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拍攝場景。
2024年內容產品的“頭流”莫過於短劇。 作為一種現象級的新型影視產品,經過短短幾年的積累,今年迎來了爆發期,無論是數量還是產值,都一路飆公升。
在豎屏短劇的狂潮下,長劇變成了短劇,橫屏變成了豎屏,隨著新入者的湧入,影視生態也發生了變化......
為了貼近短劇生態,九派財經通過長期的跟蹤走訪,採訪了短劇產業鏈的投資人、製片人、導演、演員和製片廠方,試圖一窺這百億市場背後的“短劇江湖”,看見“酷劇”背後的痛與癢, 以及瘋狂背後的夢想和猶豫。
瘋狂的小品“調查”。
記者 |郭子豪, 陳靜怡, 黃一婷.
凌晨1點,在距離橫店影視城27公里的東陽長久國際大酒店,豎屏短劇《全是表演》的拍攝已經持續了16個小時,疲憊感隨著夜色越來越強烈。 熾熱的燈光背後,幾位演員低著頭,靠著默默背誦劇本來支撐自己的困倦,一旁的工作人員則高聲抱怨:“乙個月拍3部電影,我快要變成機器了。
只有製片人何北辰還很興奮,他喝了幾瓶可樂,才來到片場去拿點多巴胺。 “如果受不了,就得頂上去,還有幾場戲沒拍完。 他說。 應用人單位要求,豎屏短劇必須在元旦開機,何北辰團隊必須在6天內完成拍攝。 但顯然,他低估了垂直短劇的拍攝強度。 “撲通一聲!“一群演員暈倒在片場的角落裡,一名工作人員撥打了120。
混亂並沒有持續多久,救護車很快就趕到了,緊接著是執行董事的催促:“回你的地方去,下次來不及了。 時間和金錢不等人,在豎屏短劇的拍攝現場,劇本上一頁限時45分鐘,每延遲一小時就會換成真金**,分攤在已經緊張的製作費上。
演出“劇組準時儀式。
類似的事情,在《又幹又快》的短劇劇組裡也經常發生。 缺資金、拉胯、缺演員,甚至群演。 面對層出不窮的局面,何北辰只能輕輕嘆了口氣,“豎屏短劇有點難做。 ”
的確,目前的豎屏短劇市場似乎正在進入紅海時期。 熱錢的湧入在給行業帶來爆發式增長的同時,也加劇了資本的內卷化,引發了行業監管。 隨著橫店豎屏短劇演員和場地成本的上公升,一部豎屏短劇的製作成本從一年前的6萬元增加到現在的30-40萬元,甚至超過100萬元。 同時,在廣電總局推出專項豎屏短劇治理、平台下架1萬餘部作品的當下,圍繞豎屏短劇的投資步伐有所放緩。
豎屏短劇行業正在迅速降溫,但總有勇者在捏著最後乙個時間點進入遊戲。 “如果有人勸你審查高風險,不讓你進去,只是他怕這片海會更受歡迎一點。 何北辰說。 這幾年,由於大戲的缺席,劇組和橫飄都退出了橫店。 或飢渴已久,或怕錯過,當豎屏短劇出口,風險被遺忘,幾乎每個人都在搶時間、搶場地、搶演員。
就像流水線工廠一樣,橫店量產“霸道總裁”、“重生戰神”等夢境。 而這部豎屏短劇的夢想,不僅呈現在銀幕前的觀眾,也為失意的影視從業者打造。 1 年, 373擁有9億市場規模(幾乎相當於國內電影票房的75%),迅速擴張的豎屏短劇賽道引來無限遐想,如果豎屏短劇行業的周星馳或王家衛從中誕生呢?為此,他們決定在紅海試一試。
靠流量來爭奪爆款。
在豎屏短劇圈,從業者有乙個基本共識:豎屏短劇的命中率為10%。
沒有人能說出這個數字是從哪裡來的,或者計算得多麼嚴格,但每個人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於是,一種最簡單、最粗暴的方式誕生了——“走路”。 “就像試穿衣服一樣,只要有足夠多的,總會有你喜歡的,甚至可以從中總結出圖案。 一位導演是這樣描述的。
當外界還在爭論監管對行業的影響時,橫店的豎屏小品業務已經走向了產業化、流水線化的道路。 街頭小吃攤、酒館、餐館,甚至小區農舍,都被豎屏短劇劇組隔絕,巔峰時期,橫店每天出品數百部豎屏短劇。
短劇招聘資訊在橫店影視城隨處可見。
小品被風吹上天空後,沒有人敢輕易停下來。 “只要有機會,就要努力拍”,導演王磊從6月開始連續拍攝了10部劇,平均每月2部;豎屏短劇演員陳丹丹11月拍了4部戲,最緊張的一部是連續拍了25個小時,就這樣熬了乙個星期,期間每天只睡兩個小時。
為了提高製作速度,業界甚至衍生出“一套鏡頭”策略,即演員、團隊、劇本使用同一套模板。 “在同乙個重生故事中,出生的時間點可以是古代,也可以是未來,主角的身份可以是富人,也可以是窮人,他一直在做樹狀的分叉設計,但劇本中的人物至少在前30集都是一樣的。 何北辰說,這樣可以進一步將一部劇的拍攝時間壓縮到5天以內。
周期短、成本低,注定是立屏短劇影視流水線的快銷消費品。 在豎屏小品的瘋狂加速中,什麼都可以拋棄:演員不需要鋪墊情緒,靠機械表演,一氣呵成,一氣呵成,跪下,磕頭;場景的最低標準可以是住宅樓、寫字樓,穿傻子也沒關係,總之,怎麼省錢怎麼來;就算是豎屏短劇本身也可以拋棄,豎屏短劇投資人往往會投資多個豎屏短劇專案,當其中乙個成為爆款時,剩下的幾部收效甚微的劇集就會毫不猶豫地被扔掉。
相較於流水線上的體量取勝,稍微聰明一點的製作人也會研究冷點吸引觀眾充電,通過設定主播和鉤子來吸引使用者付費,盡可能提高命中率。 “豎屏短劇有三個元素增加了爆款的分量——裝X、狠話、軟色情,只要被收集起來,就能賺錢。 何北辰總結道。 這與幾年前韓劇《癌症、車禍、不治之症》的血腥套路類似,看似老套,實則是上百款工業化產品經驗的結晶。
短劇拍攝的現場。
“人氣三要素”被何北辰貫徹到《演出》製作的方方面面。 前期面試演員時,男女主很快就確定了,但女3號“公尺小姝”卻久久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在劇本中,這個角色被設定為乙個反派女人,通過她的外表,她擁有火辣的身材和高位。 對於豎屏短劇來說,她是全劇的票房保障,為此,何北辰前後更換了4位女主角,直到開拍前一天才確定人選。
在化妝設定過程中,飾演“公尺小黛”一角的女演員被要求穿上黑色絲綢和亮片,秀出身材;在拍攝過程中,鏡頭從演員的小腿上公升到大腿,黑色絲綢的顏色因拉伸而逐漸變淺,然後從胸部上公升到臉部。 這座橋是整場演出的充電點之一。 “你不會嘲笑低水平的豎屏短劇,嘲笑它就是嘲笑金錢。 在何北辰看來,豎屏短劇是流水線商品,大部分不能稱為作品,與藝術無關。
爆炸性≠致富。
在出口盡頭衝進遊戲,何北辰的目標是拍攝一部熱門的豎屏短劇。 在此之前,他更從事編劇工作,參與過《唐人街探案》、《成名》等電影專案的製作,並吹噓自己看過大場面,直到看到豎屏短劇的實質,開闢了一片新天地。
在過去的一年裡,何北辰總能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幅畫面:在被水果包圍的蛋糕中間,掛著紅色的大字海報“充值費超億”和“票房分成百萬”。 這是豎屏短劇的最大優勢——小有大。 何北辰為記者算了算賬,以互動豎屏短劇遊戲《完了,我被美少女包圍》為例,總拍攝成本不超過50萬,但收入卻是5000萬,回報率是100倍。
短劇組慶祝蛋糕。
說到這裡,何北辰頓了頓,“什麼行業能在短時間內投產100倍?”
在公開報道中,豎屏短劇的流行與致富神話有著深深的淵源。 “拍了7天,充值8天過億”“24小時充值量過2000萬”,似乎一群人一拍即合就能實現財務自由。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這是倖存者偏見,對於行業下游的製作團隊來說,爆款豎屏短劇帶來的收益非常有限,更別說一夜暴富了。 一位從業者告訴九派財經。
有別於傳統影視行業的內容邏輯,豎屏短劇是基於廣告“流式”邏輯的資訊流產品。 在整體投資成本上,運營和流媒體的預算遠大於內容製作的預算,幾乎所有的豎屏短劇都會將其有限成本的80%以上花在流媒體上。 這也導致更多的充值費用流向流媒體公司和平台。
以乙個充值5000萬元的專案為例,製作團隊會拿6%,也就是300萬,剩下的就掌握在平台手中。 何北辰說,行業下游的製作團隊只是一台狠辣的拍戲機器,只能吃蚊子腿上的肉。 以業界首部爆款豎屏短劇《無雙》的出品方習奉行公司為例,已拍攝了14部爆款豎屏短劇,但豎屏短劇收入不足1000萬元,原因之一是豎屏短劇嚴重依賴投資支出, “一部票房過億的短劇,其中流媒體成本佔了百分之九十。” ”
更何況,在整個產業鏈中,普通的生產團隊對熱門車型是無可控的。 “除了原創內容製作粗製濫造,豎屏短劇容易陷入不投流沒人看的窘境。 烟花平台投資人李一柱告訴記者,豎屏短劇平台的邏輯是用爆款賺到的10%來彌補剩餘90%造成的損失。 “當該值大於 1 時,平台具有 ROI(生產比率)可以投票 2,直到 ROI 小於 12點,平台將結束直播。 如果一開始小於 1,你就不想直接放棄。 ”
在這種邏輯引導下,橫店工業流水線引擎的轟鳴聲越大,出品方的豎屏短劇就越會被扔進內容墳場。 在幾天的採訪中,類似的案例並不少見:有人賣車投資豎屏短劇,即使拍了十部爆款,依然負債累累;一位導演投資30萬元拍攝一部豎屏短劇,只還了200元,只好免費拍戲還債。
從充值回報來看,現階段,15%的豎屏短劇可以達到數千萬,35%勉強保住資本,剩下的50%沒有回報。 何北辰告訴記者。 未來會有爆款的豎屏短劇,但破億的比例會越來越少,整體的充值回報也在不斷下降。 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豎屏短劇***中,曾經充值數千萬、破億元的豎屏短劇戰報,如今變成了幾十萬充值。
向上游索取利潤。
既然賺不到錢,為什麼還要這麼努力才能拍出爆款呢?王磊給出的答案是“獲得話語權”。 只要團隊打造豎屏短劇的能力得到確認,就會有平台帶著專案和資源上門,比如好演員、優秀劇本、大量投資人,甚至雙倍的製作費。 任何內容創作者都經不起這樣的**,這些資源可以大大增加下一次爆屏短劇的概率,甚至走向橫屏市場。
從這個角度來看,豎屏短劇還是乙個贏家通吃的市場,尤其是在日趨殘酷的紅海,只有成為爆款的製作團隊,才能向上游索利,生存下來。
短劇製作人歐俊宇去年8月才開始拍攝豎屏短劇,至今已拍攝一共6部優質豎屏短劇,其中5部爆款。 歐俊宇可以繼續打造爆款模式,依託與平台華盛書城的繫結。 在整個產業鏈中,後者擁有版權、編劇,並根據市場變化將劇本的方向調整給製作團隊。 歐俊宇的團隊往往可以優先拿到乙個好的劇本,增加爆款概率。 團隊前期製作收費平台全部出爐,豎屏短劇整體利潤的30%將在後期交給製片人。
豎屏短劇轉向成本更高的古裝劇。
其實這種合作還是平台主導的全投資模式,製作團隊只拿到硬性費用,正常的分賬很少超過一百萬。 一位參與豎屏短劇全環節的資深製片人向記者透露,真正帶來可觀利潤的還是在投資模式上,即製作團隊通過製作費入股,成為豎屏短劇板塊的投資人,最終充值和收益按照與平台的投資比例進行分攤。
不過,類似的賬號共享模式也會增加風險,因為流量資料內部由平台控制,平台可以完全偽造充值資料,導致沒有利潤被生產者分享,這實際上已經成為豎屏短劇中的黑匣子,“平台說了算”。 “該人士說。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生產團隊直接繞過平台,通過接觸成熟品牌或投資人,向產業鏈上端邁進。 目前,業內比較認可的一種方式,就是依託豎屏短劇的流量屬性作為廣告載體,品牌也會準備原有的宣傳和發行渠道。 以《業績》劇組為例,投資人是專門諮詢企業品牌的顧問,投資豎屏短劇的目的,就是用流量分銷拓展市場,教育客戶。
投資方原本想投資一部劇或者大網,至少2000萬,成本高,可能效果不佳,相比於具有自身流量屬性的豎屏短劇,其成本也只有50萬-60萬。 何北辰說。 另外,豎屏短劇的普通觀眾在三四線,已經夠下沉了,而這些觀眾恰好是按摩器、生髮乳液、國產護膚品的消費者。 目前,很多嚐到甜頭的品牌都開始主動定製豎屏短劇。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一年,僅丸紅、韓書、寶雅三大品牌就出品了13部定製豎屏短劇,甚至凱迪拉克、百事可樂等國際品牌也開始植入豎屏短劇的標題和補丁。
無論如何,豎屏小品還是一塊大蛋糕,大家都想分一杯羹,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實現效益最大化。 李一柱表示,行業下游的生產團隊要想盈利,只有盡可能往上走,走近行業最賺錢的環節,甚至融入其中。
大戲結束或演出開始。
從2024年最初的“製作成本上萬元,一部手機就能拍”,到“暴力和側揉內容飛天飛”的魯莽時代,再到享受“2024年最賺錢賽道”的標籤,豎屏短劇僅用了三年時間就走到了聚光燈下。
而現在,擺在豎屏短劇從業者面前的,是乙個冷酷的現實——理性回歸,流行模特減少,不得不面對大浪大沙之痛。
隨著國家廣電總局推出為期乙個月的專項豎屏短劇治理,內容端率先改變——扇耳光、為殺媽媽報仇等劇情成為禁忌;戰神、重生、超能力等型別也需要盡可能避免。 為了保險起見,《演出》劇組計畫剪掉兩個版本,視情況向資本和市場發布。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豎屏短劇,說是在攢春節檔,其實是處於觀望狀態。 有從業者說。
此外,在熱錢的湧入下,低成本的豎屏短劇逐漸成為重資產。 豎屏短劇走紅後,橫店的每乙個場景、演員、編劇都在漲價,以100集劇本為例,一年前可能是2000元,現在市場是2萬片;現在,那些日薪需要1000元的豎屏小品演員,以前可能只有100-200名群演招到。 這直接導致了豎屏短劇製作成本的瘋狂疊加,“幾個月前,一部豎屏短劇可以製作30萬元左右,運氣好的話,可以成為爆款,但現在幾乎不可能了。 何北辰說。
對於備受業內關注的《網路微短劇創作、製作及內容審核細則》,業內人士判斷,草案將於明年4月出台。 在那之後,它不可避免地會失去一些具有好奇屬性的觀眾,同時,它也會開啟新的使用者圈,但每次拍攝一部豎屏短劇,很可能都需要更長的審核過程。 生產週期將延長,“1月1日豎屏”的情況可能會在未來發生變化。
酷點、低成本、周期短,當這三個關鍵**丟失後,豎屏短劇會死嗎?每個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都不一樣。
作為一家沾染暴利屬性的企業,何北辰認為,豎屏短劇的生命週期已經接近尾聲。 “現在的網際網絡大學已經不像以前那麼賺錢了,因為市場已經開始正規化了,花了多少錢已經變得透明了,審查制度也會有明確的標準。 而現在豎屏短劇的水還是渾濁的。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乘著渾水,迅速進入田野摸一條大魚。
即便是已經拍過不少熱播劇的製作團隊,在面對豎屏短劇的生死存亡時,也有相當複雜的情緒。 在採訪中,從業者總會懷念當年橫店“百部大劇”的時代,“認真影視的人,還擔著做短劇的包袱”、“如果可以,誰不想拍橫屏劇”,更多的人會把豎屏短劇作為過渡產品,等待大劇的回歸。
但他們也知道豎屏短劇的浪潮給影視行業帶來了什麼。
在漫長的“影視寒冬”中,豎屏劇給了大量低階演員和“漂泊”的機會,讓他們不會生存不下去。 “原本拉火車的團體表演者和小專家現在直接扮演女性。
第一,第二位女性,身價也直接飆公升。 一位選角導演告訴記者。
同時,這場大火也給走投無路的影視公司帶來了一線曙光。 “前幾年,由於資金縮水,大專案做不了,有的企業三年不開專案,消耗消耗殆盡。 “李一柱說。
餐廳前的乘務員巴士。
從情感的角度來看,誰也不想讓這個小品消亡,畢竟它曾經給了中下層階級一條出路。 一位從業者說。 好在,湧入短劇的新生力量足夠強大:11月,王景河宣布進軍豎屏短劇市場;12月,萬達影業與樂華合作豎屏短劇作品;就連頭部MCN經紀公司無憂傳媒也宣布將與手指遊戲合作製作“短劇+遊戲”......
一系列正規軍的加入,宣告了高品質豎屏短劇時代的開始。 未來幾個月,將決定豎屏短劇能否從流量業務轉向內容業務,或許在明年春天,豎屏短劇的帷幕將真正拉開。
當暴利即將消散時,有人踩上風口,有人因恐懼而離開,有人選擇留下來。 “因為短劇,橫店影視行業今年又開始洗牌了。 面對這瘋狂又不為人知的新賽道,王磊決定順風而行,下去看看這場賭博遊戲的殘局。
*:久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