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發展高質量的新型生產力

Mondo 教育 更新 2024-01-29

文 |賈若祥,中國巨集觀經濟研究院土地開發與區域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新型質量生產力是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適應新產業、重塑新動能的新型生產力。 加快形成新的優質生產力,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核心支撐。 從“新發展理念”到“高質量發展”,再到“新發展格局”再到新發展階段的“新質量生產力”,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部署,全過程環環相扣、深入推進,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紮實、系統的戰略支撐,確保中國式現代化一步步成為現實。

馬克思認為,“生產力,即生產力及其要素的發展”。 由此可見,生產力是生產出符合人們需要的產品的能力,反映了人們在不同發展階段適應、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產力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礎,是創造社會財富、推動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和動力源泉。

當前,我國已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亟需形成與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生產力,創造更多更高質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逐步化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基於以上認識,我們認為,新型質量生產力是基於新發展階段的新型生產力,通過完整、準確、全面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對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資料等生產要素進行系統重塑和整體重構,從而更好地支撐高質量發展。 更好地服務於新發展格局,適應中國式現代化。

新的質量生產力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生產力。 概念是行動的先導,某些發展實踐是以一定的發展理念為指導的。 新型質量生產力是通過完整、準確、全面地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斷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新型生產力,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徵,綠色成為普遍形態, 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新發展觀瞄準中國式現代化的巨集偉目標,著眼於新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的重大轉變,進一步優化生產力中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資料等生產要素的關係,促進生產力質的飛躍。

新型質量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在於創新,要按照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要求,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不斷提高職工素質,用新技術賦能產業發展,積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開拓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新的優質生產力是綠色發展的生產力,而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要按照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要求,促進資源節約和集約利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按照協調成為內生特徵、開放成為必由之路的要求,不斷提高發展的完整性和開放性,與時俱進地優化生產要素在更廣領域和區域的配置,加快生產力從量變向質變的跨越。 新型質量生產力是以人民為導向的生產力,要按照以共享為根本目的的發展要求,進一步明確新型質量生產力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使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成果越來越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一步步將共同富裕的美好願景變為現實。

新的質量生產力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力。 發展是第一要務,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歷史和現實都充分證明,高質量發展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路徑選擇,新的高質量生產力必須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力。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歷史中,生產力也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形成了與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等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力。

當前,我國已全面踏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新的質量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和內生動力的生產力,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催生了新的質量生產力。文化創新,為高質量發展蓄勢待發、賦能,推動傳統生產力向新的質量生產力躍公升,促進現代工業體系提質增效,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穩步質的提高和合理的數量增長,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同時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創造更多的精神財富,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的經濟支撐和磅礴的精神力量凝聚。

新的質量生產力是服務於新發展格局的生產力。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龐大的現代化,中國未來將實現14億多人口進入現代化社會,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總人口,其艱巨性和複雜性是前所未有的,我們必須牢牢把發展的主導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掌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選擇。

新質量生產力主要從兩個方面服務支撐新發展格局,一是從國內暢通的角度服務支撐新發展格局,二是從相互促進國內國際迴圈的角度服務支撐新發展格局。 從暢通國內大迴圈的角度看,新型優質生產力通過高度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有針對性地加快補齊我國產業鏈短板,逐步解決“卡脖子”問題,加快鞏固現代產業基礎新發展格局,保障國民經濟暢通迴圈, 提高中國作為超大規模經濟體的發展韌性。從相互促進國內國際雙迴圈的角度看,在增強國內迴圈內生動力和可靠性的同時,通過不斷開拓新領域、新賽道,不斷重塑和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將大大提高我國工業發展的綜合競爭力, 依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與合作,以強大的國內迴圈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際週期的吸引力和驅動力,增強兩種資源在國內國際市場**投資合作的質量和水平, 從而實現國內國際迴圈的相互促進,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

相關問題答案

    新生產力積蓄發展新動能專著

    文 習 Weijian 總結 隨著經濟從要素驅動型增長轉向創新驅動型發展,要實現高效高質量發展,人們認識到,只有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才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才能持續改善社會民生福祉,即通過探索和提高新的優質生產力,實現社會生產力的全面飛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人才是第一資...

    伊利推動形成“乳業新質量生產力”,助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月日至日, 讀懂中國 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行。伊利集團高階執行總裁張建秋作為唯一受邀的乳品行業代表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分享了伊利在形成 乳品行業新品質生產力 方面的思考和實踐。張建秋表示,加快形成 新型質量生產力 是贏得發展機遇的關鍵。乳業作為關係人類健康的基礎產業,必須持續加強科技創新 數位化智慧型化...

    加快形成新的質量生產力,擴大和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智庫觀點。陳濤萬金波.年月日,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強調,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加快形成新的質量生產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一任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科技是第一競爭力 加快形成新的質量生產力 等一系列重要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新發展,為加...

    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發展新的生產力

    月日至日,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了今年經濟工作,深入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系統部署了明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明年要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突出重點 抓緊重點,紮實做好經濟工作。突出重點,把握重點 關鍵與關鍵都離不開生產力的新品質。新的質量生產力不同於傳統的生產力,涉及新的領域和高技術含量,依...

    黃啟帆分析,新的質量生產力、新的製造和服務、新的業態是未來巨大的增長極

    中國的製造業 服務業 新興商業領域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一旦克服了現階段的短板,將是未來巨大的增長極。月日,在 讀懂中國 國際會議 廣州 研討會上,全國創新協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 重慶市原市長黃啟帆以 新製造 新服務 新業態 中國發展高質量新生產力的引擎 為主題發表演講,並深入分析了上述三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