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情緒變化和心理健康水平。 所謂需求就是市場,當大家想通過網際網絡了解心理學相關知識的時候,難免會有大量的文章,**等等。
我們醫院的心理診所最近接待了一位患者,他一坐下,就說自己患有躁鬱症,問醫生有沒有好辦法。 門診醫生問他什麼時候在哪家醫院被診斷出來的,他生病了多長時間,但他說這是在上個月的一條線上推文中測量的。
經過後續了解,得知他最近有點抑鬱,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抑鬱症,在網上查到抑鬱症相關新聞時才知道雙相情感障礙。
接下來的乙個月裡,“我是躁鬱症”的念頭一直縈繞在他心頭,這讓他很困擾,他越來越覺得自己得了躁鬱症,終於在再也忍受不了的時候來我們醫院就診。
經我院精神科醫生初步診斷後,發現患者無雙相情感障礙傾向,但表現出焦慮症的特徵。
測試一下你是否有這種情況“ 這種文章在各大平台上並不少見,如果文章經過合格和有實力的專家的審查,那麼確實是可取的。 它可以讓大家呆在家裡,對自己的身體有乙個膚淺而大致的了解,這樣他們就不會完全黑眼圈。
但即使是非常權威的機構發表的文章,也會反覆告訴大家,檢測只是初步的篩選,想要真正確認和排除,最終還是要去醫院檢查。 畢竟,任何疾病都有個體差異,尤其是在心理問題方面,一篇文章不可能包羅永珍。
尤其是在現在的新聞時代,大家很難分辨網路上看到的新聞是真是假,這些心理問題非常複雜。
單純了解雙相情感障礙就知道,這種情況的誤診率非常高,相關研究表明,69%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初期被誤診,超過1 3名患者被誤診10年以上,這是雙相情感障礙本身的特殊性所致。
如果即使是專業機構的專業醫生在處理雙相情感障礙時也如此困難,他們怎麼能相信一篇文章中幾個測試的結論?
當然,康大軍並不是說類似的文章和測試沒用,也不是讓大家對這樣的文章嗤之以鼻,而是希望大家不要像上面的情況一樣,因為乙個簡單的測試就會驚慌失措,影響現實生活和工作。
人們不能迴避醫療,也不能認為自己生病了。 事實上,當你開始積極搜尋文章來測試你是否患有躁鬱症時,你心中已經有了疑慮。 在這種情況下,不如去專業醫院找專業的醫生會診,這樣既能保證結論的真實性,又能讓心裡的石頭掉到地上。