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非遺廣州紅”線上宣傳活動以“廣東非遺,行在廣州紅”為主題,聯動廣州當地100多個城市空間,打造非遺主題步行地圖、非遺精彩劇場巡遊、元宇宙步行街區三大活動, 展現豐富多樣的“網際網絡+非物質文化遺產”貼近生活的生活方式。其中,自11月17日“非遺主題走地圖”打卡活動啟動以來,微博話題“非遺廣州紅”總點選量已超過1次6億。 數位化作為新的載體,加速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數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彩“混合塔”成為社會基本事實。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這種組合將進一步擴大。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科技進步與文化發展息息相關。 科技進步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文化發展是科技進步的堅實基礎。 其中,文字作為人類交流和思想表達的重要載體,在人類文明的演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前需要口耳相傳的知識,需要相信的技能被記錄下來,後人又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新和迭代。 此外,由於書面記錄,許多因各種原因丟失的技能在新時代得到了恢復和更新。
筆者曾參觀過安徽省祁門市、岳西市周邊農村的老劇場。 地處山區,鄰村口音實在是不一樣,很多當地人都不知道為什麼。 然而,這些散落在鄉村的古老舞台的文字,銘文中描述的劇團、戲劇和演員將這些不說同一種語言的村莊聯絡在一起。 從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來看,書面社會的生命力明顯優於非書面社會。 在現代,如果沒有留聲機、錄音機和錄音機等工具,很難想象口述歷史的盛行。 新工具的不斷湧現,徹底改變了人類的文化生態和藝術形態。
在“話匣子”(廣播)傳入中國之前,在北京老天橋、天津等地以露天表演為生的相聲,主要以語言表演為主,但也有更多的肢體動作。 其實,一邊唱太平歌詞,一邊殺“圓臉”(問候人)二字,是相聲藝人剛開始練就必須練的基本功。 因為是露天場地,可以看到周圍的觀眾,兩位互相交談的藝術家正在面對面表演。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話匣子”的日益普及,口才好、嗓音好的相聲藝人對“話匣子”有著天然的親和力。 此外,由於“話匣子”的介入和影響,相聲藝術家的發音和發聲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改革開放前的幾十年裡,當播報“稱霸天下”時,相聲也從“看”轉變為以“聽”為主,以至於演員白沙子的基本功逐漸失傳。 改革開放後,電視的普及和網際網絡時代的到來,直到現在流行的抖音、小紅書等新**,相聲才開始回歸表演。 即使它不在大和小之間。
首先,螢幕形狀各異,“看”至少不遜色於“聽”。 這使得即使文字不再散落,相聲演員的外表、服裝、姿勢、表情甚至眼神也再次具有了難以言喻的重要性。
顯然,在相聲的100年演變中,廣播、電視和網際網絡已經不僅僅是通訊手段,它們實際上參與了相聲的製造和生產。 以不同方式傳播的相聲顯然具有不同的風格和形式,培養不同的受眾,也創造了不同時代的生活方式、娛樂方式和審美實踐。
漢學大師錢牧曾指出,經過文字的描述和處理,《詩經》中的“民族風格”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方言朗誦的“民歌”,而寫下來的“民族風格”,因為文字的載體,具有更廣泛的傳播、受眾和普遍性, 與“雅”和“宋”沒有本質區別。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像相聲一樣,數位化作為一種新技術和載體,不僅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必然的儲存和傳播手段,而且有助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播和傳承,同時也在產生非物質文化遺產,至少讓“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數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形態出現。 他們有自己的受眾和領域。 這些新形式共同構成了當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新形式。
數位化正在創造和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式和生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革命力量。 借助它,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更有效地嵌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這種傳承方式已經成為一種實用有效的人生傳承。
作者: 嶽永毅, 教授, 社會學與人口學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