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白遊中國“,朗誦詩歌贏票,相約看展覽旅遊、美食攻略旅遊、民族風漢服旅遊攝影、旅遊......有表演今年以來,充滿文化氣息的旅遊新業態、新產品、新現象頻頻出圈,“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成效顯著。 國家文化和旅遊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一流文化思想指引下,推出一系列創新工作舉措,以文塑旅遊、突出文化為旅遊高質量發展凝聚更多新動能。
政策獲得新動能
文旅融合政策出台、文旅融合專案建設、文旅融合路線推進......今年以來,一系列創新舉措有力推動了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為進一步提供支援和指導,今年2月,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關於推動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提出要加強專案梳理,突出品類特色,融入旅遊空間,豐富旅遊產品,建立體驗基地, 保護文化生態,培育特色路線,開展雙向培訓8項重點任務。
在文旅融合方面,各地也因地制宜地推出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2月,浙江省辦公廳印發《浙江省文旅深度融合實施方案(2023-2024年)》,提出建立省級文化標識、建設文旅產業帶、牽引重大專案、拓展文旅產業等八項行動和保障措施, 載體能級提公升,文旅消費品牌打造,國內外交流合作深化,環境設施優化。
3月,山東省委、省委印發《關於推進文旅深度融合促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秉承“萬物皆可出行,處處皆是一景”的理念,提出20條具體措施,著力打造公升級版“好客山東”。
4月,甘肅省委辦公廳、甘肅省委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部署4個方面18項任務,提出“建設與甘肅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相協調、相適應的文化強省”的發展目標。 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和旅遊資源相得益彰”。
9月,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關於推動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培育推薦非遺專案、發揮傳統民俗文化特色等九項重點工作。
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何曉祖介紹,2024年,甘肅將把文旅融合作為提公升產業提質增效的突破口,開展20項專項行動,重點發展生態康養等文旅產品, 研究旅遊、非遺體驗,實施文旅專案600餘項,實際投資147億元以上。未來,我們將加強資源整合促進聯合建設、產品整合促進創新、產業融合促進產業發展、市場整合促進創收四個方面的措施落實,著力推動全省文旅深度融合和高質量發展。
各地頻頻出台此類政策,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行動,旨在促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創新旅遊產品供給,提高旅遊產品質量,促進旅遊業復甦加快發展。 也是落實擴大內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的體現。北京聯合大學應用藝術與科學學院法學系教授王平認為,文旅深度融合,增強了旅遊文化內涵,增強了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很好地適應了人民群眾的旅遊品質化、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產品出圈,彰顯生命力
入住杭州晨遊,體驗健康、活力、綠色的杭州風情生活漫步在上海的街道上,享受可讀建築的城市漫步隨活動出遊,在貴州“村霸”“村超”的火熱氛圍中欣賞侗歌等特色演出。身穿漢服邂逅洛邑古城,感受史書上的故事“走下坡路”,傳統文化“潮起”;趕往北京開演唱會,“特種部隊”通宵體驗......走從璀璨的天空到璀璨的燈光,文化與旅遊的融合,每時每刻都能精彩紛呈。 全國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多措並舉,讓“詩與距離”更自然、更和諧,創造美好生活。
各地不斷打造新的體驗場景,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旅專案和產品備受關注。
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文化、詩歌和蜀道劍門的魅力,今年以來,四川省廣元市劍門關景區開展了“背誦'蜀道難度'獎賞遊劍門關”優惠活動。 “遊客只要能背誦《蜀道難》全文,即可免費獲得景區門票1張。 到目前為止,該活動的參與者人數為6人230,000人,其中5人70000人挑戰成功,挑戰成功率超過91。 尖門觀景區品牌部負責人夏志鵬表示,不少遊客反饋活動很有特色,是與古人對話、擁抱歷史的好機會。
9月底,長得像一頂檀家帽的海南檀家博物館開館。 博物館融合了現代空間藝術、新型展覽表演技術和創新的活動模式,為古老的檀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們與檀家博物館聯合推出了'猴子趣譚雲遊'研究路線,深受孩子們的歡迎。 南灣猴島生態旅遊區品牌運營副總監邢福海表示,將持續優化提公升遊客體驗,開發新的研究內容,打造“學與學”的一站式實踐課堂。
村超“村巴”夠棒的,沒想到貴州的民族文化這麼有趣,我們經歷了苗年,走進了傳統村落,下次還想再來。 不久前,一位來自廣東的遊客,來到黔東南兩周,說。 今年以來,貴州深入挖掘各地文化資源,推出9條融合紅色文化和旅遊資源的精品線路、30條非遺研究旅遊線路,以及“BA村”、“村超”等鄉村旅遊線路。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唐曉雲表示,各地培育文化底蘊,推動文旅資源向文旅產品轉化,形成了多點支撐、多產業共生、多元融合的旅遊大產業,以豐富的產品供給、多元的融合業態激發消費潛力。
向未來展示輝煌
立足新發展階段,瞄準新發展需要,推動文化和旅遊在更深層次、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深度融合,是當前和今後乙個長期文旅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前不久,文化和旅遊部會同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50個國家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單位,旨在為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提供示範和樣板。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入選示範區建設單位。 今年以來,武昌區圍繞武昌古城建城2024年的歷史節點,積極探索“觀、知、讀”的文化語境啟用方式,以古城IP創作為切入點,突出煙火氣息,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場“文旅盛宴”。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挖掘武昌長江文化、革命文化、優秀傳統文化、現代時尚文化的內涵,著力推動文旅、數字科技、體育賽事的融合。 武昌區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到2024年全面建成示範區,推動武昌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長江文化中心城市、世界旅遊目的地城市”核心區。
入選的青島西海岸新區,以場館建設新模式為引領,探索了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打造了東西方相呼應、多元賦能的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堅持“文旅”,促進百業態百業開花,培育旅遊品牌,彰顯城市文化品質;通過文旅融合,賦能各產業,建立機制,出台一系列政策,開創一批產業,文旅產業規模逐年增加。
其他入選單位也致力於推動文化元素融入旅遊產業鏈各環節,充分發揮旅遊載體和渠道作用,讓文化更生動、旅遊更有內涵,進一步帶動傳統融合業態轉型公升級,更好滿足老百姓需求。
示範區建設為標桿專案,是文旅空間形態、消費場景、產品服務的綜合互動,具有較強的綜合帶動效應。 中國巨集觀經濟研究院土地開發與區域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敏建議,加快發展文旅融合新業態,培育創新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 加強統籌協調,謀劃打造一批具有國家認同效應的新型功能載體,推動形成“珠成鏈、線與面”的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空間格局。
據介紹,下一步,文化和旅遊部將會同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時開展驗收工作,通過推進綜合開發示範區建設加大支援力度,引導資源要素合理集聚, 補齊發展短板,著力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促進文化旅遊及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創新產品和服務供給,輻射帶動我國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文/文:中國旅遊報記者 範朝輝)
*: 中國旅遊報社編輯:市文化和旅遊局資訊統計處致辭 |平涼文旅旨在推廣平涼文旅,歡迎**。 部分文字,**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