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微信***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訊息,12月3日,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在《南華早報》發表署名文章,題為《努力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是對基辛格博士的最好紀念》。 紙質版於12月4日刊登在報紙上。 全文如下:
我第一次聽到亨利·基辛格這個名字是在2024年。 當時我7歲,我從廣播中聽到總統和總理會見了“美國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 後來我才知道,這標誌著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開始。
十年後,我在外交大學上大學,博士生的《白宮歲月》是我和同學們的必讀書。 他提出的“均勢理論”和“小步舞曲”外交藝術是熱議的話題,進一步激發了我們對外交事業的濃厚興趣。
畢業後,我加入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與美國打交道,有幸參加了中國領導人和醫生的多次會晤。 今年5月抵達美國後,我拜訪的第一批美國朋友之一是博士。 在這位醫生誕辰100周年的前一天,我去了他在康乃狄克州的家中,遞交了一封總統的賀信。 從那時起,我們進行了六次長時間的會談。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能有更多機會聽到他的來信就好了。
基辛格博士很有洞察力。 他的勤奮體貼的故事廣為流傳,早在學生時代就寫了383頁的**,以至於他的母校哈佛大學不得不引入“基辛格法則”,將本科畢業的篇幅限制在150頁以內。 他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話語,加上他獨特的德國口音,使這部紀錄片成為乙個巨大的挑戰。
他的深刻思考造就了傑出的戰略眼光。 上世紀70年代初,中美兩國隔絕了22年,尼克森和尼克森博士預見了時代的變化,開啟了與中國領導人關係的大門。 退休後,博士繼續密切關注中美關係的發展,提出兩國應共同發展,和平共處。 在90多歲時,他對前沿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敏銳地意識到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顛覆性影響,並為中美之間的相關對話與合作發聲。
基辛格博士下定了決心。 作為一名愛國者,博士首先考慮的當然是美國的利益。 同時,他善於從廣闊的視野看國家的利益,以寬廣的眼光探索求同存異。 他堅信,中美和平與合作符合兩國和世界的根本利益,把推動中美關係的發展、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 “我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美中關係中度過,”這位醫生說。
他先後100多次訪華,今年7月迎來100歲生日後,又開始了一次中國之行。 **董事長特意在釣魚台國賓館5號樓舉行宴會,這也是醫生首次訪華會見總理的地方。 我仍然清楚地記得,博士自豪地帶我參觀了他辦公室的“中國角”,並講述了他與中國領導人合影的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 “我可能會再去中國,”他說,眼中帶著期待的神情。
儘管他已經100歲了,但博士仍然精力充沛,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 10月底,我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的年度晚宴上見到了醫生,他告訴我,那天他身體不舒服,醫生勸他不要來,但他堅持要來。 一到聚光燈下,醫生就雄辯地談中美關係,並發表了十多分鐘的即興演講,以透徹的智慧、縝密的邏輯、幽默的語言贏得了眾矢之。
醫生思想開放,熱愛生活。 5月底,我在紐約慶祝他的100歲生日,吃松鼠魚,品嚐茅台酒,但他最喜歡的是北京烤鴨。 據醫生的兒子大衛說,他父親的“養生法”包括烤香腸和維也納炸肉排。 我認為我們必須增加中國菜。
11月15日,總統和拜登在三藩市舉行歷史性會晤,開啟了面向未來的“三藩市願景”。 醫生對此非常關注。 自從我從三藩市回來後,我一直計畫再次訪問,但我再也沒有機會了。
地球足夠大,中美兩國可以各自發展,也可以共同發展,我們的成功是彼此的機會。 讓我們沿著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推動三藩市願景成為現實,共同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我認為這是紀念亨利·基辛格博士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