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廳前段時間印發的《專利轉化與申請專項行動計畫(2023-2024年)》強調完善專利轉化與申請服務鏈條;加快創新成果向實效轉化。 科技成果轉化鏈條長,環節多,涉及方方面面。 高校作為我國科技創新體系中的重要力量,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是重大科技突破的源泉。 如何有效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科技成果轉化是加強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是催生新引擎、激發新動能、提高生產力水平的關鍵步驟。 高校具有學科齊全、融合交叉、人才集聚、科教協同、產教融合等整體優勢,發揮創新源頭作用,是科技成果轉化鏈條中成果的重要供應商。 但資料顯示,2024年我國高校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僅為39%,表明科技成果有效轉化仍面臨較大挑戰。
要突破轉型的關鍵障礙,就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促進產學研合作,消除創新機制、人才、平台等方面的障礙,讓更多的創新成果從“貨架”走向“貨架”,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找到最優解路。
高校要加強基礎研究,加大對基礎學科的支援力度,鼓勵科研人員開展原創性、前瞻性研究。 瞄準科學前沿和關鍵技術領域,主動承擔國家重大科研專項,力爭實現更多從“0”到“1”的重大原創和引領成果,提公升原始創新能力。 通過建立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手段,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為科研人員提供更好的科研條件和資源,提高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和水平。 通過建立跨學科研究中心和跨學科研究專案,促進跨學科融合,鼓勵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產生更多創新的理念和成果。 高校還應支援科研人員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為其提供必要的支援和保障,如資金支援、政策扶持等,鼓勵科研人員與企業、科研機構等單位合作交流,共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高校要提高相關人才的市場化視野和能力,加強科研成果轉化隊伍培養。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涉及多個方面,不僅要有懂科技研發的人才,更要有懂市場轉化工作、能將科研與市場需求相結合的人才。 加強科技創新團隊建設,以導師和科研人員為主力,帶領碩士、博士生開展科研活動,引導科研團隊人員更好地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鍛鍊和提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通過開展創新,塑造複合型科技創新人才專案式教學、創新競賽、實習實踐、模擬市場交易等。 可設定跨學科課程和專案,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如科技創新、產權交易、市場營銷等,使學生接觸多元化領域,開闊視野和知識面,培養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和綜合素養,增強對市場的敏感度, 提高科研人才轉化成果的能力。
同時,企業應積極參與高校的科研工作,結合市場需求和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對科研方向提出建議和指導,及時把脈診斷,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有力支撐。 高校和企業要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共同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通過共建科技創新平台、聯合實驗室、技術轉移中心、產業技術聯盟等,提高科技專利轉化率。 高校還應建立科學客觀的科研評價體系,注重創新成果的質量和實用性。 可設立智財權管理和運營支援專利轉化,引入市場化機構參與專利轉化,如智財權機構、技術轉移機構等,提供專利申請、專利布局、技術轉移、智財權交易等相關專業服務,提高高校專利運作效率, 更好地推動專利轉化。(本文**:經濟** 作者:郭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