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文明是通過語言和文字傳承下來的,人類的發展離不開語言,那麼語言和文字的表達方式有哪些缺陷呢?讓我們舉乙個簡單的例子來幫助理解:
如上圖所示,當乙個人說“冷,很不舒服”時,他內心其實有很多不舒服的感覺,但是通過語言和文字,他只能簡單地用“冷,很不舒服”這幾個字來總結和說出來,而當對方聽到這些話時,對方的理解就簡單多了,“嗯, 我知道,你只是感冒了“,對方根本不會意識到你心中的不舒服的感覺。
所以,對於對方來說,如果感冒了,那有點意思,多喝熱水就行了。
這就是通過言語進行交流和表達的缺陷,因為感覺、意識這種東西根本無法用言語來描述,即使你現在的感受都說出來,對對方來說還是冰冷的話語。
無法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傳達到對方的內心,是語言和寫作方式上最大的缺陷,當然,此時不可避免的缺陷是自然而客觀的。
這就是與他人講道理沒有意義的根本原因。
因為你說的真相只是你經歷的總結,你總結的真相背後,有很多的感受和感受,但這些都是你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東西。 當對方聽到你的推理時,對方只聽到膚淺的語言作為經驗的總結,其實缺失了很多難以言喻的感受和體驗背後的感受。 在這一點上,你不能指望對方理解你的推理。
這就是教書的人和學習真理的人之間的區別。
這也是為什麼父母和孩子講道理是不合理的,但有時候邊講道理一邊打也沒關係。 因為你只是跟他講道理,他不會有什麼內心的感受,如果你邊講道理一邊打他,他心裡就會有個深刻的體會:這真是有道理,這個道理真是痛苦!
打的時候聽講道理比較容易,當然,純粹打而不是講道理是父母的問題,合理打是最有效的。
開玩笑。 就是這樣。 我們在學習任何知識和真理時都有同樣的問題,我們只能學會總結表面所傳達的經驗,但這背後卻有很多感受和感受是無法察覺的,缺乏感受和感受導致我們只能照本宣科,無法掌握所學真理的知識。
這是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之間的關鍵區別。
人類基本上有兩種思維方式: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 理性思維比較容易理解(這裡理性思維等定義等事情就不贅述了,太廢話了,只講一些關鍵的事情),因為理性思維具有嚴格的理性和邏輯性,很容易總結出規律和道理,在教育過程中可以傳播和推廣,是現代科學知識代代相傳和傳播的關鍵因素。代代相傳的發展,也可以說是現代科學的基石。
然而,理性思考最根本的缺陷是,感情等情緒化的東西,對方無法通過言語和言語直接感受到,所以理性思考的東西是蒼白無力的,學習起來很枯燥,就像我們學習一樣,根本沒有意義,根本沒有學習的興趣。
那麼什麼是感性思維呢?這就是漢字表達的美妙之處,當我們看到“感性”這個詞時,我們可以立即理解它是關於感情等情感事物的。
知覺思維是一種基於感覺、感覺和其他情緒的思維方式,它依賴於個人的感知、經驗和情緒。
當然,這說起來容易,但聽起來不像什麼。 因為,我們的真理需要用理性的方式表達出來,這裡會出現同樣的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很難解釋理性的真理。
我們從意識能量的角度來理解它。
理性思考,其實就是把理性的知識和意識從大腦中的情緒感受和感受中分離出來,只學習知識,不學習感覺和感受。
就像這樣,在大腦中,意識能量和情感能量是孤立的,但我們知道能量是不斷向外擴散的,能量沒有像物質那樣的明確邊界,我們可以把兩個物體拿走,不讓它們接觸在一起,這樣就可以劃定邊界。
但是能量可以隔離嗎?不,能量是沒有邊界的,是不斷發散的,那我該怎麼辦?只有一種方式,當大腦中有意識等理性能量時,就不可能同時有情緒等情緒能量,這是什麼?
這不就是狠心嗎,只是沒有感情。
學習數學公式需要什麼情緒?學習物理規則需要什麼情緒?嗯,這是中西方文化的根本鴻溝,大部分西方文化都不需要考慮人們的感受。
理性思維是支撐現代科學發展的基石,那麼為什麼現代科學技術的引領作用基本發生在西方呢?即使在近代,中國人也開始重視科學技術,但仍然沒有西方科學文化的發展那麼根本,因為中國人的情感思維超越了理性思維,中國人更注重人的情感。
另一方面,感性思維意味著一切都必須與人們的情感感受相結合,如下所示:
意識能量和情感能量是一體的,意識離不開情緒,沒有情緒的東西,我們學習的時候就沒有感覺,我們沒意思,我們不想學,也學不好。
總之,我們不會強迫自己去做不有趣的事情。
這就引出了這樣乙個事實,即無論何時何地,科學技術都不可能在中國文化中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成熟,即便是現在,大家都非常重視科學技術,但仍然無形中受到感性思維文化的獨特影響,無聊的東西就是不想學習。
例如,中國討論的焦點是如何將情感傳遞給人工智慧乙個感覺不到感覺的人工智慧是智慧型的嗎?只是乙個工具人,不是很有意思,有什麼好學的?
而西方的觀點可能是,什麼感受和感受,這重要嗎?沒有也沒關係,做乙個試試,以後有怎麼辦?趕快做你的研究。
這就是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對人類科學文化發展的影響。
西方文化比較講究理性的東西,比如學習那些數學和物理公式,你不需要去感受和感受,世界的規律本來就是理性的,你可以用理性去研究和理解這個世界,感覺有什麼用呢?所以西方人不注意情感因素。 這是科技發展靠優勢,比較理性,但沒有太多的情感,說白了,就是人性的缺失,他們認為人類社會也和自然界一樣,就是弱者和強者,強者可以主宰一切,就像自然環境中的野獸一樣, 這就是野獸的本性。為什麼西方有放縱?那是因為它們根本不在意感情,不都是野獸,到了交配的時候交配,人也交配。
其實,這裡還有乙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西方文化比較理性?像數學和物理公式這樣純理性的東西很難學習,但為什麼西方文化要把科學技術發展得很好呢?不關注感性因素只是發展的乙個很好的理由,但它不是內在的驅動力。 如果你沒有內在的動力去做任何事情,你就不會認真對待它,它也不會發展得很好,這就是西方文化的精髓:捕食,叢林法則。
在西方文化的最深處,科學技術只是一種工具,通過它最根本的驅動力是實現對他人的掠奪和滿足自己的慾望。
這是中國崇尚自然和平的文化無法理解的,也是中國文化不重視科技的關鍵原因中華文化沒有這種內在驅動力,因為自然的和平不需要爭取,和諧穩定是第一要務。
當然,現在中國在大力發展科技,口號是落後就挨打,這只是一種反抗的手段,是被迫的,最終目標是不打,我不打你,你不打我,大家和睦相處。
因為在中國文化中,比較注重情感因素,對沒有感情的東西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排斥,如果心裡什麼都沒有感覺,那真的很無聊,不如研究其他有趣的東西,比如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這樣就有意思了, 並慢慢演變成一種基於人與人關係的知識,即道德觀念,更加注重人性。
那麼,理性思考好還是感性思考更好呢?就看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動物了,最好的當然是兩者兼而有之,兩者都可以擁有,乙個高階動物,這不是人類嗎!
要想發展科學,就必須非常理性,而越理性,感性越少,其實我們現在已經看到,人越理性,感性越少,學的科學知識越多,感情就會越弱,這是必然的。
因此,目前看來,兩人之間的較量,無論是在世界上還是在個人上,都將持續下去。
當然,目前沒有出路,不代表未來沒有出路,我們想不出解決辦法,只是我們站得不夠高,未來也許有一天人類能找到徹底的解決辦法。
因此,現在的解決方案是留給子孫後代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