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聞》記者 張方英 記者 石立偉.
攝影:張芳英。
如何發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當前關注的熱點話題。 近日,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所舉辦學術沙龍,邀請金衣新區、金華市等地的專家學者和相關負責人進行深入研討,為推動複雜形勢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自信是本次沙龍的關鍵詞。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潘一剛認為,經濟形勢仍處於“恢復性增長”的複雜階段,上行基礎不是很堅實,民營經濟信心仍然不足。 ** 要真正落實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優化改革,做到不拖欠資金、不一夜之間換單、不越界。 企業家要多關注中長期因素,注重企業自身適應市場的調整和合規經營,踐行紅薯經濟,形成新思維,真正把浙商的藤蔓延伸到海外。
法治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高階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營經濟“50會”成員藍維清強調法治下營商環境的重要性,要強化權利觀念,踐行法治, 保持政策穩定,明確職權清單,將企業法納入許可權範圍。
浙江省社會主義學院一級巡視員張建明指出,要充分發揮黨和黨的積極作用。 監管是市場經濟的正確原則,要借鑑國有企業監管的經驗,減少和避免浙江民營企業的爆發。 黨委和第一黨要主動承擔起民營經濟風險監管的責任。
創新是民營企業發展的動力。 省委二級巡視員、中國民營經濟“50個會談”委員楊為民認為,要不斷完善“兩個堅定不移”的體制機制。 一是民營企業要自覺融入現代化國家建設的“首要任務”,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增強競爭優勢。 二是民營企業要自覺融入新發展格局構建,在雙迴圈中相互促進。
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副院長、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所范博奈認為,有必要加大對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激勵力度。 他建議,要利用稅收政策刺激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切實提高企業的技術開發能力進一步加強對企業研發費用扣除、稅收減免、採購和財政補貼等多種方式,持續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的財稅支援力度,形成政策合力,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全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