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戰區某空軍基地竭盡全力解除官兵的後顧之憂
乙個有兩個小“軍人嬰兒”的幼兒園。
解放軍報記者張東攀。
通訊員: 劉若楠, 侯承熙.
孩子跑去找院長的老師。
兩個孩子都來了,開始上課了!“隆冬時節,北方戰區某空軍基地幹部張青和士兵朱曉斌送孩子到車站幼兒園,然後到崗位上開始一天的工作。 與此同時,車站幼兒園唯一的校長和一名老師帶著兩個小“軍人寶寶”開始了一天的教學活動。
幼兒園只有兩個孩子,為什麼要開園?帶著疑問,記者走進了車站,探尋了這座特殊幼兒園背後的故事。
校長教孩子們彈鋼琴。
老師帶孩子去畫畫。
車站地處艱苦偏僻地區,“風吹石跑,黃沙遮陽;遠處的山塵土飛揚,附近樹木無蹤“是部隊周圍環境的真實寫照。
該站政治工作辦公室的一位領導告訴記者,該站幼兒園開辦於2024年,先後教育培訓了一批又一批學齡前兒童,幫助駐站官兵解決了子女入園教育問題。 幾年前,他剛到車站時,幼兒園還是很忙的,教員有時忙得不可開交。 當人手緊張時,上級也會選擇專業的學前教師來幫忙工作。 然而,近年來,隨著學齡兒童的逐漸減少,幼兒園變得“荒蕪”。
一大早,校長抱著孩子,和爸爸道別。
今年下半年,幼兒園只剩下兩個孩子,“停辦車站幼兒園”的討論逐漸在官兵中蔓延開來。 其中,最擔心的,就是在這所幼兒園就讀的兩個“軍人寶寶”的父母。
朱洪波的父親朱曉斌和妻子楊海琴駐紮在離車站兩公里外的乙個車站。 那是車站的一聲“夫妻哨子”,朱曉斌和妻子一起值班,負責車站的安全管理和裝置的日常維護。 由於車站24小時值班,夫妻倆必須時刻有乙個人值班,只能輪流照顧孩子。
想去當地的幼兒園,但來回交通不方便,通勤太難了!另一名蹣跚學步的孩子張浩澤的母親何珊告訴記者,部隊離鎮子很遠,最近的當地幼兒園距離營地近40公里,接送很不方便。
要麼不讓孩子上幼兒園,要麼妻子只能把孩子帶回老家。 張浩澤的父親張青告訴記者,妻子的身體不是很好,獨自帶著孩子也不放心。
晚上,母親從學校接孩子。
駐紮在艱苦偏遠地區,孩子們在托兒所入學時面臨諸多矛盾和困難,嚴重影響了官兵的思想和精力。 面對官兵家屬面臨的實際困難和種種不便,駐地機關下定決心解除官兵家屬的後顧之憂。
服務基層就是服務戰鬥力,關心官兵就是關心備戰。 經過深入討論和學習,站內一批黨委委員向站內官兵許下承諾:“只要官兵子女有上托兒所的需要,哪怕只有乙個孩子,車站的幼兒園也不會停課!”
感謝組織幫助我們解決了孩子入園的問題。 我們將不負重托,繼續扎根邊防,守住崗哨!知道車站會繼續辦幼兒園,楊海琴感動的說道。
在此基礎上,該站深入調研,研究解決了官兵相對集中的“修繕家庭房”、“報銷旅費”等問題,指定了相關責任人,明確了解決時限。
做好事,辦實事。 車站積極回應官兵的實際關切,竭盡全力為官兵解脫後顧之憂,把暖心之事做到官兵心中去,贏得了官兵及其家屬的廣泛認同,有力地鼓舞了士兵的士氣。
12月19日刊登在《解放軍報》第二版。
*丨解放軍報、薛習兵團(編號:xuexijuntuan)。
製片人丨歐燦、侯大偉,編輯丨劉建偉、閆珊、錢宗陽,編輯丨周 周、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