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侯昂玉女士的“謹慎”言論在網路上沸騰而憤慨。
當然,也有不少人斷章取義,無限放大,肆意攻擊。
本來我不想參與討論,但侯女士是個女人,對她的話我只是一笑置之,沒必要當真。
但萬萬沒想到,德高望重的何祚奄院士,竟然會跳出來就此事發言,附和“慎戰不怕戰”的說法,談“慎戰”的必要性,令我震驚!
在與網友的辯論中,何老院士舉了很多例子,比如韓戰只打到線,美國為什麼不把美國趕出朝鮮半島?
選擇這種情況是荒謬的。 戰爭除了區分其性質外,還必須考慮其必要性。 從戰略上講,我們已經達到了38度線,這與“謹慎戰爭”戰略無關。
如果戰爭發生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那麼絕對有必要將敵人趕出去而不是死亡,根本沒有所謂的“謹慎戰爭”。
至於何老院士引用春秋時期的“晉楚之戰”和東晉時期的“渭水之戰”的例子來證明“慎戰”的必要性,我認為也是不恰當的。
所謂晉楚之戰的“謹慎戰爭”,只是戰術層面,與戰略無關;濰水之戰本質上是一場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扶建戰敗的原因有很多,謝安和謝玄如神動兵只是其中之一。
我們來看看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是如何描述這段歷史的:
傅建的內亂還沒消除,不知己,貿然發動對外戰爭,不敗又算得著?
當然,歷史上也曾有過利用外部戰爭來凝聚內心的案例。 比如西夏梁太后,身為漢族女子,聽從官府,根本無法按規矩鎮壓反對派,只能通過對外戰爭來掠奪財富、增加威望另一方面,削弱政治對手的實力,抓住他們的貪婪心理,讓他們的部落在有戰鬥時衝上前線。 戰鬥中,反對她的聲音神奇地消失了。
不過,西夏本質上不能算是乙個國家,而是一群強盜組成的部落聯盟,能給他們好處,想跟誰就跟誰,卻遭遇了大宋王朝極其“謹慎的戰爭”,嚥下了他們的怒火,平息了事態,甚至還給了西夏“金幣”。
如果梁太后遇到乙個敢打架的大宋,要不是被打得鼻青腫,那就太奇怪了。
至於賀院士關於“中國是否應該介入可能發生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討論,我認為,如果真的有第三次世界大戰,那麼要不要參加戰爭根本不是問題。 “乘壁而過”的結果必然會受到沉重打擊。
二戰期間,前蘇聯也“打得小心翼翼”,想“騎牆”,但不是被希特拉打到莫斯科市了嗎?
因為,如果你“小心翼翼”,敵人會認為你懦弱,甚至更加肆無忌憚。
在戰爭中,我們必須首先區分性質。
如果敵人打到你家門口,你還在說“謹慎戰爭”?
這場所謂的“謹慎戰爭”,你來告訴我,這不是怕戰
在我看來,研究戰術上的“謹慎戰爭”是必要的,但是當外敵入侵時,從戰略上來說,永遠沒有“謹慎戰爭”這樣的事情!我們必須堅決反擊所有前來攻擊的敵人!
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北宋的重要大臣傅碧和溫彥波先後喊出“希望陛下二十年不說話,賞邊功不宜”。 幾十年後,晉國發動進攻,數十萬禁軍面對數萬晉兵毫無勇氣戰鬥,皇帝被俘虜,百姓遭蹂躪。
因為什麼?在“無話不說”的重要大臣“慎戰”言論的影響下,大宋王朝的中堅力量已經不復存在。
乙個國家,乙個民族,可以什麼都不做,但不能沒有脊梁!
何院士,您作為科學院院士,備受尊敬和有影響力,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