最突出的特點是一攬子方式解決拖欠工資糾紛,方便高效,讓仲裁員、法官多跑腿,工人少跑腿。
圖為廣州市白雲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庭庭長李永華(後排右二)在拖欠工資糾紛調解現場。 (圖片由廣州市白雲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提供)
多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表示,將督促企業落實流程結算制度,遇到資金困難提前籌措資金,必要時啟動調控資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或農民工工資應急周轉資金,切實保障農民工基本生活,夯實民生底線。 (記者 陳旭、李萍、毛新、陳健)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