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李女士本該是個漂亮的年紀,卻被幾個朋友告知,她的臉色變化很大,明明沒有以前那麼漂亮了,李女士自己也覺得,這幾年,不僅手腳變大了,聲音變粗了,就連嘴唇也變厚了, 而且她的鼻子比以前大得多。
李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醫院神經外科進行系統檢查,最終診斷出李女士的顱骨內有腫瘤,即生長激素(GH)垂體腺瘤。
科普知識。 1.生長激素(GH)垂體腺瘤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生長激素垂體腺瘤患者主要表現為面容醜陋、鼻大嘴唇厚、粗糙增厚、出汗過多、皮脂腺分泌過多、手足腫大等四肢改變
晚期有較細長的頭部、眉弓突出、額頭斜伸長、下頜突出、牙齒稀疏和反咬合、枕骨粗隆增大和後突、前額和頭皮及多處褶皺、桶狀胸和駝背。
2.生長激素垂體腺瘤的診斷。
1.肢端肥大症的臨床表現,面部變化;
2.實驗室檢查: 血清生長激素水平測量:血清生長激素水平在 1 天內波動較大,可能為 001~2.在82 nmol L之間波動,正常人的血清GH水平可被高血糖抑制。
然而,活動性生長激素垂體腺瘤患者的血清生長激素水平持續公升高,且未被高血糖抑制。 因此,患者病情是否得到控制或**不僅取決於空腹或隨機血清GH水平,而主要取決於葡萄糖負荷後血清GH水平是否被抑制到正常。
血清IGF-1水平的測定:血清GH的作用主要由IGF-1介導,血清IGF-1水平與疾病活動度的相關性比血清GH與患者的疾病活動度相關性更密切,因此血清IGF-1水平比GH水平更能敏感地反映患者的病情。
3.影像學檢查:MRI和CT掃瞄可以看到垂體腺瘤的大小及其與鄰近組織的關係。 對於微腺瘤的觀察,高解像度薄分層、增強掃瞄和動態增強MRI掃瞄可以提高檢出率。 這些技術可用於確定腺瘤是否正在積極生長,以及它是否壓迫和影響視交叉。
3.GH垂體腺瘤**。
手術:手術切除腫瘤是大多數生長激素垂體腺瘤的首選方法
主要包括開顱術、經額葉垂體瘤切除術和顯微鏡下或內鏡下經鼻垂體瘤切除術
成功的手術可以立即降低血清生長激素水平並減輕腫瘤壓迫。
藥物**:藥物包括生長抑素類似物 (SSA)、多巴胺激動劑和生長激素受體拮抗劑。 SSA是目前藥物中的首選**,可減少腫瘤體積,控制血清GH和IGF-1水平,改善部分患者的臨床症狀。
放療**:放療**最常用作術後緩解和殘留腫瘤的輔助手段**,手術後血清生長激素高的患者和無法手術的患者可採用放療治療**。
立體定向放射外科**(例如伽瑪刀)是目前最受認可的放射學形式**。 伽瑪刀**後12個月,患者血清生長激素水平恢復正常至40%。 健康越冬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