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元(右)傳授他的技能。
陶元是民族傳承的苗族服飾(習俗)。
陶美遠,1965年出生於長寧縣彝苗鄉大坪村大龍潭村民群。 從四五歲開始,陶淵就跟著奶奶母親選麻種、翻麻池、種麻、收麻切麻、數麻、紡線、纏繞、煮、洗漂、碾磨、裝線、織布、刺繡等,並隨親戚到楚雄大理、 文山、紅河、貴州、湖南與親戚。在苗族服裝製作中,他掌握了採花、平繡、鎖絲繡、平帶繡、莖邊繡、種子繡、補貼繡、絨繡、斷線繡、錫繡、辮子繡等技藝。 掌握苗族服飾配色的統一法、陪襯法、對比法、回聲法、點綴法等。 掌握苗族服飾中的幾何圖案(包括網紋圖案、三角圖案、八角形圖案、菱形圖案、鋸齒形圖案、雷紋、背紋、弧形圖案、窄條紋、漩渦圖案、圓形圖案、旋鉤圖案等)、動物圖案、植物圖案、勞動生產工具圖案等“母紋”。 掌握苗族服飾中的圖案造型、圖案配色、圖案內涵。
從十二三歲開始,陶元就去鄰里四鄉追隨老人的苗族民間口頭文學,隨親戚到省內外苗族人那裡學習,掌握了歷史傳說和服飾的內涵。 例如,服飾中與女媧、蚻友、黃河、長江、洞庭湖、鄱陽湖、黃果樹瀑布等神話傳說有關的神話和歷史傳說; 傳說中的苗族遷徙、田野、城市、牛羊在服裝圖案盒中。
被譽為“七彩霓虹裙”的長寧苗服飾由包頭、上衣、領袍、披肩、飄帶、三角小腰、腰帶、大方腰、小方腰、百褶裙、緊身褲等十八套組成,被稱為十八花。 一套漂亮的長寧苗族服裝通常需要5到10年才能完成。
在陶媛家的院子裡,隨處可見製作苗族服飾最基本的原料——工業排毒**。 3月播種,7月收穫。 大麻成熟時要開花,但要在結果期之前收穫,大麻老了容易變脆,不能滿足紡紗的要求。 這些看似“貧瘠”的原材料,是如何變成色彩斑斕的服裝的? 陶媛介紹道:“切麻前,要把水均勻地倒在曬乾的麻秸稈上,等待十分鐘以上,把軟化的麻稈拿在手裡,就可以把麻皮撕下來,麻皮不能輕重,力度要均勻。 大麻是大麻切割後另乙個耗時的環節。 在將麻片連線在一起的過程中,太薄的部分應較厚,以防止麻線斷裂; 剝離過粗的部分,避免形成小結,影響外觀。 陶媛認為這是亞麻製作中最複雜的過程。 在將麻織成亞麻之前,陶元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讓麻線的顏色變白,而這個環節的主角其實就是黑爐灰。 將麻線在黑爐灰水中煮沸三次並漂移三次後,它從生線中變成煮熟的線,不僅變白,而且柔軟不易折斷。 這種麻線只有在紡紗後才能裝上織機,並用梭子織成布。
2006年5月20日,長寧縣苗族服飾(習俗)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公布。
有了這樣的機會,陶元將苗族服飾技藝的傳承變成了一種責任。 她感慨地說:“我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我感到非常榮幸,也感到責任重大,在我們苗族文化傳承中,我要向我學習,我認真教學,我要傳承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 陶元在學習前輩的同時,不斷挖掘、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和技藝。 如今,當地大部分苗族婦女都拜她為師,也有來自大理、楚雄、文山、紅河等地的苗族婦女前來學師,徒弟有200餘人。 如今,她是長寧苗族的文化名片,乙個知名人士,特別想讓外界記住,她是長寧苗族服飾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的代表性傳承人。
任何手工藝品的傳承和推廣都會遇到瓶頸期,長寧苗服飾也不例外。
陶元不僅能使苗族服飾“織繡”,還能“唱歌”。 她擅長演唱苗族服飾習俗和山歌,嗓音獨特,小調獨具韻味。 有很多小曲子只有她會唱,她也被稱為“苗山雲雀”。 2010年被評為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省級代表傳承人; 2013年被評為雲南省第五名鄉村地方優秀百強人才; 2013年,擔任電影《苗玲妮裙》民俗顧問、苗族歌手; 2014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國家代表性傳承人; 2016年榮獲長寧縣首屆“興昌人才獎”; 2017年被雲南省人民授予“雲南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2020年被寶山市總工會授予“寶山工匠”稱號。 她代表收藏演唱的民曲有《長寧苗服風俗60首歌》《長寧苗服62首小調》《陶元唱長寧苗服十八套小調》《陶元苗民俗故事》(40萬字,羅金榮整理)等,是其代表, 又是苗族服飾文化的瑰寶,又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在陶元的帶動下,在彝族、苗族鄉建立了6個苗族服飾傳承點,每個點每年重點培養10至15名傳承人,培養近百名學徒。 同時,每年都會舉辦苗族服飾民俗文化傳播活動和傳承人技能展示大賽,加強傳承人之間的交流與學習。 陶元將始終在這樣的訓練和比賽現場進行苗族傳統刺繡的實踐和教學,履行傳承人的責任,讓精湛的苗族服飾製作技藝不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