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視覺中國提供。
自古以來,社群商業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保障民生的基本服務載體,是城市商業流通的“毛細血管”。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群居民為服務物件,在服務半徑約15分鐘步行範圍內,通過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群商圈,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
自20世紀60年代提出以來,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逐漸成為國際公認的發展理念。 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提出了這一概念,2024年之後,多個部門陸續出台了多份相關檔案。 從標準研究到實施,清華同亨規劃設計院在全國多個城市參與了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 其中,我院參與並推動的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片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更新實踐專案,榮獲“2022北京市城市更新最佳實踐獎”,因地制宜,探索打造便民生活圈的有效路徑。
結合實踐,筆者認為,生命圈的發展呈現出三個發展趨勢:一是因地制宜地改造和實施生活圈的抽象概念模型和行動要求;二是推動可持續、有活力、多元化的生活圈發展;三是在社群業務基礎上拓展更多維度服務,推進多部門、多主體合作。 具體而言,在北京,要圍繞特大城市人口密度高、開發強度高、空間資源緊張等特點,通過城市更新促進治理主體利益再分配,推動社會治理空間模式轉變和資源配置方式轉變,實現空間資源“最佳利用”的再配置。
學院路街轄下院落眾多,匯聚了6所高校、11所科研院所,是北京市科技文化教育資源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然而,一些大院的空間壁壘很嚴格,設施的開放程度較低。 例如,大量的高水平講座和文化活動集中在高校,無法滿足居民自我提公升的需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院不再像過去那樣“包羅永珍”,暴露出公共設施不足、交流空間不足等問題,居民幸福指數堪憂。
石油共生大院,又稱學園路街20號院,始建於2024年,曾是一座裝置齊全、自給自足的大院。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大院西側的平房區變成了“四不顧”地帶,汽修、油漆、快遞、小餐館等業態堆積如山,無人清垃圾,環境秩序凌亂。 部分單位和租戶設定圍欄和違章建築,安全隱患突出。 由於單位職工、原住戶、流動人口分屬不同體制,人員結構複雜,人與人之間接觸少,矛盾糾紛突出,居民歸屬感差。
因此,在規劃設計之初,街道就提出了建築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的“共生復合”概念。 在改造方案中,我們秉持充分利用大院舊風和文脈的原則,強化空間本身的特色,突出石油工業的環境、建築、室內特色,從而形成具有群體記憶的獨特文化形象。
石油共生大院改造完成後,集黨建空間、文化空間、親子空間、健康空間、餐飲空間、便利空間、街區工作站於一體,為居民提供咖啡店、餐廳、日托、托兒服務、文展、洗衣、理髮、保健等功能,也重塑了鄰里關係,探索了復合單元治理新模式。 大院公共活動場所每天開放,採用“免費+區域性低價”的模式為居民服務,體現了社群服務的公益性、便利性、共享性和可持續性。
彌補過去粗放式城鎮化階段遺留下來的各種欠款,如公共服務設施的缺口,是當前城市更新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在小區“體檢”中,街道負責人規劃師發現,學園路北段居住密度高、人口質量高,但缺乏活動空間和服務空間,尤其是年輕居民對公共體育設施需求旺盛。 同時,附近宜城東苑小區西側的空地長期閒置,存在私建、無照經營、裸露黃土、環境髒汙等問題。
在徵求居民的需求後,該街道決定將社群的空置空間改造成體育公園。 在大約 1 的區域內在20000平方公尺的空地上,建有2個網球場、1個籃球場、1個7人制足球場、10張桌球桌,鋪設了一條健康步道,並安裝了智慧型健身景觀路徑、心率柱、太陽能智慧型運動站等適合大眾健身的產品。 考慮到兒童的娛樂需求,有幾種適合兒童運動的攀岩設施。
作為規劃師,我們為職責範圍內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技術服務。 訪談和問卷調查是我們了解內心深處期望的重要方式。 例如,在北京嶗山小區改造中,我們啟動了“嶗山永不老舊”的社會創新計畫,調動年輕人的力量,收集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發現許多閃閃發光的“金點子”。 改造一刻鐘,方便人們的生活圈,從來都不是冷冰冰的工程,而是對充滿人情味的美麗家園的改造。
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項彪提出了“重建鄰里”的概念,指的是從每個活生生的個體出發,與周圍的人、事、事建立真正的聯絡,進而將個人與更大的世界聯絡起來。 社群重建也是我們負責任的規劃者的理念和行動指南,努力讓各方聽到彼此的需求,讓老年人看到變化,讓中年人卸下一些包袱,讓年輕人想留下來,從而推動城市的更新。
作者為北京清華同恆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雲爽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社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