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網路素養教育納入學校素質教育,禁止對未成年人進行網路欺凌,規定網路服務提供者合理限制未成年人消費金額......近日,《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出台,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截至2024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10人79億,未成年網民數已超19億。 網際網絡的迅猛發展,在開闊視野、增多知識、豐富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網路暴力傷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濫用未成年人資訊等。
人民呼籲有所作為,法律也做出了回應。 作為我國第一部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專項綜合性立法,《條例》一經頒布,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條例》結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和網路空間規律性特徵,細化未成年人保護、網路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等現行法律,共7章60條,從五個方面進一步提公升制度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建立機制”、“提高識字率”、“優化內容”、“保護資訊”和“防止成癮”。
構建安全網路屏障,構建全方位防護體系。 《條例》要求各職能部門、各地方**各司其職,做好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工作。 網信、電信、公安、文化、教育衛生、新聞出版、市場監管等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責範圍,創新工作方法,制定詳細的保護規則和標準。 各地要因地制宜,探索創新的保護治理方式。 龍頭平台企業要充分發揮引領作用,深化產業協同,夯實主體責任,加大優質網路內容供給,運用技術手段推動“青年模式”向“少年模式”公升級。 同時,加強行業自律和內容管理,嚴禁遊戲賬號出租、銷售,規範網路直播提示,建立健全網路暴力、資訊洩露等惡性事件預警防範、識別、監測和處置機制,築牢未成年人網路保護“防火牆”。
保障青少年安全上網,做好“執法+普法”結合。 執法部門要突出重點,加強對**平台和兒童智慧型裝置對未成年人使用者數量較多、影響較大的平台和兒童智慧型裝置進行日常檢查和專項治理。 針對寒暑假等重要節點,公安、電信、文化等部門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路環境整治,加大對網路詐騙、網路欺凌、個人資訊洩露、網路沉迷等問題的打擊整治力度,及時發現和處置各類反覆出現、變異性問題。 加強網路安全法普法宣傳,推動普法進社群、進村進校園,發揮學校法治副校長作用,通過普法、反舞弊打油詩、校園反舞弊處境喜劇等新穎有趣的方式普及網路安全知識, 將法治“劇本殺”帶入課堂,引導學生養成依法上網的良好習慣,營造濃厚的知、守、用法治氛圍。
發展與保護並重,全面提公升網路素養。 為了確保未成年人不受傷害,有必要保護和發展。 《條例》首次設立“網路素養提公升”專章,明確教育部門將網路素養教育納入學校素質教育內容。 立足課堂教育主渠道,落實中小學倫理法治、資訊科技等課程要求,推動網路素養與相關課程有機融合。 加大師資培訓力度,改善未成年人上網條件,結合數字時代需求和學生興趣特點,提供高質量的計算機素養、人工智慧、程式設計等網路素養課程,提高未成年人網路素養。 加強學生文藝、體育、科技社團建設,推動傳統文化引進校園,持續開展經典讀書活動和各類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完善學校德育體系,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必須相信命令,必須執行法律。 確保《條例》發揮最大作用,需要齊心協力、長期努力,為未成年人網路安全編織密密麻麻的“保護網”,保護青少年數字權益,讓“網際網絡之光”照亮青少年的美好未來。
來源:京初網(湖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