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匯來源於《京都議定書》,英文原文是碳匯,本質上是指從大氣中固定的二氧化碳的收集。 因此,獲得真正的碳匯只有兩種方法,其中之一就是獲得人工大氣碳捕獲二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收穫天然碳。
碳匯通過捕獲化石燃料的碳排放並將其轉化為含碳材料CCUS,封存二氧化碳CCS,利用綠色氫氣合成藍色甲醇,碳匯不能形成原有碳匯意義上的碳匯,而只能是一種減少碳排放的技術。
碳源分為綠色碳源和灰碳源,地球上的生物質能提供綠色碳源,化石能源提供灰碳源。 碳源和碳匯不是同乙個概念,綠色碳源不能等同於碳匯。 如果生物質中所含的綠色碳源自然分解,甲烷溫室氣體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3倍,比直接燃燒成綠色二氧化碳並釋放到大氣中的危害要小。
所以。 綠色碳源是碳化成碳材料,CCS後不再釋放到大氣中的碳匯,可以交易等量的化石能源碳排放量。
秸稈焚燒的優點
秸稈焚燒之所以被禁止,因為它會產生煙霧,這本身並沒有錯。 ,主要是對大氣造成嚴重汙染的霧霾;二、富含秸稈的綠色碳資源對碳中和作用不大第三,焚燒過程中會產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
在禁止焚燒秸稈之後,如何處理秸稈是關鍵。
秸稈碾碎還田比秸稈焚燒危害更大秸稈碾碎返田自然分解生物質,首先產生的就是甲烷溫室氣體,也就是所謂的沼氣,甲烷是二氧化碳溫室效應的23倍,顯然秸稈返田放大了秸稈焚燒的溫室效應。
不僅如此,秸稈攜帶的當年殘留病蟲害沒有被燒毀和消滅,第二年的生產受到退耕還田的保留的影響。 而且,秸稈的自然分解需要乙個過程,比如稻稈完全分解需要三年時間,這將直接影響耕地土壤的疏鬆透氣性,危及新作物的根系生長。 因此,秸稈應從地面上處理,而不是當場壓碎並返回田間。
秸稈能量狀態的處置能源狀態科學創造並指導秸稈分布式炭化熱電聯產綠色能源的異地處置。 秸稈炭化生產的秸稈炭可以改良土壤,每畝耕地1噸秸稈炭可連續8年轉化為黑土,不僅肥沃,而且抑制病蟲害生長,促進有機農業生產。 不僅如此,秸稈炭的碳匯係數大於3,即每1噸秸稈炭返田,即可獲得3噸真正的碳匯。
據專家測算,以稻草為例,距離最近的分布式秸稈炭化聯產綠色甲醇,將為農民每畝增加農業能源收入500元左右。 如果將我國的農業秸稈轉化為能源農業產業,農業人口年人均收入將增加2000-3000元,同時,我國碳排放達到峰值後,可為碳減排貢獻5%以上。 因此,秸稈是寶貴的綠色碳源,綠色甲醇分布式碳化聯產之路是促進農村共同富裕的碳中和之路。
人民呼籲國家各主管部門和科技界共同努力,採取正確的科技創新方式,盡快造福人民。
生物綠色碳源並不完全是碳匯
林業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綠色碳來源之一,不能簡單地等同於碳匯。 落葉林每年冬天掉落的枝葉自然分解產生甲烷溫室氣體,其危害作用將比樹幹固碳效應更大。 如果將枯葉和樹枝收集起來,通過碳化共同生產綠色甲醇,它將像農業秸稈一樣發揮作用,帶動山村的共同富裕,為碳中和做出巨大貢獻。
因此,在新的造林作業中,要盡量在高處不便採集枯葉、枯枝的山區種植常綠林,盡量在便於採集枯葉、枯枝的山區種植落葉林,形成能量林業, 增加林業新產量,造福山區人民和世界。
根據遙感技術,加拿大森林火災的碳匯收益和損失相當於11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因此,有人提出,碳匯因火災導致全球變暖的惡性迴圈中成為碳源,不僅失去了碳排放效益,還需要支付全球天價補償,同時碳排放指標也應打折。
根據真實碳匯的定義,加拿大森林火災的碳排放是綠色碳排放。 如果被燒毀的森林已經用於森林碳匯交易,則退款是合理的。
此外,還需要區分被燒毀的森林型別,只要不是每年對落葉林的枯葉和枯枝進行採集和碳化,就很難說這種燒毀對氣候變暖是壞事還是好事。 焚燒常綠森林無疑是一件壞事,從長遠來看,大火排放到大氣中的這部分二氧化碳,增加了人類未來修復地球的負擔。
加拿大的主要樹種是冷杉和松樹非落葉植物,市場**約為每立方公尺330加元,火災使加拿大僅燒毀樹木就損失了近7.26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從碳匯的角度來看,如果未來將這批木材用作材料,並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用於碳化和綠色甲醇的協同生產,對人類的潛在經濟損失將更大。
森林在碳封存交易中需要謹慎,加拿大大火的最大啟發是綠色碳源直接轉化為山林碳匯存在不確定性森林大火將使森林碳封存交易恢復到原來的形態。 因此,林業固碳的發展應著眼於能源狀態的技術路徑,重點發展林業生物質綠色甲醇共碳化,得到的木質高品位生物炭可用於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碳材料,同時還可以獲得真正的固碳效益,是林業固碳的硬通貨。
林業廢棄物和農用秸稈一樣,也是林業能源產業的重要支柱之一,不同的是,林業秸稈炭的經濟收入低於木質高檔生物炭的價值,而單純與碳匯相比,只要不用於燃燒,就是碳匯硬通貨。
科學家發現,大氣中碳增加的30%被海洋吸收,其中一部分被海水吸收並溶解在海水中,增加了海水酸化汙染,一部分被海洋植物吸收並轉化為海洋生物。
如果碳中和的目標只是消除70%的碳排放,那麼被吸收的30%將在動態平衡中釋放出被吸收的30%的70%,相當於碳排放總增加量的21%回流到大氣中。 因此,人類的碳中和目標不能從對海洋的吸收中扣除。
海洋生物吸收的綠色碳源與農用秸稈、山林秸稈相同,自然分解造成的溫室危害遠大於海洋生物的固碳貢獻。 因此,為了將海洋生物的綠色碳源轉化為能量狀態,還需要走綠色能源碳化和熱電聯產的道路,海洋生物炭屬於真正的碳匯,應用綠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屬於減碳過程。
碳匯交易的對與錯
自碳中和引入以來,許多人將碳匯交易視為發家致富的新機會。 可以說,碳匯交易正在激增。 尤其是那些想賺快錢的人,更是妖魔在跳舞。
當人們了解碳匯的真實性時,就會很清楚,能源科學只有一種方式可以相信世界上真正的碳匯交易是硬通貨**生物質被碳化並返回田間或轉化為碳材料,綠色二氧化碳將不再釋放到大氣中。
碳匯交易可分為真實碳匯交易、配額碳匯交易和專項碳匯交易三種。
真正的碳匯交易——生物質炭化產生的綠碳返回田間或轉化為碳材料,綠碳不會釋放到大氣中。
配額碳匯交易——配額屬於特殊行業,需要碳匯支援,不應轉用於盈利。 配額歸國家所有,節約配額的企業應返還國家,獲得技術進步的激勵和支援,節約後的碳匯配額由國家統一分配給其他需要扶持的行業,從而最有效地利用碳匯資源。
特殊碳匯交易——將生活垃圾碳化裂解產生的綠色碳作為環保材料,是國際公認的真正的碳匯。 特殊碳匯需要得到國際認可,不是由乙個國家自己去識別的,乙個國家可以根據自身碳中和事業的需要進行專項排放,採取碳匯配額政策就足以覆蓋。
事實上,碳匯的起源原本是發達國家用來限制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產品,隨著氣候變暖危機的日益嚴重,它正在轉向進口的碳稅做法。 因此,發展碳匯交易市場,或者說將碳匯轉化為碳稅的做法,更科學,更有利於碳中和經濟轉型,需要驗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